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一人公司:失业的人是谁?

昨天看了人物出的《一人公司:不上班,然后呢?》,写了几位自己给自己打工的年轻人的故事。

最近也在看卡丽·莱恩《一人公司》书籍,想通过几篇文章写写和当下国内大环境很应景的几个主题:

比如“失业的人是谁”、“职业忠诚去哪里了”和“职业生涯管理”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 20 年前的美国信息之城——达拉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用“硅草原”和“信息宫殿”来形容美国达拉斯的信息产业的发达程度并不为过,当时整个达拉斯犹如信息集市一样全部配备了尖端的计算机和电信设备。

高新技术产业就业率和薪资待遇远超其他行业,创新创业同样如火如荼。

但好景不长,到 2003 左右随着美国经济因陷入瘫痪,高科技产业而崩溃,大批的人被辞退。

失业的人是谁呢?

达拉斯的失业者中有很多都是人到中年的中产白领技术工作者,他们虽已从业多年,却发现自己仍要在一个极其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中寻找工作。

高科技技术工作者——作者使用的这个术语涵盖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信息技术、电信以及其他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大多数就职于高科技公司,或者在非高科技公司但从事着高科技性质的工作,比如为银行管理数据库或给零售店设计网站。

卡丽·莱恩 《一人公司》

他们经历了什么?

在裁员时,互联网公司拙劣的裁员手法颇受诟病。有些公司干脆连裁员通告也不发布,蒙在鼓里的员工们没收到任何提示,没拿到任何遣散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作者着重描写了恩里克·比瓦尔的裁员历程。

作为中级工程师兼项目经理的恩里克·比瓦尔,知道他在公司下一轮裁员中被辞退的概率很高。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最近一直在做的项目对其团队的盈亏来说“并不是特别关键”。不过恩里克仍在努力干活、加班,甚至承担上司布置的额外工作。除了晚上和周末要去上EMBA课程外,他平均每周要在办公室里待50个小时。他觉得像这样的工作强度是无可指摘的,但也知道上司并不这么看。

在10月的某个周一早晨,员工们通过电话会议得知公司即将裁员,将被辞退的员工会在一周内收到上司的通知。第二天一早,恩里克接到了电话。

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8点就到了公司,经理打电话叫我过去,他说:“我要见你。”我一走进他的办公室,他把裁员文件交给我:“很抱歉告诉你,但……你知道,这并不是针对某个人。”

在他看来,这句话仿佛说明他们都是自己无法掌控经济力量的受害者,但最让他感到困扰的也恰好是这种没有人情味的裁员。

“我跟一些同事和朋友道了别,然后不到一个小时就被赶出去了。我8点整到那儿,他8点10分叫我进去,到9点10分我就走人了。”

被赶出大楼后,恩里克连自己都不确定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不止在国外,高科技工作者的困境在国内也不鲜见。

一项对目前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的统计显示,这些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均不超过35岁,处于27岁到33岁不等。

在裁员潮当中,35岁以上的互联网人首当其冲。在互联网行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35岁还不能成为管理层,你就会被淘汰。‍

而30多岁的劳动者在他们的人生当中,正在对事业、婚姻和生育等大问题做决定,他们如果失去了工作,这将构成一种多重打击。

恩里克谈到自己的工作表现和行为在解雇他的决定中所起到的作用时显得有些语无伦次,这揭示出了他的一种深层的矛盾心理,即不确定员工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决定自己的职业命运。

“那段时间对我来说太难熬了。但同时我知道这个情况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是我工作绩效不够突出吗?

是我没有一周工作70个小时吗?

到底是因为什么,你知道吗?

卡丽·莱恩《一人公司》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xEZ379nQu4Q-qiz-uFuE62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