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解决问题的人,发现问题了吗

老板安排你去调研「线下零售市场」,你是不是就立马去调研,然后出个报告就完事了?

客户说你们的产品太贵了,究竟意味着什么?

同事说要一份可视化的图表,你是不是就把数据转成图就可以?

……

最近学习了两本书,都是细谷功的作品:《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别被书名吓到,书其实很接地气的,好读,而且书里的方法也有助于提升思考力。

其中《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偏重理论,你读的时候,可以专门阅读图示,看懂了也就能明白作者的意思,为后面的实践打下一个认知基础。

而《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专门针对工作问题,应用上一本的思考方法,尤其强调思考更上层的目的

当你在照单全收地工作时,是不是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要做这些例行工作?目的究竟是什么?会不会有更高效合理的解决方法?」

一旦,你这么做了,你就进化到一个新的层次,从一个「解决问题的人」,进化成一个「发现问题的人」

想要提升这方面的思考,最开始,你需要弄清楚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

一旦知道就再也回不去

对于世界的认知,我们习惯一刀切地分为「已知」和「未知」,但这并不利于我们解决问题。

比如看到一个水龙头在滴水,凭已知的,你只能猜它会不会没有拧紧。你试了一下,发现拧紧了也没用。接下来猜水龙头的内部结构坏了,但至于是具体哪个部位,你知道自己并不了解水龙头的结构,没办法只把水龙头整个换了。

但当你在重新安装水龙头时,却有各种漏水的意外,防不慎防,你被喷了一身水,看起来简单的安装,你压根就不知道还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后来,找个老师傅一看,原来就是旧水龙头的垫圈换了,简单更换就行。

常说的「已知」和「未知」,指的是「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而最容易被你忽略的,是「未知的未知」,而这恰恰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最大范畴,如果突破已知的边界,你就会发现还有诸多新问题,之前想都没想过。

将「问题」和「答案」对应上「已知」和「未知」,我们可以将工作生活中的事情分为三类:

1)问题和答案均已知

这些是我们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总结经验,通过共享和保存,以便今后活用。

2)问题已知而答案未知

这是我们平常的待解决问题,作者将其称为「狭义的解决问题」,就像考试答题,或者你老板给你安排给工作任务。

3)连问题也不知道

这类是最多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作者将其称为「广义的解决问题」,这时不只是考验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考验你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像创业者,面对平凡日常,他们总能找到新的需求,并借解决问题,发展为事业,而相比,其他人对此却视而不见。

所以,你现在可以理解,学会「发现问题」,并不是一句口号,毕竟有一个你根本不知道的世界在等着你。

面对未知,我们首先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说别人无知很容易,但自己要直面「无知」却很难。

「无知」主要分为「事实的无知」和「解释的无知」。

简单理解,「事实的无知」,指不知道客观事实。比如你不知道「近视眼是年幼时缺乏户外阳光造成的」,这没什么好丢人的,而且你搜索一下,很快就掌握了。作者称之为「零维无知」。

「解释的无知」就要复杂的多。其中「一维无知」是「范围的无知」,怎么理解?

想想时间、尺寸、价格等,这些思考维度是单一的,视角是固定的。如果你对别人谈论价格,而别人却理解为你在乎的是尺寸,那你们就无法对达成一致。所以在交流中,统一坐标轴,让双方同频就特别关键。

「维度的无知」是更难意识到的问题。芒格经常说「当你只拥有一把锤子的时候,看什么都是钉子」,这就是典型的缺乏认知维度。比如:设计师如果只是了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就很容易跟程序员干上,因为设计师没有后台开发的视角,而程序员难以顾虑用户体验,于是双方都容易把自己知道的当作现实,而无视对方的需求。

多元化思维模型,有助于解决「维度的无知」。设计师学点编程,程序员学点设计,不是为了成为专业的人,而是多一种视角,对于团队合作,提高效率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讲了这么多关于「无知」,有一个理念值得留意,那就是「无知管理」

我们更为熟悉的是「知识管理」,这帮助我们积累很多经验。但它也有一个坏处,就是积累的知识,本身会成为我们发现下一个新问题的障碍。

「无知」和「未知」的关系是非对称的。在时间轴上,无知具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说,无知一旦变成知识,就不会再度变回无知。一旦已经知道,就不可能「当作没这回事」。

真正的知识管理,是用来产生新知识,在这一点上又可以说,无知管理是对知识管理的入口的补足和强化。

学会新技能unlearn

如今我们提倡「终生学习」,也就是learning always。但你有没有想过unlearn,合理的翻译应该是「忘却」

有一位野人说「学了忘,忘了学,学了还得忘」,这是被动忘却,而unlearn是积极的主动忘却,这有点像你手机里的「恢复出厂设置」

unlearn,重置你既有的知识。

腾讯有一条产品心得「一秒变小白」,本质就是unlearn,让自己持有与知识量庞大的专家视角相对的「外行视角」。那些你深信不疑的知识,有时会让你迟钝。发现问题所需要的,反而是将这种知识重置,把部分判断系统关闭,你处在无知的境界中,才能朴素地看待事物,发现关键问题。

我们时常在不知不觉间被某种固定观念束缚,这也是一种无知,它比单纯「知道」「不知道」事实的无知更难觉察,所以很棘手。此时「忘却」很重要。忘却所学,带来一种智慧型无知,作者称之为「无知之知」,也可以称为「元认知」。它是认知和意识的基础,也就是第零步。

忘记曾经学到的东西,有意识地营造近于无知的状态。通过提问,重新来探寻问题背后更加本质的需求。

问Why,向上思考

发现问题,我们会使用多种疑问词,诸如:What、How、Who等等。

而其中,唯一能帮你向上思考的,是Why。其它疑问词,都是从「已有问题」的角度出发,然后思考「如何具体化」,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疑问词。

而Why的特殊性,体现在它是「发现问题」的疑问词。通过问Why,即「为什么」来升维。例如,向上思考目的本身,就能不受具体手段的限制,想出本质的解决手段。

如果发现还有其它应该解决的问题,就要「重新定义问题」。即使问题本身没有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思考上层目的,在如何解决问题方面获得线索,例如应该优先解决哪个部分,应该向着哪个方向寻求解决等。

作者将这种思维,定义为「元思维」。元思维,是提升你洞察力的工具,让你不只是停留在问题本事,如果问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那答案就显得毫无意义。

训练自己的元思维,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帮助我们摆脱成见或思维定式

这里不得不提, 在工作中的「例行工作」,具体就是指不用逐一确认其目的,只要用相同方法按时实施即可的工作。打个比方,类似机器人的指令,告诉你做啥就做啥,用以前有效的方法重复就行。

但这里的问题在于,「例行工作」几乎不让你思考。你只是在重复,既没有关注解决问题本身,也完全不理解这些工作是为了什么。除了增加你的忙碌,对提升企业效率没有太大帮助,对执行者的成长也是毁灭性打击。思维定式最大的问题是「本人无法察觉」。

要破除思维定式,常识去思考两个问题:

1)具体用什么方式来实行的措施?

2)指示本身是为了什么?

打破定式,还不是终极目的,我们关注的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这样你不会照单全收地工作,而是会思考什么是更好、更有效的解决方法,说不定能扭转问题,找到破局点,而摆脱无限循环。

比如说:在工作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与「时间」或「金钱」相关的指示或理由,都属于What型问题,其背后一定存在真正的Why。

客户说你们的产品太贵了,究竟意味着什么?这肯定不只是价格问题。这是客户在表示拒绝,他们会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理由推给价格,这样说不会伤害到任何人,又是客观存在的理由,所以在表面上具有说服力。

而你如果真去降价,那你就输了。你该想想,很可能是产品本身的某些核心功能,并没有满足客户,在客户眼中,你的产品就是一文不值,他们只是没有直接说。那你该通过调研,去了解究竟是哪些功能不完善,了解更多客户的需求,去迭代产品本身。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老是说「没时间」,那其实也是一种借口。背后往往是有更深的原因,比如:别人对你说没时间,很可能是他们对你并不在乎。你对做某事说没时间,其实是你在逃避。这时,你该问自己「为什么会没时间」,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训练自己向上思考

问Why的思维,源于我们的探索欲望。如何培养自己的元思维能力呢?作者提出三点小建议。

1)不断追问自己

拥有自己的「元思维」,就是具备「另一个自己」的观点。在你想追问,或否定别人时,先问一问自己:「我真的是对的吗?」。

脑子里随时有一个声音,提醒自己去反省行为言语。比如刚愤怒地怼了别人,马上就想到「自己是否理解错?有没有故意回避自己不想听到的内容?刚才的情绪有没有伤害别人?……」

元思维能力强的人,简直就是擅长「自虐」。

2)做好心理准备

「质疑」是Why的思维原点,也就是「不轻易相信对方的话」。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性格刁钻」,不好相处,没有人喜欢被追问。所以你需要自己做好心理准备。

上一条讲「怀疑自己」,这一条讲「怀疑别人」,该如何平衡呢?

我个人的做法是,一般选择先「怀疑自己」。因为「怀疑自己」很难,相反怀疑别人会容易一些。我们更多时候,是自己听不进别人的话。

所以,只要对方也是认真对待,我会保持「半信半疑」,以「对方可能正确」的态度先接受,然后通过自己实践来验证,如果不可验证,就果断不信,而如果可行,那就为我所用。

3)寻找共同点

我们进行元思考,为的是探寻本质,建立共识。

但我们天生就会认为自己特殊,所以第一步是摆脱认为自己是特殊的,让自己回归共性,看到自己的问题。

比如,两个人对话,就不是要寻找到跟所有人相似的共同点,这样的聊天过于无聊。应该去关注两个对话者之间的共同话题,最好其他在场人都不懂的,这样的畅谈会更加有趣生动。

我们不能过度普遍化,否则就沦落为平庸。我们寻找「看似无关却有共通之处」,最好是其它事物所不具备的,在这微妙的程度上选择,我们通过不断摸索逐渐掌握要领。

一直都在埋头于解决问题的你,真的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找到「对的问题」并解决?

也许,这两本书可以帮到你,明白自己的无知,找寻更有深度的思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126A03K7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