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陈彦如:如果艺术家成为人机合体的赛博格

检索最具启发性的艺术新闻

聚焦改变生活的艺术实践

每周一位艺术圈KOL私人导览

资深媒体人,艺评人

《收藏·拍卖》杂志主编

第廿四期

主播

陈彦如

人人都是赛博格。在大众还没有完全明白赛博格(CYBORY)的含义,用机械替换人体的部分,联接大脑与机械的赛博格系统,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历史上再无一个时代如今时今日,科学彰显巨大的能量,不仅改变着人类社会,更改变着审美价值。作为人类学里最基础的两门学科 ,艺术需要科学的理性来表达情感,而科学则借助艺术创造有机模式去说明世界。

艺术与科学总是在合力用新观念征服世界,互相成全,直到美美与共。

一周览读

新媒体艺术家组合 pink;money:

挑战世界的预设,让 bug 显现出来

点评:看到这个艺术组合,就明白那个烟熏妆、小尖牙,号称史上最丑哪吒的动漫小哥为何瞬间火了。世界的预设反而是滋养他们的兴奋剂,是他们存在的意义。他们看似不羁,却懂得遵循某些规则,有一种别样的理性。新媒体艺术正是由这样的理性支撑他们“我命由我不由天”。

给毕业生一份,新媒体艺术行业入门指南

点评:只能说明,这个时代做艺术生的门槛更高。几乎都要像达芬奇一样,文理兼修,在感性与理性的交互中去寻求平衡。

看新媒体艺术家如何玩转“空间魔法”!

点评:在《圣经》里,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光。光,是造物主赐予人类世界的第一创造。在科技大爆炸的时代,新媒体艺术的核心命题,也是光。这无限接近于上帝指引的命题,就是这类魔法的迷人之处。

TAB AMI交互装置,让人沉浸在传统文化与季节美食的世界

点评:日本目前是全世界最懂得将传统与当下相融合的国度。科技发力惊人,而且在张扬的新媒体艺术里永远能见到传统的联接。曾经有新闻报道过日本一家庙宇里甚至举办过一场新媒体艺术主打的法会。以科技为艺术进行边界拓展,再回归于日常,值得汲鉴。

AI会使艺术终结吗?

点评:AI 始终是一种理性工具,模拟不出人类的纯爱,只是人类文明的辅助。而艺术往往是纯爱的产物,所以AI注定是一种技术手段,就像我们使用笔一样。而对它在艺术性上的判定实际还是来自艺术家自身的选择。

艺术烧到量子力学界了,史上最烧脑的大展

点评:当现代科学界将暗物质视为研究世界的瓶颈时,量子力学的诞生就是黑暗中的一束光。暗物质不暗,现在籍由艺术家之手视觉化而已。

人工智能的黑盒子中除了算法,还有人

点评:纵观人类历史,记载有不少类人工智能的案例,只是这些案例大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如今为人工智能制定规则,主动关闭某些功能……这是否也是指向那些古老类人工智能消失背后的谜底——人类一直在实施人为的有意识干预。

数字博物馆打败梵高博物馆占流量首榜

点评:新旧交替,才是让这世界总有源源不绝生机的唯一途径。

鸣谢

VICE / 最毕设

声光行 / 展馆设计

美术报 / ART POWER 100

凤凰艺术 /收藏拍卖杂志

出品人 / 马继东

主编 / 尹菱

——

责编 / 瑛子

编辑 / 阿爽、周宸伊

实习编辑/ 贾增烨

——

特约撰稿人

谢媛 (上海驻地)

陈彦翀 (广东驻地)

黄梅 (欧洲驻地)

——

监制 / 舒剑

首席运营 / 李海虹

——

感谢留言、转发,点击“在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2A0PLL7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