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晓露)“支持公立医疗机构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向金融、养老等经营主体共享数据,支撑商业保险产品、疗养休养等服务产品精准设计,拓展智慧医疗、智能健康管理等数据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1月4日,国家数据局发布消息,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在医疗健康领域,《计划》提出,要加强医疗数据融合创新。
“数据共享可以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个人健康信息,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准确地评估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和风险水平,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1月6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勇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疗养休养等服务产品也可以通过数据共享,更准确地了解客户的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精准的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从保险公司角度来看,数据共享还有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和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 这个三年行动计划我觉得是非常及时的。”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王天宇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数据安全法》出台后,掌握数据的机构普遍有些顾虑,不太敢共享数据,尤其是公立医疗机构。但新时代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个行动计划也在为数据要素的流通扫清障碍。
“养老保险产品和医疗产品都涉及到对参保个体预期寿命和疾病风险的精算。如果没有以往的诊疗记录等信息,这些计算难以完成,产品无法精准定价,会产生逆向选择,健康状况较好的群体不断流失,最后导致产品无法维系。公立医疗机构通过正规途径共享数据,可以让保险和医疗健康等行业准确定价、细分市场,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并且数据和产品的结合可以产生“二次红利”。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王天宇说。
距离实现数据共享还有多远?多位受访专家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的医疗数据“杂质”较多,标准化程度还不高,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贸然共享不仅可能无助于数据价值实现,也可能会给提供共享数据的医院带来风险。”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书记罗力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先行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比如通过专项资助等方式整体更新医院信息系统,提高医疗数据的标准化和准确性,要建立数据交易市场,实现数据-资金-更好数据的良性循环。
邓勇则表示,数据共享实现的难度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数据的敏感程度、法律法规的限制、技术实现的难度等。预计实现全覆盖的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推动相关法规的完善和技术的发展。
“在数据共享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需要得到充分保障,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监管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邓勇说。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