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AI.未来

AI.未来

作者头像
云水木石
发布2019-07-01 14:49:04
6310
发布2019-07-01 14:49:0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大龄程序员的人工智能之路

轰轰烈烈的双十一购物狂欢终于过去了,你的荷包是不是轻了好几吨?不知道你有没有被各种优惠、满减整的头晕脑胀,反正我是晕了。想想现在都已经是人工智能时代了,一二十年前商场玩的老把戏,还是有市场,真不知道应不应该为精明的商人点赞。有人说人工智能太虚,没什么落地的项目,我倒觉得购物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啊。比如人工智能预测我未来一年的购物需求,然后理解各个平台的优惠策略,然后选择最优方案,省得我们在那拿着计算器、开着比价器在那忙活半天,结果买回一堆用不上的东西。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臆想,人工智能未来如何发展,人类如何应对,这种高深的问题,普通人还是不要去想,反正想不出什么名堂,这时我们不妨看看业界大佬的看法。

《AI.未来》是李开复最新的一本著作,作为一名人工智能专家,有着苹果、微软、谷歌这样顶级公司的从业经验,经历过死亡考验的癌症患者,对于AI的未来自然有着独到的见解。

《AI.未来》围绕着中美人工智能竞争格局、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危机、人类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危机这几个热门的话题展开,内容翔实,有着学者应该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又不像学术著作那样枯燥,即使没有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基础,也能轻松读下来。

中美人工智能竞争格局

中美竞争格局一直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同学微信群,大家都可以发表一下看法。一部《厉害了,我的国》可以让中国人激情澎湃,信心爆棚,灭掉美帝指日可待,然而,一场中兴芯片危机立刻又让国人的信心跌到谷底。

作为一名站在高处俯瞰的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当然不会这么肤浅的看待中美人工智能竞争格局。在分析了中美双方优劣势,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之后,谨慎的表达了中国将在竞争中大概率胜出的观点。

这本书一开始就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家史,也是在回应中国互联网企业靠抄袭发展这一说法。作者并没有否认这一观点,而是强调,借鉴也并不容易,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并没有因此减少,因为你抄袭,别人也会抄袭,所以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后比拼的是速度、是灵活、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时时刻刻面临着生死的考验。由此可以看出中美企业之间的差别:硅谷企业更注重创新,而中国企业更加注重实干,能更快的将成果转化为产品。

这也是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在未来人工智能竞争格局中占优的一个论据。

创新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基础理论上的突破,更是至关重要。科幻小说《三体》有一个情节特别让我难忘,三体文明为了限制地球科学文明的发展,派出智子限制了人类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发展,不想人类的工程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造出了庞大的舰队。然而人类沾沾自喜自认无敌的舰队在三体文明的小水滴面前,瞬间灰飞烟灭,双方根本不在一个level上面。

同样的,也是得益于人工智能理论上的突破,AlphaGo才获得超前的能力,打败人类顶级选手,随后进化出的AlphaGo Master和AlphaGo Zero更是打的人类毫无招架之功。要知道,人类研究电脑围棋可不是一两天,之前的一二十年里,再高明的电脑围棋碰到业余高手,也会一败涂地,更别说对阵专业棋手了。

你可能会问,既然创新如此重要,那这不是中国的劣势吗?在李开复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了下半场:从发明的年代转变为实干的年代; 从专家的年代转变为数据的年代。

我们该如何理解呢?简单来说,理论突破如此重要,但理论突破又是如此之难,并不是堆积人力和财力就可以的。一般而言,从一项理论突破,需要数十年的积累和酝酿。最近一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突破:深度学习,发生在人工智能发展了五六十年之后。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下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突破,会出现在几十年之后,而这几十年间里,将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在目前这个阶段,人工智能学多抽象的研究工作大都已经完成,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大都也已解决。现在是创业者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深度学习算法转化为持续经营的事业的时候,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强项。在发明的年代,所有重要的成就主要由少数几个顶尖思想家所驱动,他们几乎全部聚集在美国和加拿大。而在实干年代,中国在恶劣的环境中成长的企业家,将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潮流。

现今,成功的人工智能算法需要三样东西:大数据、强大的电脑运算能力,以及优秀(但未必顶尖)的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在实干的时代,这三者当中最重要的还是数据,因为当电脑的运算能力和工程师的能力达到一定门槛水准之后,数据量的多寡就成为决定算法整体效能与精准度的关键所在。

中国这些年在互联网领域,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移动支付、O2O、共享经济等领域,中国已经开始超车,加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人口,中国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巨无霸一般的真实世界数据,将会是中国公司发展人工智能服务的重要优势。

最后,作者还提出政府支持这一因素。但我个人觉得这并非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政府扶持还是存在很大的弊端。比如芯片行业,扶持了这么多年,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腐败,倒是华为这样的没政府扶持的企业,积极参与竞争,其芯片反而搞的有声有色。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愚见,有兴趣可以看看李开复对政府支持的看法,作者持积极态度。

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危机

《终结者》系列电影是我看的第一部机器人题材的电影,至今对里面的机器人杀手印象深刻。《终结者》第一部拍摄于1984年,一个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的年代。而第一部反映机器人的电影则要追溯到1927年,是一部由德國人Fritz Lang拍攝的早期科幻片,是科幻片的開山鼻祖,而这时,电脑都还没有发明出来,不得不佩服艺术家们的想象力。

在我们大多数人谈到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首先想到的是机器人统治人类,但本书作者则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最大的威胁来自失业、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说,在机器人还没有毁灭人类之前,人类可能毁灭了自己。

为什么说人类现阶段还不用担心机器人毁灭人类呢?在李开复看来,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无感情、无自主意识),要进化到强人工智能阶段,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还需要理论出现飞跃级的突破。而在强人工智能出现之前,人类则会更早面临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问题。

首先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是失业。对于人类来说,这并不陌生,几次工业革命浪潮,都引发了失业潮,但同时也创造出许多新的工作岗位。所以有乐观主义者认为,人类在前面几次工业革命中,都很好的完成了转型,在这次人工智能革命中,没有理由解决不好。但作者认为,人们不能过于乐观,因为和前面几次经济转型相比,人工智能带动的社会转型会发生得更快。工业革命历时几代人才完成,而人工智能革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能产生重大影响。人工智能算法具有易复制性,可在全球范围无限复制、零成本应用,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一旦应用,就会急剧加快推广,短期内消灭了大量岗位,而没有创造出相应的工作岗位,即使创造出新的岗位,人们也无法一下子适应新的岗位。

第二个问题更严重,就是人工智能带来的不平等。人工智能对垄断的自然倾向,会使许多行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人工智能偏重特定技能,会形成两极分化的就业市场,排挤掉中产阶级。幸存的工作岗位分为两批人:一批顶尖收入(如CEO、投资家),一批收入一般的(如按摩师、家庭护理人员)。我们要担心的是,利用人工智能获取巨大利益会创造出显著不平等,同时也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史学家尤瓦尔.诺亚.赫拉利(就是写了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的那位老兄)甚至预测21世纪人类将割裂为精英阶级和“无用阶级”。

作者还提到了第三个问题,就是失去人生意义和目标。考虑到作者是一位工作狂,可以理解这一想法。不过我倒没认为这是多大的问题。不工作还有钱拿,一路躺赢,这不是我等凡夫俗子的追求么?

人类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危机

最后一部分是作者在经历了地狱之门的感悟。李开复于2013年检查出罹患癌症,在经过积极治疗之后,康复情况不错。在治病这段时间,他对自己的前半生进行了反思,这一段写得特别真挚,没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是无法有这么深的感悟,值得大家读一读。

随着这些感悟,作者指出人和机器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爱的能力。不管人类在机器学习方面取得了多大进步,我们依然没办法创造出可感受情绪的人工智能机器。所以,作者看到人类未来社会的希望,是人类在心灵成长、共情与爱这些方面独一无二的能力。

最后,作者围绕着爱这一人类的特质,给出了人机共存的建议。比如创建新的协作机制:由人工智能负责例行的、重复性的优化任务,人类负责需要创意和战略思维的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人工智能做分析性思考,人类则用温暖和关爱传达机器所做的分析。比如,人工智能算法未来可以完全代替人类医生,完成全部的问诊工作。但是,很多患者可能不希望面对一台机器来完成看病的过程,传统医生可能会演变为一种新职业:“关怀护理医师”。

另外作者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建议,比如政府发放“社会贡献津贴”,这个就是仁者见仁了。

总结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高屋见瓴的提出人工智能并不是中美之间的军备竞赛,而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但是认识到眼前即将到来的重大社会与经济动荡,就应该让我们放低姿态,让我们把人类的竞争本能,变成共同寻求克服严峻挑战的合作心态,因为到人工智能的冲击来临之时,所有人的命运都是一体的。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11-1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云水木石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中美人工智能竞争格局
  • 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危机
  • 人类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危机
  • 总结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云支付
云支付(Cloud Pay,CPay)为您提供开放、可靠的聚合收款技术服务和商户管理功能。云支付支持刷卡支付、扫码支付、一码多付多种支付方式。服务商也可使用云支付提供的 SDK 和 HTTPS 接口,将云支付集成进自己的系统中,为商户提供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