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莱布尼茨的一元论:灵魂存在于空间吗?

莱布尼茨一元论,灵魂是否存在

莱布尼茨希望找到,宇宙万物由哪些最基本的部分组成。这些不可分割的部分被他称为 "单体"。

他的《单体论》试图解释这些单体是什么样的,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它们是如何构成复杂事物的。

单体(因此也包括宇宙的每一部分)是有生命的东西,具有自决和感知的特征。

作为对笛卡尔的主要回应,莱布尼茨反对狭隘的笛卡尔观念,即认为思想是宇宙中唯一的感知或自决事物。

虽然莱布尼茨以这种方式细分了宇宙,解决了许多问题,但也遇到了其他问题,尤其是当我们开始质疑,我们如何将世界视为一个物质的、空间的平面与莱布尼茨关于非物质的、无外延的单子的主张之间的明显鸿沟时。

莱布尼茨一元论中的一元、思维和窗口

莱布尼茨关于单体的一个,最不直观的说法是,无论单体有多小,无论它们组成什么样的东西,它们都能相互感知。

在这一点上,以及在其他一些重要的意义上,莱布尼茨的单子概念,与我们通常对物理原子的看法不同。

在莱布尼茨看来,单体是非物质的,虽然它们本身不可分割,但复杂的物体往往由单体中的单体组成,大的单体将小的单体组织成正确的排列。

莱布尼茨认为笛卡尔二元论,所欠缺的正是这种不直观的说法,单体感知。

笛卡尔主义者,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远远不够,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没有被感知的知觉。

这也是他们认为只有思维才是一元,而没有野兽或其他的灵魂的原因。

即使是组织成岩石,或植物形状的最小的一元,也是感知的东西。莱布尼茨,在这里所说的感知的含义有些特殊。

特别是因为他说的显然是,那些缺乏我们在人类,和动物身上与感知联系在一起的,那种感觉能力的东西。

但发生的事情,就是感知这一事实,对于他如何构想单体之间的因果关系,至关重要。

事实上,莱布尼茨根本不认为感知发生在 "机械 "事物中。他不相信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些诱发我们的知觉的系统,可能是知觉的原因,因为对莱布尼茨来说,机械的解释永远无法触及,知觉进入意识的连接点。

在他看来,我们的思维是简单的,因此无法与机械大脑中的任何齿轮啮合,而机械大脑是一个复合体。

在这一点上,他拒绝了笛卡尔关于松果体的解决方案,因为松果体是物质,与理想之间的准魔法界面。

他赋予感觉器官的力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所有单子都已经在进行的感知。

更不直观的是,莱布尼茨既坚持单子的非空间性,又认为单子相互感知的方式,取决于某种位置或接近性。

这种接近性对于莱布尼茨,关于单子的其他主张似乎是有问题的,既涉及单子在空间中的存在,也涉及单子与整个宇宙的关系。

莱布尼茨想坚持认为,单子是 "无窗的"。这意味着单子彼此严格独立,不受其他单子的直接影响,而只存在于与上帝的直接因果关系中。

单子确实会直接影响彼此,但只是通过它们与上帝的关系,而且只是在理念的层面上("一个单子对另一个单子的影响只是理想的")。在物理上,单子彼此严格独立。

单子没有 "窗口 "这一事实,对接下来的讨论还有另一个重要影响,那就是没有任何东西进入或离开单子。

因此,当莱布尼兹谈到单体的变化时(单体经常发生彻底的变化),这种变化(为了保持单体的不可分割性)并不涉及任何东西的增减,而是属性或情感的变化。

对莱布尼兹来说,这些仅由 "内在原则 "驱动的变化描述了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因为除了上帝之外,单子永远不会被创造或毁灭。

表现世界

我们的思维本身就是一元体,而我们的思维,又能感知同样是一元体的,各种其他事物,为了解释这一事实,莱布尼茨提出,每个一元体都代表着整个宇宙。

每个一元体都包含着,对宇宙和其他一元体的总体认识,这就是为什么,一元体之间看起来是因果互动的,而实际上它们只受其内在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对整个一元体宇宙的一种复制。

莱布尼茨意识到,这种说法有违直觉,因为我们并不觉得自己了解宇宙的一切;似乎有无数的单子,和宇宙的一部分是我们一无所知的。

因此,为了维持每个一元体,都能感知整个一元体世界的说法,也为了解释为什么我们,并不了解世界的一切。

莱布尼茨引入了不同感知模式和程度的观点。因此,只有上帝才能独特而全面地感知每一个一元体及其品质,而其他每一个一元体,在感知的独特性方面都是有限的。

莱布尼茨写道:因为上帝在组织整体时,考虑到了每个部分,特别是每个一元体,而一元体的本质就是表象,所以没有什么能,限制它只表象事物的一部分。

然而,它的表象的确只是,混淆了整个宇宙的细节,而且只能对一小部分事物,即那些相对于每个一元体而言,最近或最大的事物,具有独特性,否则每个一元体都将是神性的。

一元的局限不在于对象,而在于对对象的认识的改变。它们都混乱地走向无穷,走向整体,但它们又因各自不同的感知程度而受到限制和区分。

知觉的限

有两件事会限制,人们对一元的认识。首先,一个事物属于哪种一元体。一元体是分等级的,从人类的思维到动物的思维,一直到无生命事物的最简单部分。

莱布尼茨将单纯的一元体与灵魂区分开来。灵魂,说白了,仍然是一元体,但并非所有的一元体都是灵魂。

尽管如此,这些 "单体 "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灵魂(对莱布尼茨来说,单体构成了物质的最小部分;青蛙身体的一个细胞仍然是一个单体),但它们仍然有知觉。

由于上述原因,这些感知与任何机械过程无关,也不需要大脑或类似的机械结构来传递,它们必须存在,才能解释为什么物体看起来会相互反应。

由于单子所经历的唯一变化是自我推动的,因此,单子必须通过感知世界,及其变化的过程来推动自身的变化。

因此,灵魂与其他一元体的区别,在于其感知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大于其他一元体,以及这些感知在记忆中的持久性,最后还在于灵魂的理性能力。

知觉的独特性,也与莱布尼茨讨论的第二个限制有关,即一个一元体与另一个一元体的接近性。

由于我们缺乏上帝的全面感知,因此,尽管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整个宇宙的复制品,却不可能同时清晰地感知整个宇宙。

为了解释我们感觉自己只能感知,和理解宇宙一隅的事实,莱布尼茨提出,单体感知的独特性受限于它们彼此的接近性。

这种接近包括什么,以及为什么单子的感知会受到这种限制(鉴于机械解释在感知中只发挥了部分作用),这些问题有可能严重破坏单子论的计划。

我们只能清楚地感知到,那些与我们 "最近或最大 "的 "事物",这一说法意味着一元具有位置和广延,而莱布尼茨在其他地方似乎不愿确认这一点。

莱布尼茨一元论中的空白

如果让单子彼此靠近或远离的平面是物理的,而维度或大度是广延的,那么我们就会在单子论的其他地方遇到问题。

特别是,关于单子不是直接感知彼此,而是在宇宙的内部表象上运作的说法似乎是有问题的,除非单子只在自己的表象范围内才有位置感。

其次,这给莱布尼茨关于单子没有外延的说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而单子没有外延是其原子论的基础。

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平面不是物质的或空间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问,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广延和距离的语言与描述它如此相关,这些描述是直接真实的,还是仅仅是隐喻性的?

如果这些说法仍然仅仅是隐喻性的,那么我们仍然缺乏一些,关于单子究竟是什么、在哪里的非常关键的信息。

与此同时,如果莱布尼茨所说的平面,与我们通常谈论近大的空间平面不同,但他坚持认为他的主张是非隐喻性的真实,那么似乎仍然存在一个严重的漏洞。

这个平面是什么,它的行为如何,以及为什么单子位于那里,而不是普通的广延世界?

无论如何,在莱布尼茨的思想与物质分类法中,关于单子存在的空间,以及影响它们对彼此的感知的条件,似乎存在着根本性的模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H3Bf4C9W5dgNmOp1HTtzW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