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RPA的火热背后,隐忧依然明显!

RPA的火热背后,隐忧依然明显!

作者头像
数据猿
发布2022-05-19 11:16:20
3760
发布2022-05-19 11:16:2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数据猿数据猿

数据智能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智 · 改变商业


经过了2020年、2021年的爆发,国内的各大RPA厂商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资本积累,据天眼查显示,过去一年到现在,RPA成为融资赛道上的黑马,共有17家厂商完成融资,估值近230亿。

2021年,当人们正在探讨人工智能泡沫之际,RPA、低代码这些技术方向的兴起仿佛佐证了“通用人工智能”并不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细分的技术方向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

但这是否就说明RPA前景一片美好了呢?经过兴起的热潮,在国内还处于初步落地阶段的RPA,与市场的碰撞中也开始浮现一些隐忧。

RPA赛道火热,一年吸金几十亿

2021年,RPA逐渐跃入市场的视野成为行业黑马,诸多创新公司走到聚光灯下,开启了企业数字化的另一扇门。

PRA,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通过模拟人工操作,自动处理规则清晰、批量化的高频业务。以往只需要人力在电脑端完成的工作中高重复且可自动化的部分,可以说都可以通过RPA实现。

相对人工智能难以通用的特点,RPA更能解决好限定场景下的问题。在通用人工智能远远尚未到来、行业存在严重泡沫的情况下,任何细微单点的突破都被视为产业变革的一扇窗口。

目前入局RPA的有不少玩家。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来也科技、影刀、弘玑、云扩科技、九科信息、慧流科技等RPA初创公司;二是艺赛旗等有丰富to B经验的软件行业玩家;三是阿里云、平安科技、兴业数金、用友等大公司孵化的RPA产品;四是如英诺森、达观数据、阿博茨科技等其他行业切入RPA的厂商。

来也科技RPA+AI软件机器人示意图

如来也科技RPA+AI软件机器人已应用于金融、电力、制造、电信、零售、政府等领域;达观科技主打文本智能处理,率先落地于银行、制造、电力等行业;弘玑应用于银行、政府、电商等;影刀则相对专注于电商领域,满足其丰富的需求。这几类厂商都布局在金融、制造等领域,而如电商等需要大量客服岗位的领域,也是RPA发挥效用的市场。厂商们利用RPA技术自动化处理高度重复的部分,不断帮助企业减少既往的繁重工作,促进其数字化。

简而言之,RPA能够帮中小微企业快速、有效、低成本的实施数字化转型,在强人工智能到来之前,可以说仍是AI落地的重要载体之一。

这也成为其在资本市场高估值的主要支撑点。

2021年至今RPA企业融资情况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Copy美国经验,同质化严重、场景缺失

近三年来资本的热捧无疑都证明了RPA企业的价值,头部企业也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在人工智能目前遇冷的情况下,人们也更渴望看到RPA企业的高估值,亟需这样一根“救命稻草”。

但进入2022年,RPA在吃到一定的红利后,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追溯到RPA兴起,国内的RPA热潮,首先得益于美国UiPath为首的RPA企业在国外的成功发展,尤其是UiPath成功上市,大大提振了市场,让市场看到RPA商业模式的可验证性,因而对同类型的企业也给予了相同的对标。

但值得注意的是,UiPath等厂商的成功依赖于多年的磨练、足够的客户和模型经验。这也离不开美国诸多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公司在长期的市场选择下的不断积累,如Datarobot、C3.ai、Groq等美国诸多人工智能企业,都是主打垂直生态,成为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发展的行业领军者。这就与国内争做人工智能通用型平台、主打“赋能百业”,以及行业信息化基础薄弱的情况大为不同。

Datarobot

照搬美国经验,其实一定程度上都会遇到“本土化”的问题,这些RPA厂商其实还并没有给出很清晰的答案,这也并不是几年发展就能回答的问题。

而RPA本身也存在“硬伤”。RPA更适用于固定重复的、且可自动化的步骤,而难以灵活应对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一旦流程有所变动就需要维护,对于更复杂的业务需求,RPA表现就比较吃力,但后者才应该是RPA厂商的竞争力所在。任何“人工智能”显然都要“智能”,不然,自然难以显现出这一新技术的强项。

它还面临着其他一些困境,比如采取的界面自动化受客户IT系统环境和应用影响较大,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如常见的银行流水下载和对账场景,银行系统的网页变动,经常会引发项目的交付延期和更多的维护。

现今多方企业布局、抢滩RPA的竞争格局,也让RPA厂商在产品上难以深入打磨,更倾向于粗放的市场拓展。在人工智能遇冷、市场空缺的窗口期,有能力的厂商都想在这块尚存空白且未来有市场的地盘上先“跑马圈地”,于是恶性竞争近乎难以避免。金融、电商等场景已经成为各家竞相争抢的市场,需求明确、自动化程度高、有高度的重复步骤的领域,仍是RPA企业最渴望的。而更多不那么标准化的市场,依然有待“深耕”,或者说有待厂商们去“啃骨头”。

标的UiPath市场大跌,RPA能否独立撑起一个行业?

还有一个问题是,RPA本身是否能独立撑起一个行业?

今年3月份,UiPath发布2022财年四季度财报,ARR同比增59%,但ARR、经营利润大幅不及预期,未来前景不明,预期收入增速下降的同时,三大费用率占收入比还要上升,进一步加大了经营利润改善的难度。进而引发市值大跌25%。从一开始的市场宠儿到目前只剩110多亿美元市值,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已经跌了240亿美元。

这也让一直以UiPath为榜样的中国企业和资本感到慌张,国内的RPA企业还能撑得起这么高的估值吗?

不仅仅是UiPath,RPA三巨头之一的BluesPrism,今年3月的时候贱卖给了SS&C科技,价格仅为16.5亿美元,作为成立于2001年的元老级玩家,这令人扼腕。另一巨头Automation Anywhere则可能在市场压力下推迟了原有的上市计划。

UiPath市值,仅有100亿美元出头,截止4月11日

国外厂商面临的,无疑也给国内企业敲响了警钟。

RPA虽名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基础能力门槛较低,有机械执行的部分。市场调研机构Forrester的分析师就认为,用于RPA软件的部分资金会逐渐转向更广泛的AI自动化解决方案。

Cb Insights发布的2020年企业AI趋势中,也提到低代码、AIOps(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运维)成为2021年及之后的发展方向,似乎也预示了这一情况:不同于RPA,更好用、更复杂的自动化工具会占领更多的市场,单一工具则面临危机。

对标UiPath的国内企业显然还处在圈地战中,营收大多还不足一个亿,产品精细化不足、客户累积不够,国内已上市的人工智能公司大多也市值不佳。未来RPA作为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载体,无疑路途还很漫长。

对于这一市场是否足够大,在不同类型厂商围攻下是否有足够的创新力能杀出重围,未来适于这一技术的市场定位可能在哪、容量有多大,无疑都是RPA厂商需要思考的。

RPA还存在窗口期

可以说,RPA仍然是目前能够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快速、有效、低成本的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最佳方案之一。

这一点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变。IDC也预计,2023年,全球RPA市场规模将达到39.04亿美元,中国RPA市场将达到10.18亿美元,整体上国内外RPA市场也呈上升态势。

来源:IDC中国

因而,对于RPA企业一方面谋求资金积累,一方面夯实自己的能力,他们仍然还拥有“黄金时间”。

但与更多其他技术的多元融合发展,更是当前RPA发展主旋律。与RPA的融合发展,也是RPA在这个周期火热起来的重要原因。RPA不只需融合AI技术,为了保证用户的流程自动化更加稳定与彻底,还需着力发展自动化架构、端到端解决方案、全生命周期模式等。

人工智能的逻辑已经验证了作为单一技术难以改变行业,只有能适应行业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好技术。从这个逻辑上来说,任何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任何以赋能千行百业为愿景的企业,都必须考虑技术与技术的不断融合。RPA可能只是一个过渡形态,而未来什么样的“自动化工具”是最好用的,可能这才是市场最为关注重要的。

AI与RPA结合更有意义的是认知层面的结合,如智能决策+RPA,将不同场景下的规则以及业务经验模型化,结合业务流程情况,使数字员工具备分析判断并自动化处理的能力。

大多数智能化企业正“拿着锤子找钉子”,拿RPA去找应用场景。而未来应该是不断沉淀场景,从场景中沉淀出业务经验。在RPA+AI人机交互产品上的创新和探索,以及对于细分场景的磨合,也许才是将RPA厂商推向市场的关键所在。

文:夏子 / 数据猿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4-1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数据猿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小微
腾讯云小微,是一套腾讯云的智能服务系统,也是一个智能服务开放平台,接入小微的硬件可以快速具备听觉和视觉感知能力,帮助智能硬件厂商实现语音人机互动和音视频服务能力。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