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大数据”杀熟“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你遇到过吗?

常言道”人熟为宝“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对比较了解,知根知底,长此以往便会产生信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专门拿熟人下手谋取利益的行为。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前有个人信息的非法售卖,后有网络公司利用大数据杀熟,致使本来为大众提供便利 ,提供服务的在线平台,却频频陷入消费者信任危机。

近日,有网友爆料:经常出差的他,通过某平台APP订某个酒店的房间,常年价格在380--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他了解到,淡季只要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果然是300元。

随后,不少网友纷纷跟帖:

“春节前通过某平台订某地的房间,2030一晚,以为是春节涨价,订好后,突然想问问接机的事,于是打电话酒店,酒店查询订单后告诉我,他们系统上同一房型价格为703元,心里一万只草泥马飘过,果断退订平台,直接和酒店预订”

“有一次用飞Z软件也是这样,本来提前两个星期订的房间一晚205,过了一天准备订发现248了,买完以后,过两天205”

“我老公消费比我低,开通不限流量服务的时候,他只要开通88元的套餐,我必须得开通138元的。”

“某喇叭网约车吃相真的难看,从健身房打车回家最初只要10+,后来涨到20+ 直到那天我发现换个100米外定位又变回10+,天气暖了我坐公交去了886”

……

这背后,是将目标集中在同一商品中的不同消费群体的价格差异化。将同一商品以不同价格展现给不同消费者,获取所有的消费者剩余,这在经济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价格歧视“。

在法律角度讲,这种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法律应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这种情况对消费者来说取证比较难,因为需要对某个时段或某几次的消费去做对比,这个证据拿出来需要在法律上得到支持还比较困难。对于这种现象的规避还是要依靠企业的自觉和政府的管控。

对于经常出差的人,最好打电话订房或是用酒店的APP订,对于第三方软件还是小心点好,当小企业变大企业时,就是店大欺客的时候了,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呢?欢迎下方留言----

世界上最长的路果然还是套路。走不完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03G0CO24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