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智领医疗未来:医技预约4.0创新就医新体验

01

前言

关于医技预约系统,目前可选的供应商蛮多的,应用也比较普及,很多医院应用得也非常好。

但随着技术的深入发展,医技预约系统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升级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一站式预约模式。

所以今天想聊聊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新实践与新应用,挖掘系统应用的最大潜能,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02

为什么要建医技预约系统

我想,建立医技预约平台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医院检查科室非常多。

特别是大型医院,放射、超声、心电、内镜等等,检查科室多,且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系统,如果没有统一的预约平台,信息的对接就要通过点对点的对接模式,会直接影响对接的效率;

2.  其次就是患者就医体验问题。

若没有医技预约平台,当患者需要进行多项检查时,就得分别到每个科室进行一一预约,麻烦费时。

因此,目前大部分医院均已实现一站式预约,极大地提升了患者体验。

3.  医疗资源高效使用。

对于一些检查资源比较紧张的医院,通过智能化排班,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方面便捷了患者,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秩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03

医技预约系统应用架构

整个系统如下图所示:

医技预约系统我们将其分为三部分:

1.  医技预约平台。

基础设置、设备排班、预约管理、患者管理、后台服务、接口服务等等。

2.  各科室系统对接。

主要实现与各检查科室系统的信息和数据互通共享。

3.  应用端。

包括一站式服务中心应用端、医生端(诊间+手机)、患者端(自助机+手机)、合作医院端(诊间+手机)。

04

医技预约系统创新应用实践

基于应用架构,医技预约系统就不再局限于常见的一站式预约服务模式,还可以实现创新!

以下是我们的创新应用实践,如下图所示:

我们将其称为4.0模式的医技预约平台:

1.  1.0模式:一站式预约。

这是最常见的模式,目前大部分医院已经实现,主要是设立一站式检查预约中心,医生诊间开完单后,患者到一站式预约中心,服务人员帮助患者实现一站式预约(包括多项检查项目情况)。

2.  2.0模式:医生诊间预约。

1.0模式帮助患者实现了一站式预约,但患者仍然需要自行前往一站式预约中心,2.0的模式则是医生在诊间直接帮助患者实现一站式预约服务。

要做到2.0模式,那么系统就要升级完善!最重要的是要能实现智能化排班预约——医生动动手指,设定患者检查的时间范围,系统就会自动化生成最合理的预约,比如能否安排同一天,能否自动错开,按照检查项目的时间要求进行排列等等。

这样就不会增加医生很多工作量,避免医生排斥。

3.  3.0模式:患者自助预约。

1.0、2.0模式都是医护在操作,但实际应用场景中可能有一些检查项目,在时间方面会有不能确定的情况,比如患者的复诊检查项目。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能做到的是——患者在复诊当日,直接到相关科室当场排队检查。

但这种模式是临时排号,随意性大,所以一旦当日检查人数较多,患者的就医体验就比较差了。

所以开通患者自助预约,就类似开通了预约挂号的功能,可以有序就医,极大地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也有利于医院资源的高效利用。

具体应用有三种情况:

(1)医生诊间开单、患者自助预约。

举前面的例子,通过线上患者自助分时段预约,患者可以获得最精确的检查时间,提升就医感受。

(2)医生线上开单、患者自助预约。

随着互联网医疗技术发展,医生线上开单已经是标配。线上开单完成后,患者直接去医院检查,也会碰到前面讲的类似情况,也需要等待,所以开通患者线上自助预约,也可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3)患者特殊检查自助开单并预约。

目前大部分医院已实现一些特殊的检查自助开单服务,最典型的就是疫情期间的核酸检测。

如果只是开单而没有预约服务,也会遇到前述的问题。所以提供自助开单,同时提供线上预约,能够给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

4.  4.0模式:跨院预约。

1.0、2.0、3.0都是局限于本院范围,随着医联体、医共体、医疗集团的发展,跨院预约无论从便民还是医疗资源共享都很有必要的,也是发展趋势。

所以4.0模式实现了跨院预约的模式——即下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为有需要的患者直接预约上级医院的检查项目,我们将这个产品称为“云检查”,应用效果也非常好。

05

总结

医技预约系统应用已经非常普及,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还是有潜力可以挖掘的,本文谈的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创新实践,供有需要的医院参考。

作者:王雪峰 特扬网络创始人 HIT实践者

编辑:Alize.Z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JmBsUiuImWSDt0rNZgt09v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