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端的驾驶乐趣和极端的解放出行
这可能是大家把特斯拉称为未来的原因
”
主编:老余
内容编辑:老余、大钊、峰子
排版美编:嘤嘤、小迪今天戴帽子了吗
那天特斯拉体验中心的小哥哥给老余打来电话,说是预约的试驾安排上了。还没来得及喜上眉梢,就发现并不是Model 3的体验,只能开开Model S和Model X。
本着凡车必试的职业病心态,
老余自然是屁颠屁颠地答应了。
跟几乎所有传统4S店的试驾相同,时间并不长,也就十来分钟,路线也是规划好的,并不自由,因此简短的体验对于整辆车的了解并不全面。
诸如高速工况行驶质感,高速噪音隔绝,极限状态操控性能,续航里程,充电服务体验等等都无从谈起。
老余只能有一说一,
发表一些零星感受。
首先在长达45分钟的等待时间里(虽然试驾是早就安排好的),美国极客的做工已经被老余吐槽了个遍。
车门胶条处理地像大学生水平;车窗橡胶起翘;门板轻按发生明显变形;车窗按键透露出浓郁的廉价感;化妆镜像是手动后贴的……
而且人机工程方面的问题也能挑出不少,譬如没有物理按键的空调旋钮,也不支持语音控制;座椅材质总体偏硬,舒适度欠佳;逻辑反人类,犹如灾难的座椅电动调节……
然后,缺点就没有了。
从工作人员划着手机把车子从停车位里召唤出来开始,就是Model S的炫技分割线。
譬如上车前就开启的空调;极其迅猛而且灵敏的加速;没挑出毛病的转向手感;凌厉的车身跟随性,还有据工作人员称被封印在L2级别的自动驾驶(事实上目前也只达到了L2级别)。
有一点老余需要多说一点,很多人认为Model S的底盘调教偏硬,这是事实。但它属于柔韧的类型,而不是傻瓜式的硬碰硬。
所以静态体验和动态驾驶,Model S展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力。这是一台非常强调驾驶感受的车,而且同时还是自动驾驶的先驱之一。
很巧,
就在前不久,
老余刚看过李开复的一个演讲。
他认为人类最浪费的一笔支出是买车,在未来,自动驾驶可以更便捷更轻松地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大家也不必要拥有一台固定的私人交通工具。
大大可能是忽略了咱这一小撮不务正业的“飙车党”的存在,又或是单纯地认为驾驶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有趣的是,开着特斯拉Model S的时候,老余发现李大大所谓对立的两个概念,已经被有机融合在一起,并照进了现实。
虽然特斯拉并不是最早实现目前最高级别量产自动驾驶的车,但L2级别的状态现在已经足以让吃瓜群众大吃一惊了。
自动跟车,自动识别两侧车道线,打转向灯后自动变道。即便可能Autopilot最近站在风口浪尖出了不少事,但作为一个特殊技能展示给朋友,装个逼发个朋友圈完全是够用的,而且我们也得承认其在AI邻域做出的贡献。
这应该能就是李大大所畅想的未来中的一小步吧。
那这个未来有驾驶乐趣吗?
特斯拉的答案是:
有,有很多。
从Model S的极限2.7s百公里加速,纽博格林北环刷圈(虽然一直没有公布结果),到Roadster上安装火箭喷射器,特斯拉造的每一款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性能过剩的。
不仅仅是得天独厚的直线加速,底盘布置电池的低重心姿态也让特斯拉的每款车都有着不错的操控性。
所以驾驶乐趣是什么,
这本就不是个有着标准答案的词。
有的人认为手动挡才能谈驾驶乐趣,有的人绷个0-1就很兴奋,有的人就喜欢在弯道逼极限享受濒临失控,还有的人追求绝对的极限速度。
那么为什么
有了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就不能有驾驶乐趣
或许某一天
坐在AI控制的极客电动车驾驶席上
花5分钟跑完纽北
也能成为驾驶乐趣的一种
当然前提是
车子并不只是为了出行
微信号:
boomboomcar666
加关注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车圈资讯
每周一至周日早上八点
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