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虚拟的体验中会不会分不清现实与想象?

假如有这样一种技术,可以事先将你所想要体验的人生经历,想要经历的某种生活进行编程,用无害的方式植入到你的意识里,让你在短时间内经历更多的体验,探索更多样的人生,你愿意尝试吗?

很多时候,“娱乐”也并不一定只有感官体验,任何有深度的思想撞击都可以是一种对自己思维力的锻炼。

电影,也是一种创造,是电影导演的思想输出。我们看电影的时候,除了可以享受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官体验之外,还可以站在电影导演的对面,通过他的电影与他促膝长谈,就像阅读一本书籍一样。

跟身体一样,只有输入了足够的热量才能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再健康的生命,不吃饭,照样不会长大。

大脑的思维力,也一样需要“信息养料”的喂养,才有可能会越来越强壮。

但是,只“吃”不“运动”你只会变成一个笨拙的“胖子”所以,食物要转化成能量,“信息”要转化成“知识”需要运动,需要锻炼。

比如看个烧脑的电影,千万别因为烧脑就不看,烧脑正式大脑在做剧烈运动,之后你的大脑就更强壮了一点。

以下的内容就是我看了一部具有科幻哲思的电影之后的思考。

先来想象一下。

如果,你可以自由的选择回到某个时间节点,可以在时间里自由游走,按照自我的意志,享受完全自我创造出来的生活体验,是好事还是坏事?

假如有这样一种技术,可以事先将你所想要体验的人生经历,想要经历的某种生活进行编程,用无害的方式植入到你的意识里,让你在短时间内经历更多的体验,探索更多样的人生,你愿意尝试吗?

就如片名所说,制造出一个虚拟的“异生体”来体验真实的或惊吓或惊喜。

这个梦想看起来很诱人,估计也不乏有人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所有的社会发展现象都说明,限制人类的只有人类自身的想象。

电影《异生/虚拟实惊》就把这种想象呈现了出来。

这是我无意中看到的一部电影,情节略为烧脑,但是可以引发很多思考。

请看电影海报

电影海报

片中的女主高智商理工女人设,将纳米科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整合起来,研发出一种生物软件,这种生物软件可以将你想要享受的体验进行编程,比如潜水,滑雪等等可能你本身并不会,但想要体验的行为。然后将这个生物软件的载体植入体内,生物载体接触到神经细胞后就会被激活,会利用神经科学中的某种我也不知道的技术手段与大脑神经发生作用,将程序中设置好的体验植入大脑引导大脑感受这种体验,因为编程的“材料”都是受试者自身的记忆,所以身体体验非常的真实。

在那个被创造出来的世界里,时间按照我们的意志被随意的修改和压缩,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实体世界的一分钟之内经历与实体世界时间感相同的一年的时间,实际时间可以被任意的切割成若干份,并且在那个世界里所有的感受都是真实的,可以真实的感受到痛苦,愤怒,伤心,恐惧,开心和幸福,并且这些感受不会因为停止使用软件而消散。

听起来这个技术非常炫酷,我们不用再苦恼生命有限!也不用经常懊悔曾经!有了这种技术,我们大可以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去经历自己不曾经历的人生,去弥补自己无法再弥补的遗憾,或者去创造更美好的“记忆”掩盖掉不好的记忆。

是的,如果可以,那怕于事无补,我们也是希望能保留这样一个机会和可能。

这样一来,原则上只要技术支持,我们的生命就被无限延展了,因为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时间”。

如果现在真的有这种技术,你有勇气去尝试吗?

现实世界做不到的,电影可以。

受到各种限制的人类做不到的事情,不等于想象不到。一旦经过人类想象过的可能,我们就会迫不及待的去验证。

片中的女主角正是这样做的,她想要唤醒已经脑死亡的弟弟,靠想象设计出一套技术方案,然后为了实现这种可能,为了筹集资金去研究和实验,她与人合伙成立了公司。

几乎是必然的,没有任何事情是没有缺陷的,当想象触碰到现实就面临着崩塌的可能。

这个‘技术’也不例外,它的一个大漏洞就在于 “时间”的本质,尽管我们能随意的编辑和切分时间的长短,随意的跳转初始时段,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现实世界的一分一秒。

体验,即使是模拟的再炫酷和真实,也还是无法跳脱出实际的大脑的想象。但越是真实的炫酷的体验越容易上瘾,一旦你对某件东西上瘾,就会被这个“东西”所牵制,就好像“幻觉”。

然而最高明的“幻觉”就是你区分不出来那是“幻觉”。

还有,如果时间真的可以无限长和切分,也就相当于失去了“时间”本来的意义。

总是沉浸在想象中的完美世界里,会不会感觉到越来越空虚?会不会另我们再也无法面对现实世界的“平凡”。

另外一个漏洞或者说限制是“记忆”的本质,我们可以利用技术促使大脑重新拼接组合记忆片段,却不能够控制和阻止真实的大脑神经来按照它自己的逻辑或无逻辑发展想象,链接其他记忆。也就是说,你可以为控制一部分脑神经为大脑植入一种体验,却不能够控制大脑的其他脑细胞与此发生关联和影响。毕竟我们的大脑还不是一部我们可以自主控制的机器。

我们对于自己大脑的了解还太少,你怎么去控制一个你根本就不了解的东西?

所以,当你激活了编程好的生物软件尽情的享受某种美妙的体验时,大脑并不一定会按照计算机程序设定好的路径去展开和发展 。

尤其在一些极端心理下的体验。

毕竟人的大脑,不是电脑。

某些脑神经之间的链接还有太多我们没有办法解释的逻辑 。

记忆也是绝对私密的,独立的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里,而且是唯一的 。

设计和编辑程序的人也不可能了解每一个试用者的记忆形成模式和思维模式,从而按照受试者本人的思维模式去编程。

这个电影中的这个技术想象,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更本质的逻辑:

从某个角度来说“时间”就是记忆啊!

如果没有‘时间’,我们怎么去积累记忆,没有记忆又拿什么去‘编辑’我们的记忆?

所以,即使我们有能力在我们脑细胞的微观世界里再造一个自我主宰的世界,把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在那个世界里尽情的展开,但其体验结果也可能会是事与愿违的。

想象的世界里可以没有边界,但是现实的世界里一定遵循着规则和逻辑。

有一些技术的发明,其始因常常是一些让人觉得无奈的事实,正是想要摆脱那种无力感,才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

剧中的主人公最大矛盾也在于此,开发纳米生物软件,正是基于对弟弟脑死这一事实的无力 。竭力要唤醒弟弟的愿望,对于她开发的这样一种技术,上文中记述的所有有关这项技术的缺陷,主人公都深知肚明,但潜意识里她并不关心这项技术在商用之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她的目的是要在技术商用化之前,将弟弟唤醒 ,他只关心弟弟是否能回来。

技术的主要风险在于,记忆逻辑的不确定性,个体思维模式的差异性,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也是她想象中这项技术对唤醒已经脑死亡的弟弟的希望 。

她希望这些强烈的刺激可以在弟弟的大脑中肆意的发展,寻找和触碰可能会被唤醒的脑细胞 。

脑细胞被唤醒,也就等于叫醒了弟弟.

剧情翻转,主人公的男友,在一次错误的使用生物软件中丢了性命。

作为责任方,女主被迫接受了“当局”设计的一种虚拟监禁体验的亲身试验,在虚拟监禁中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极端心理,经历了所有大脑的不确定性。

她的脑细胞里的世界并没有按照既定的程序运行 。

不知道是程序设计出了纰漏,还是人在极端环境之下的本能意念。

也许只有在极端环境之下,人的行为模式才有可能打破某些既定的轨迹 。

主人公在自己的记忆里体验着被自己潜意识封存起来的哪些感受,也是在这些被自己潜意识压制的意念中了悟了自己的执念,懂得了放手 。

电影结尾时,主人公从“出错”的体验中醒来,解散了公司,主动的拔掉了弟弟的呼吸机 。

而另一位执迷者,主人公的合伙人,一个痴迷财富梦想的创业者,也在经历了主人公所经历的那些不那么美好的体验之后,沉默了 。

当所有人都从虚幻的世界中醒来,女主的弟弟最终也还是走了,女主的男友也是真的走了。

之后,尘归尘,土归土 。

影视作品中有很多的世界毁灭,人类灭亡的题材和桥段。而这些毁灭的始作俑者往往都指向人类自己。

好像,我们很强大,地球很脆弱,老早我们就掌握了毁灭地球的武器。

可是,我们又那么渺小和无能,虽然掌握了毁灭了地球的能力,却又只能被“限制”在地球上,被牢牢的钉在‘时间’的轮盘上。

我很喜欢看这一类的影视作品,它总是提醒我,我的局限只在于自身。

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本来就是映照的关系。

有时候,人会被自己毁掉,但是能够拯救你的也只有你自己。

就像某人说的,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会怎样对待你。

文:Dawn

图片:《虚拟实惊》电影截图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02A0LDV7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