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fonts/TeX/AMS-Regular.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由浪潮8控存储登顶SPC-1所想,存储系统一个长期被忽略的指标

由浪潮8控存储登顶SPC-1所想,存储系统一个长期被忽略的指标

作者头像
冬瓜哥
发布于 2020-06-29 03:57:13
发布于 2020-06-29 03:57:13
72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大话存储大话存储

Topics:

  1. 浪潮AS5500G5 8控性能夺冠
  2. 讨论长期以来被忽略的一个存储系统性能指标
  3. 新指标对业务应用的意义

1

浪潮AS5500G5 8控性能夺冠

日前,存储性能委员会(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简称SPC)公布了最新的SPC-1基准评测报告,浪潮存储AS5500G5以超330万IOPS(每秒读写操作的次数)、0.387ms时延的评测值,创造了8控存储产品性能的全球最高成绩。这是继16控存储性能领跑 之后,浪潮存储在8控领域再次突破,成为唯一在两大存储主流市场夺冠的厂商

8控和16控存储是业界的主流产品,主要覆盖15K–100K美元的市场,占整体存储市场份额的60%左右。浪潮存储在这一领域的性能优势,将提升浪潮存储在主流市场的产品竞争力。

本次,浪潮存储以超大比分成功击败华为,夺冠8控性能首位,应该说,这是浪潮存储这些年苦练内功的印证。浪潮存储坚持了近二十年的技术创新和积累,这方面完全没有捷径可走,不仅在硬件设计上下苦功和创新,比如多控之间的信息同步链路,率先采用基于Optane介质的缓存层等等,更关键的是在软件层面的深层优化,比如用户态驱动,QoS,智能感知等等。

浪潮存储在8控存储赛道上具有性能和性价比双重领先优势,在同等控制器配置、同等IT建设成本下,能够支撑更多的数据并发访问,带来业务体验的升级。

SPC-1评测显示,8控存储性能前三名的评测值分别为330万、270万和160万IOPS,浪潮8控存储性能比第二名、第三名分别高出约22%和106%。同时,存储性价比(295.73,第二和第三名价格分别为445, 浪潮8控存储价格比第二名、第三名低63%和50%。

在看得见的测评成绩背后,是看不见的技术创新。本次评测中,浪潮AS5500G5相比曾问鼎“中端存储性能第一”的上一代浪潮AS5500G2,在软硬件技术上大幅升级,带来SPC-1性能翻番、延迟减半,实现8控性能全球夺冠。其中在硬件层面,AS5500G5采用全新一代硬件平台,对CPU、芯片、规格和扩展性进行全面升级,此次评测,AS5500G5前端配置4个双控节点,每控搭载英特尔新一代至强CPU、128GB缓存,后端采用全闪配置,部署1.92TB TLC SSD;在软件层面,浪潮AS5500G5基于iTurbo智能引擎技术和全闪I/O栈优化,让存储系统可根据前端应用自动匹配不同数据处理策略,进行智能的IO感知、路径选择、组织和调度,让百万级IO指令和数据块在存储系统内高速传输和流动。在每一个IOPS背后,都是这些技术在支撑。

2

“综合性能指数”

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冬瓜哥写过关于队列/延迟/并发的这篇文章。都知道IOPS越高越好,但是却少有人深刻的理解IOPS底层的生成机制。有两个因素对IOPS有加成作用,或者说,存储系统终极目标就是这两个参数:

  1. 处理单个I/O耗费的时间(延迟)
  2. 有多少个并发线程在处理I/O(并发)

显而易见,并发数/延迟=IOPS。当然,现实中的模型远非如此简单,现实中一般采用异构处理流水线方式处理I/O,也就是流水线中的模块处理的是不同I/O的同一个子步骤,与此相比还有同构流水线,具体见这篇文章。一个理想的提升流水线吞吐量的原则,就是将每一步的处理延迟做到相等且最小,或者将慢速处理步骤并行化。这些理论和思考详见《大话计算机》一书。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采用等效变换的方式来审视存储系统性能,可以测试出一个存储系统的等效并发度,详见这篇文章

根据并发数/延迟=IOPS,并发数越高越好,延迟越低越好。前者是可以很容易的实现的,只需要采用高核心数CPU,以及软件的并行化优化,就可以相对较为轻松的达到目的。但是对于延迟的优化,可就是难上加难了,这就像公路,同时修两个车道把路拓宽,简单,但是想把路修成高速路,其耗费的成本就会很高,对于I/O路径,也是一样,优化I/O处理速度的一些办法包括砍掉那些附加软件功能,重写内核,采用用户态驱动绕过内核,等等,这里面哪一样都不简单。

不妨思考一下,既然这样,存储厂商为了实现高IOPS,是否可以疯狂提升并发数,而对延迟不闻不问呢?这样做IOPS确实可以上来,但是只会在压力测试的时候,通过将队列深度提升以满足这些并发线程的胃口,但是延迟并不会有降低。

在实际场景下,相当一部分应用根本不会以高并发异步I/O模式工作,这类应用发出的都是同步I/O,以至于底层队列根本压不满,存储系统的高并发度根本无用武之地,导致实际性能惨不忍睹,详见这篇文章

那么,既然IOPS越高越好,延迟越低越好,是否可以用IOPS与Latency的比值来断定一款存储系统的真实能力呢?也不客观,因为厂商可以只优化其中一个参数来实现高比值。

冬瓜哥认为,应该用一种横向比较的比值作为性能指标。比如就拿本次登顶8控SPC1的浪潮,和排第二的华为相对比。IOPS越高越好,延迟越低越好,那就用浪潮IOPS/华为IOPS=I,浪潮延迟/华为延迟=L,然后得出I/L=1.828

1.828这个比值,可以体现出厂商在提升并发度同时优化I/O路径降低延迟方面做的工作的一个均衡价值。也可以这么理解,浪潮8控AS5500G5相比华为8控,在综合I/O性能方面为后者的1.8倍。

如果以某个标准模型性能作为参考,算出每个厂商与这个标准值的比值,就可以得出各个厂商的一个标准指数,我们不妨将这个指数称之为 “综合性能指数”。当然,这个指数只是冬瓜哥凭空一想,如果要有使用价值,可能需要更多的完善理论,比如,既然降低延迟很难而且效果很好,是不是对延迟需要有个更高的权重比例,让那些着手降低延迟方面做出突出技术的厂商得到更高的值。毕竟,延迟这个指标在多数应用中的价值更高。

3

新指标对业务应用的意义

延迟对性能的影响几乎深入到各个业务场景。例如国有六大行,每天需要处理超过1亿笔交易,这些都对承载核心业务的存储系统性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常情况下,亿级规模用户对存储性能要求就要数十万级别IOPS,同时时延需要保持在1ms以下,而核心数据库报表业务对IOPS与时延要求会更高。

再看银行数字化营销,针对于银行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风控、智能营销等智能业务场景,涉及到AI的某些特定模型,对存储系统性能要求极为苛刻,尤其是IOPS和时延性能指标。例如,在训练阶段,以大量随机小IO为主,要求存储具备极强的IO并发处理能力;在推理阶段,要求存储时延低,能快速响应。

未来以交易所、理财机构、保险机构为主的金融机构会面临巨大的IT架构压力,其中对存储系统最大的挑战就是IOPS处理能力和控制时延能力。以股票交易为例,交易途中,存储系统需要高并发接收和处理成百万乃至上千万亿的交易数据时,如果并发能力差、时延高,将导致买卖操作的卡顿,引发股民情绪波动,影响满意度,严重的会导致用户流失。

在金融领域,浪潮存储在某大行帮助客户把在线交易量提升3-5倍,在线交易时间缩短10%-30%,银行桌面系统响应时间缩短60%以上,而在AI自动驾驶领域,将模拟计算反馈时间缩短90%以上。其得益于浪潮存储系统对延迟的优化。

综上,综合性能指数对于现代互联网化的业务场景具有深刻价值。

总结:

随着各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智慧化转型的不断加速,数据应用于营销、决策和分析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的决胜因素,而作为坚实的数字化底座,智算中心数据存储性能将持续得到关注,成为转型“标配”。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6-2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话存储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五年五次飙榜,浪潮如此自我挑战为哪般?
要我说,中国本土的存储厂商当下最强悍的主力军,应该是Inspur了。这不,浪潮这次又登顶SPC-1了。
冬瓜哥
2021/07/22
4730
深入浅出分布式存储性能优化方案
可靠性:是存储系统的基石,一款存储系统至少需要提供99.99%的数据可靠性,数据丢失或者错乱对于存储系统是致命的,对大数据、云存储这样大规模的分布式集群
焱融科技
2020/02/27
2.4K0
深入浅出分布式存储性能优化方案
站在存储“珠穆朗玛“峰顶,会带给宏杉哪些蜕变?
珠穆朗玛峰是每个攀登者心中的圣地,站在地球之巅也是每个攀登者的梦想。存储领域也有一个“珠穆朗玛”,就是SPC-1测试,创造SPC-1测试的世界纪录,这是存储厂商共同的梦想。
用户5498443
2020/11/19
4260
站在存储“珠穆朗玛“峰顶,会带给宏杉哪些蜕变?
企业级SSD,性能之后,还有什么?
现在的企业级NVMe SSD的性能真是让人震撼,有些SSD的性能动辄上百万IOPS,延迟20μs~1ms(视队列深度),冬瓜哥这辈子恐怕都用不了这么高的性能。冬瓜哥感觉,这个性能应对99%的应用已经完全够用了。剩下的1%就是一些极其特殊的场景,比如广泛存在于大型互联网后端的一些系统,以及少数特殊行业。
冬瓜哥
2019/06/10
1.9K0
企业级SSD,性能之后,还有什么?
浪潮存储:业绩数据只是一方面,背后的硬实力才是跨象限晋级的秘密武器
12月初,国际调研机构Gartner对外发布2020年全球主存储魔力象限报告,共有13家全球存储厂商入选,5家出局。
数据猿
2021/01/05
4890
性能极致:全闪存储介绍
这一时代,数据存储具有三大需求,分别是 EB 级容量、亿级 IOPS(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和智能管理,亿级 IOPS 需求使得存储介质的变革势在必行。,全闪存储普遍被认为是存储行业的发展方向,其具备远高于传统磁盘存储的数据吞吐能力及更低的时延。
存储小白
2021/12/09
2.5K0
新华三近期重磅发布的三员存储悍将有何看点
7月8日,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以“智以致用·速达未来”为主题,在京召开“2021新华三存储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云智原生的新一代端到端NVMe闪存存储H3C/HPE Alletra、分布式融合存储H3C UniStor X10000,以及全新升级的智慧中枢数据平台。
冬瓜哥
2021/07/22
8480
如何基于Ceph设计与构建一套软件定义存储系统
目前流行的软件定义存储相关的开源项目主要有GlusterFS、Swift、Lustre和Ceph。这四个项目各有各的特点:GlusterFS提供文件存储,Swift提供对象存储,Lustre主要用在高性能计算,Ceph则基于一套系统提供块、对象及文件功能。
段立功
2022/06/13
6670
Gartner 2019分布式文件存储关键能力报告解读
近日,Gartner发布了2019年全球分布式文件存储关键能力报告(Critical Capabilities f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s),Dell EMC、IBM、浪潮、华为、Qumulo、Pure Storage、Red Hat共7家全球主流厂商入围测评。
冬瓜哥
2019/11/26
1.3K0
Gartner 2019分布式文件存储关键能力报告解读
虚拟化将是高端存储发展的重要趋势
现在,就站在个人的角度,综合目前EMC、IBM、HP、HDS、富士通和华为的高端存储产品特点,来谈谈这个老生长谈的问题。 松耦合 高端存储刚出现的时候,大家参考大型机的设计思路,采用的是紧耦合的多控体系架构,典型的代表是EMCDMX和HDSUSP。紧耦合架构的特点就是所有的资源都是物理集中在一起的,这些资源通常包括前端接口,后端接口和Cache,一般都插在一个大机箱里。紧耦合比较大的问题是扩展不方便,设计好几个插槽就只能用这几个插槽;另外,紧耦合架构在机房摆放不够灵活,一般只能集中摆放;还有一点成本较高,因
静一
2018/03/19
1.1K0
探索 Milvus 数据存储系统:如何评估和优化 Milvus 存储性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 Milvus 架构,分析其核心存储组件,并介绍如何有效评估 Milvus 存储系统性能。
Zilliz RDS
2024/07/31
5950
探索 Milvus 数据存储系统:如何评估和优化 Milvus 存储性能
磕技术、筑平台,浪潮存储如何持续破局?
在看似稳定的市场格局中,浪潮存储近年来却强势崛起,用亮眼的成绩证明了破局依然可行。今年上半年,浪潮存储更是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其高端全闪存、分布式存储就在SPC-1测试中接连夺魁,上半年整体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五,分布式存储更是杀进第二存储市场全球前三,中国存储市场份额第二……
大数据在线
2021/11/10
2690
评测云硬盘读写性能
通过讲解如何优雅扩容云硬盘,我们了解了云盘连接到服务器上的具体操作过程。那么,如何进一步了解已挂载硬盘的实际性能呢?你或许会疑惑,测试硬盘性能,为什么不能用Linux系统自带的dd工具呢?而且不少人之前都这么用的:
溪歪歪
2020/12/13
8.2K7
评测云硬盘读写性能
全球存储市场趋缓,华为存储缘何逆势增长?
“49.6%的同比增长,全球市场排名第四,7%的市场份额,4.635亿美元的营收规模。”--这是华为存储2019年第三季度交出的成绩单。
大数据在线
2019/12/20
9810
全球存储市场趋缓,华为存储缘何逆势增长?
浪潮存储:以全栈能力驱动存储平台战略
用一个极致容量、极致性能、极简架构和极易管理的存储平台去支撑起一个新数据中心,这是浪潮存储的目标,也即今年3月浪潮存储宣布的存储平台化战略。
大数据在线
2019/07/08
9660
浪潮存储:以全栈能力驱动存储平台战略
华为FusionStorage 8.0: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实全是百炼成钢
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春节前后,华为存储研发骨干曹长斌几乎每天都夜不能寐,因为他参与的FusionStorage 8.0 研发项目遇到各种棘手难题。那段时间,曹长斌甚至连吃饭、跑步都会想着如何解决研发面临的问题。
大数据在线
2019/07/08
8130
华为FusionStorage 8.0: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实全是百炼成钢
从传统运维到云运维演进历程之软件定义存储(四)
前面系列已经讲完了硬件选型、部署、调优,在上线之前呢需要进行性能存储测试,本章主要讲述下测试Ceph的几种常用工具,以及测试方法。
DevinGeng
2019/04/09
1.7K0
从传统运维到云运维演进历程之软件定义存储(四)
若不是它,云存储根本起不来
近几年,新兴存储架构逐渐布满了市场,给由传统SAN架构占据的市场带来了大量的烟火气。不妨列举一下名词:分布式存储,ServerSAN,云存储,对象存储,超融合,一体机。实际上,这堆名词里,除了对象存储描述的是前端访问协议之外,其它的基本上都是基于分布式存储构建的。
冬瓜哥
2021/03/04
7590
YH10: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zData
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导致各行各业数据量的爆发,面对业务数据的日益剧增,企业的IT系统在性能、稳定性和扩展性等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如何有效应对云和大数据的浪潮去拥抱变化,成为企业迫切面临的问题。 数据驱动的时代,一切竞争的核心都会归结于IT系统的竞争,然而传统数据库系统架构面临以下困境: 1、中心化的存储系统成为I/O存取的瓶颈,扩展成本高昂 2、小型机+高端存储,成本高昂,相对比较封闭,扩展能力差。 3、复杂的系统带来部署及操作、运维和管理的复杂性 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zData 为更好地保障企业
数据和云
2018/03/07
1.7K0
YH10: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zData
伪存储专家装X指南进阶版
之前我曾针对存储新人写过一篇《伪存储专家装X指南》文章,但更多的讲的装X是方式方法,关于存储技术方面的内容很少。
了不起的云计算
2021/03/29
4730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五年五次飙榜,浪潮如此自我挑战为哪般?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