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技术的持续火热,汽车行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塑机遇,大大小小无人驾驶创业公司也不断涌现。但是,由于成本、技术与社会法规的原因,目前乘用车,尤其是私家车市场的无人驾驶并不成熟,远未落地。
那么,无人驾驶技术目前真正有可能爆发的领域在哪?笔者认为是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渡轮、索道、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另外广义的公共交通还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
无论哪种解释,公共交通都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
以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和环境来看,在特定地点(相对空旷且道路规划较好)以特定路线进行低速运行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而这非常契合无人公交与无人出租的运行条件。
无人公交和无人出租基本上都是在特定区域运行,并且可以按照特定路线行驶,乘客对于能代步的低速运载也能接受,如果大规模铺开,其运营成本预期也会低于人力公交司机。另外,无人驾驶未来也有望在地铁、轮渡、索道、民航、铁路上大规模铺开。
所以,无人驾驶在公共交通领域落地会更加靠谱。下面,我们来聊聊无人公交与无人出租领域的发展。
早在40多年前,各个国家相关部门、科技巨头就开始投入研发无人驾驶车,但是直到近十年才取得一些关键技术突破。近几年,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德国等很多国家都开启了无人驾驶上路测试,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颁布了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法律法规。
2015年8月,全世界首辆无人驾驶出租车nuTonomy在新加坡上正式上路测试,2016年中旬正式落地。nuTonomy是一家从麻省理工学院分离出来的创业公司,公司的目标就是开发无人驾驶出租车。2017年6月,nuTonomy与网约车服务商Lyft达成合作,在美国波士顿共同运营自动驾驶打车服务。10月,nuTonomy被汽车一级供应商德尔福以4.5亿美元收购。
近日,起源于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Drive.ai宣布将于2018年7月在德克萨斯州弗里斯科市落地首个无人出租车服务,类似于私人公交,时速可达到40-50公里。作为Drive.ai董事的吴恩达也为此发表了公开信,阐述了自动驾驶落地的关键因素与未来发展。第一个关键因素是技术,包括高度熟练的人工智能团队以及复杂的软件和硬件体系结构。第二个因素是伙伴关系,需要善于部署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关系。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必须以人为中心,强调通信和教育的重要性。
2016年1月,全球首辆无人驾驶公交车WePod在荷兰小镇Wageningen正式上路,这款车由法国机动车制造商EasyMile和欧盟运输计划Citymobil2设计的,可搭载6名乘客,运营路线长度仅200米,时速为8公里。
2017年,Waymo(原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在美国凤凰城和奥斯汀等城市开始了试乘计划。在前不久的谷歌I/O大会上,Waymo宣布今年底将正式投入无人车的商业化运营。
5月8日,在这中国,在无人驾驶领域颇具实力的上海交通大学也正是对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小巴在校园内进行试运行。学生只要在小巴站台上使用微信扫码,点击呼叫车辆按钮,就可以实时呼叫小巴前来接站。小巴不仅能自主驾驶,还能自动躲避行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过几年的技术积累,无人驾驶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展露头角,开始落地,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能迎来大规模应用。另外,无人驾驶技术在快递、外卖等无人配送领域的落地也十分值得期待。
注:本文系网易智能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