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600万排队退押金的用户怒气难平、造价300的单车以5元的价格“贱卖”……深陷漩涡之中的ofo,被无数人认为已经彻底凉凉,但是现在,他又重出江湖了!
据媒体报道,近日ofo(小黄车)在深圳罗湖区、福田区等地重新出现,而且推出了“有桩模式”。而这里所说的“有桩”并非实体桩,而是地图上标明的一个个“停车点”。
用户在结束订单时,需寻找专用的停放点,完成还车。如果用户不按规则停车,则需缴纳20元车辆管理费。
机智的网友们算了一笔账,要是你五次找不到地方停车,ofo欠你的押金就不用还了!敢情这是企业变相向用户薅羊毛啊?
不只是ofo,其他单车企业也想破脑袋地要从用户身上赚钱。这不,自今年春季以来,各大共享单车企业集体涨价。
3月21日,小蓝单车宣布在北京实行新计费规则,起步价从每30分钟1元上涨为每15分钟1元,超出时长后每15分钟收费0.5元,即骑行1小时需要2.5元。
4月8日,摩拜单车陆续在北京、上海、深圳实行新计费规则,骑行15分钟收费1元,超过15分钟,每15分钟收费0.5元,即骑行1小时需要2.5元。
4月9日,哈啰出行宣布,将从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区实施新的计费规则,骑行费每15分钟1元,也就是说,骑行1小时需要花费4元,是原来的2倍。
5月25日,杭州范围内的哈啰单车收费跟随北京的节奏,从原来的30分钟1元钱调整为15分钟1元钱。
.......
现在的共享单车,可比公交还要贵了!有网友体验了一下,从家到公司3公里、骑行时间21分钟,共享单车的价格是1.5元,但如果使用公交卡搭乘公交,只需要1元就可以。
那么,为啥共享单车企业们如此“求钱若渴”呢?
因为,地主家实在没有余粮了,单车企业们真的要穷疯了!
01
资本:蒙眼狂奔之后高位套现
曾经的共享单车,可谓是资本的宠儿。在风头正盛之时,投资人都是排着队给企业送钱的,哪家风投要是没给企业送钱,要么证明他没眼光、不懂新风口,要么证明他没实力、想送送不了。
本来,共享单车的初心还很美好,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甚至还抱有“要是不能成功的话,这些车就当做公益了。”的想法,所以摩拜一开始的设计就是定位于“4年0维修”的目标,全铝材质、实心胎、无链条,虽然一开始的投入成本很高,但是后续并不需要多少运维成本。而北大学生会主席、ofo创始人戴威,当初对于小黄车的目标也仅仅是在校园之内而已。
但是,逐利的资本,怎么可能忍受这种稳扎稳打的做法?于是,在疯狂的资本带动下,共享单车企业也变得疯狂起来。共享单车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大扩张。
然而,随着共享单车的大潮退去,企业们开始裸泳,各种乱象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资本的态度来了个360度大转弯,从趋之若鹜变成弃之如敝履,“白送都不要”。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共享出行融资规模从2017年的1072亿元到2018年的419亿元,规模下降了653亿元,降幅高达61%。
资本们倒是高位套现、溜之大吉了,可是谁来为这蒙眼狂奔的共享单车买单呢?
为了支持大规模的扩张,共享单车企业们纷纷采用了牺牲质量的打法。以ofo为例,一辆摩拜造单车成本超过2000元,而ofo的成本不过200,两者相差近十倍!
于是,大量粗制滥造的共享单车,沦为了街头巷尾的城市垃圾。据测算,到2020年,将有至少1000万辆共享单车面临报废,不仅占用公共空间和土地资源,还将产生数十万吨的固体废物。
02
无底成本黑洞:多少钱都不够烧
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不仅让城市治理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与精力在运维方面。
此前,有媒体报道,一辆ofo共享单车年运维成本达到1000元,是其制造成本的5倍。ofo的损耗率至少20%。
但是,如此高昂的运维成本,却未必仅仅是共享单车企业自己的锅,使用单车的用户也难辞其咎。
有人说,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的照妖镜。公用的东西,又有谁会爱惜?因此,共享单车的私占、破坏等现象触目惊心。
有不少用户将公共的共享单车,变成了自己的“私家车”。他们有的不仅把单车藏在不易察觉的角落、或者藏在自己家中,还会把车锁锯掉、安装上自己的私锁,更有甚者会把车身和坐垫喷漆,将共享单车改头换面。如果自己的行为被单车运维人员发现,他们往往会一脸无辜地说:“这车是我路上捡来的。”
运维人员在楼道里找到单车
还有些用户,将共享单车视作自己的“泄愤对象”,没来由地对其进行恶意破坏。他们有的把单车砸坏,有的一把火烧了,有的把单车扔到河里。真不知道,单车是哪个地方得罪了他们?
更有甚至,将共享单车视作发财工具,通过倒买倒卖从中渔利。
河北廊坊就曝出过一条消息,有人100元3辆倒卖单车。运维人员闻讯赶到时,买家在明知道这是共享单车的情况下拒绝归还,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花钱买的,凭什么还给你们?”
......
人性之恶,总是在公共用品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人人都可使用、人人都不爱惜。即使是多数用户没有出现上述触犯法律行为红线的行为,但也往往会为了自己方便,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
机动车道、盲道、草坪......共享单车总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也影响了人们的出行环境,本来是要为人们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痛点,现在却成为了阻碍人们“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最大元凶。
面对共享单车的种种乱象,执法部门终于忍无可忍,对共享单车进行大清查、大整治。城管们穿梭在大街小巷,见到违规的共享单车就要没收,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业内人士曾经透露过,只是被城管收走的车辆,ofo估计能有300多万辆,摩拜少一些也有几十万辆。ofo的制造成本最低,也要500一辆,300万,就是15亿损失。
这简直是一个无底的资金黑洞,多少钱都填不满!
03
尴尬的盈利模式:怎么赚钱都不对
运营费用、单车损货、供应商的钱、员工的工资......每一项都需要大出血,但投资人已经不肯继续输血了,共享单车企业只好自己想办法盈利。
一开始共享单车企业们走的是常规路径,既然是“高频刚需”的生意,那么打广告岂不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于是,在车身投放商业广告就变成了很多平台希望采用的策略。
比如此前的小蓝单车,就推出了搭载“智能中控屏幕”的bluegogo Pro2单车。根据小蓝单车的设想,车头新增的一块屏幕可以给用户导航、提供当地生活资讯,也可以播放广告实现变现。
但是,监管部门的一纸禁令——“不得在车身投放商业广告”,又打碎了企业们的希望。
被逼急了的企业们,此时想到了那些没有监管的用户押金,显然十分可口。挪用押金成为了行业的“潜规则”,酷奇、小鸣、摩拜等多家企业都被曝光过这种操作。
然而,随着行业泡沫的破裂,用户们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据央视315报道,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共享单车用户经历了共享单车押金退不回来的情况。调查发现,70家共享单车平台中有34家倒闭,而其中仅对酷骑单车的投诉就多达21万次,涉及金额10亿多元。
而ofo排队退押金更是盛况空前。截止2019年7月,到ofo小黄车的线上申请退押金人数已有近1600万人,需退还的押金总额约为15.84亿-31.84亿元。按照每天退押金人数3500人计算,退还所有用户的押金仍需要12年左右。
在用户的声讨、监管的介入下,共享单车不得不中止了收取现金押金的商业模式,纷纷采用信用免押方式。可是信用又不能当钱花,于是企业们只得采取了最朴素的方式——涨价!
然而,这一波涨价操作,又引来了用户们的不满。毕竟你已经让用户习惯了“补贴”“红包”,现在又想让他们多掏钱,这显然是很困难的。共享单车企业们,似乎怎么做都不对!
.......
有人说,共享单车是中国创业史上最大的试错。烧了数百亿之后,却仍是一地鸡毛,面临着种种问题。但这背后,到底是谁的错呢?
原创不易,请按规则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