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看看中国香港如何在常识科课程中设计STEM活动

在中国香港现行课程中,STEM教育是透过科学、科技及数学教育推动。常识科的学习内容,包含了科学与科技教育的基础知识。学校可在课程设计上,有计划地连系相关的学习元素,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就着日常生活问题,设计和拟定具体及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从而增强他们综合和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在规划和统筹与STEM相关的学习活动方面,课程统筹主任、常识科与计算机课的教师仍须加强协作,以进一步提升学与教的效能。

STEM活动的设计须

☆ 维持学生对了解自然与科学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 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发展他们综合和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坚毅精神与决策能力,以诚信面对挑战与解决疑难;

☆ 鼓励学生善用设计循环,培养他们在研习过程中发挥创意与创新精神。

课程设计模式(一)

科本的STEM教育

常识科的学习范畴涵盖科学教育与科技教育学习领域的基础知识,当中的核心学习元素与生活配合,让学生对自然世界与周遭生活环境中每天发生的事情更加关注。学校可以常识科课程内的科学概念为切入点,让学生首先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与科技」学习范畴中,透过手脑并用的科学探究活动,发展科学过程技能。学校继而在相关的生活化课题中,设计STEM活动,让学生有机会综合和运用知识与技能。

在课程规划上,学校可引导教师从本科的学习主题中,提取相关的科学与科技元素,协助学生用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有目的地应用知识、技能及经验,运用资源创制产品,以满足生活需要。要完成这项任务,学生需要掌握设计循环的理念,运用思考、解难、测试、覆核与改良等科技学习能力,从不断改善的设计过程中令制成品得以改良,兼具创意。

▍设计循环的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和能力,发展按数据作出决定的分析与推理能力,会令解难的过程更具说服力。

▍数学能力举隅

在策划课程时,教师应注意学习内容及STEM活动是否配合学生的能力及与生活相关。教师可透过不同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手脑并用的研习机会,加强学生综合和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教师可策划不同学习阶段的STEM活动,以螺旋发展方式,有系统地深化学生的科学概念,并引入科技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中,透过设计循环,提升学习动机与探究的毅力。

▍例子(一):物料的特性

在第一学习阶段,学生在学习有关天气与生活的主题时,可先认识不同物料的特性(例如:防水能力),然后应用相关的知识,选取合适的物料以设计及制作房屋屋顶。

在第二学习阶段,学生在学习有关声音的主题时,会认识到声音的传播特性及不同物料的隔音效能。教师可安排学生分组制作隔音屏障,综合及应用所学。

▍例子(二):力

在第一学习阶段「善用余暇」的主题中,学生认识到力的例子(例如:拉力及推力),可尝试应用相关的知识制作玩具,发挥创意。在第二学习阶段,学生认识力的例子(例如:磁力、摩擦力)及其与运动的相关现象,可应用「设计循环」,综合和应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尝试制作「磁浮列车」模型。

透过连系学习范畴内科学与科技的学习元素,STEM活动可在各个学习主题中实践,例如:学习「中华文化」时,学生可运用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原理制作模型;学习「人与环境」时,学生可配合环保生活概念设计及制作风力发电机、环保花洒头。这些例子皆是连系常识科不同学习范畴而构思的STEM活动。

课程设计模式(二)

跨科的STEM教育

1.专题研习

学校可鼓励科目间的联系与协作,让具不同学科专长的教师参与STEM活动的设计。透过专题研习,学校提供机会让学生综合不同学习领域的相关学习元素,应用于具挑战的生活议题中。

例子(一)课题:力与简单机械第二学习阶段

学习目的:

1.认识磁力和平均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协作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善用设计循环的理念,制作具创意的模型。

4.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成就感。

情境:

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知道磁浮列车能提高行车的速度,缩短运输时间。由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来研制快速而稳定性高的列车模型。

方法:

学生认识有关磁力的科学概念,在过程中发展科学过程技能。

设计:

学生须掌握有关磁力的概念,以制作稳定性高的列车模型。(科学概念)透过数次的测试,学生能理解以多次测试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以减低实验的误差。(数学概念)

实践:

学生可参考和模仿不同组别的设计,找出局限模型车速的因素。在设计循环的过程中,学生发挥创意、共同克服难点。例如:学生发现流线型车身能有效减少列车与空气所产生的摩擦力,加快列车行车速度。

反思:

1.「制作磁浮列车」是STEM教育活动,从基本的科学概念到完成设计,是专题研习的课题。在设定教学时数方面,学校/常识科主任会如何调适?

(考虑因素:正规课时的百分比与弹性时间的运用)

2.「制作磁浮列车」在学与教的安排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是甚么?

(考虑因素:教师主导/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学生自学)

3.在STEM教学中,小组学习的好处是甚么?

(考虑因素:聆听、分享;分工、合作;讨论、推论)

例子(二):课题制作飞机第一和第二学习阶段

第一学习阶段的学生以小组协作方式,尝试设计及制作飞机玩具。研习目标是制作出飞行最稳定/飞行距离最长的飞机。研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组合和测试不同物料,以了解它们的特性(例如:轻/重?实心/空心?)及用途、量度飞行距离,设计及改良产品。

第二学习阶段的学生可尝试自行设计机翼的形状,使机身成为流线形,以减低飞行时的空气摩擦力,并更改飞机翼在主轴的位置,达至「力的平衡」。

通过以上简单的探索活动,学生能应用设计循环,了解飞机的形状与飞行特性之间的关系。

2.编程的应用

这一代的孩子生于数码年代,自小接触不同的信息科技产品和互联网,是「数码原生代」。他们与新科技「互动」之余,亦需培养「创造」新科技的能力。教育局在「第四个信息科技教育策略报告」与《推动STEM教育—发挥创意潜能》报告中,均建议学生从小学习编程,以协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学生在小学学习编程,可培养创意思考与计算思维,促进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常识科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经历,以奠定科学教育、科技教育和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的知识基础、价值观和态度与共通能力。编程的学习与应用,也是衔接科技教育学习领域的基础技能。学校可参考教育局编制的《计算思维─编码教育》补充文件,选取合适的模式,配合《计算机认知单元课程》的建议,推动编程教育。学校亦可鼓励任教不同科目的教师共同合作,编订科本或跨科的学习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和应用编程,发展计算思维。

学校可鼓励常识科、数学科与计算机课的教师共同策划STEM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与应用编程,展示学习成果。

例子(第二学习阶段):从机械制作走向机械编程创作

学校首先循科学探究的模式引入STEM活动,让学生利用简单的机械原理,设计及制作一具能步行的机械人。研习过程中,学生须掌握接驳闭合电路的技巧与及运用杠杆及斜面的机械原理,制作以摩打驱动的机械人。过程中,学生运用不同的物料设计和制作模型,测试所制成模型的功能及特性。同时,他们探究组件的组合和装置对机械人运作的影响,应用设计循环解决问题。

(取材自教育局(2009):「机械斗一番」)

注意:机械制作可以专题研习方式进行活动。学校可考虑使用弹性学习时间(总课时的19%)),进行机械制作的活动。

计算机课的教师可参考教育局编订的「计算机认知单元课程」,选用包括Scratch和AppInventor的程序语言及工具,让学生掌握基本编程技巧。常识科教师可把机械制作与编程结合,推动STEM教育的发展。

学校可鼓励学生透过多观察身边的事物,运用机械制作和编程知识设计合适工具,以创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并发展计算思维。

学校以什么方式推动跨学科的编程与机械制作、需要学校的持份者按校本的考虑,因应的校本需要和情况,进行讨论与分享,以达成共识。

可推广的活动方式

1.在课外活动中增加STEM活动,让有潜质的学生参与设计与成品制作。

2.善用整体课时中的弹性课时,以活动日的方式让全校学生参与STEM教育活动,既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也能扩阔他们的学习空间。

3.在课程中策划具整合作用,且跨学科的真实事例,让学生进行专题研习。学生既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教师也会从中驱动学生面对挑战的决心,发展他们的共通能力。

此外,常识科也会鼓励教师与学生善用编程,以丰富常识科的学习活动,例如:

1.Scratch游戏可代替在课室内难以进行的实验(例如:观察光线的反射路线),具体呈现实验结果和相关的科学概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2.Scratch游戏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既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正确回收物料的方法、闭合电路的原理),也可以透过修改教师的编码,丰富游戏内容,展示学习成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11F1O2VM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