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第14期!协和“博新论坛”来了:院士激情开讲!

近日,第十四期《协和博新论坛》成功举办,著名医学遗传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医学遗传学系主任张学院士作题为“回顾学科发展的协和贡献,分享个人研究的心得体会”的主题分享。

张学,医学遗传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医学遗传学系主任、长聘教授,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PI。

张学院士主要从事罕见病致病基因研究,发现家族性反常性痤疮和Marie Unna型稀毛症等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以及先天性全身多毛症和家族性多发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等基因组病的致病DNA重排。“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致病基因组重排的新发现”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作为学系主任,张学院士对医学遗传学系怀有深厚的感情,更时刻关注着协和与基础所院的发展。

讲座伊始,张学院士系统回顾协和在医学遗传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并梳理了遗传学系发展的历史脉络。他以吴旻、罗会元、吴冠芸等教授团队在人体细胞遗传学研究、遗传病基因诊断研究的开创性成果为例,深情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追求真理、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的奋斗精神。

张学院士强调,传承一词在协和体现的淋漓尽致,进入21世纪后,一批协和的战略科学家在疾病相关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在科研攻坚的道路上,张学院士几十年如一日深耕罕见病领域。他以自身科研经历中四个生动的故事为主线,向在座师生分享了罕见病致病基因研究的心得体会。他认为,科研需要耐心和坚持,只有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取得突破性成果。与此同时,更需要注重与国内外优秀科研团队合作,基础与临床密切配合,来共同攻克医学科学难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他鼓励青年学者继承和发扬协和传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为疾病研究作出更大贡献。

多年来,协和基础医学领域人才辈出,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医学大家,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镌刻一抹精神于时代中,淡泊名利,勇攀高峰。

自2021年起,基础所院持续举办以“筑根基、促创新、济民生”为主题的“协和博新论坛”(PUMC Broadlnnovation Forum),通过医学领域战略科学家的系列讲座,传领先辈事迹,回顾往昔辉煌,坚守科研初心,弘扬协和精神,为将基础所院建设成为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的前沿阵地贡献力量。

截至目前,《协和博新论坛》已举办十四期,本次论坛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参会师生纷纷表示将以此堂分享为契机,学习前辈科学家的奋斗经历,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未来为协和争取更大的光荣。

关注“北京协和医学院招办”,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协和基础医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nFhtj9tVlsi67dh3p3toE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