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四年美国Costco会员体验

可能在前天Costco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还比较模糊——会员制量贩式超市,即便已有麦德龙山姆大叔,大多数国人也不很习惯去消费。

但是昨天Costco上海开业,却引发了暴买至五小时闭店的狂热,这个不经意的广告做得太大了。

没机会去现场,不敢乱发言,讲一点在美国四年生活中关于Costco直观粗浅的印象。

印象一 便宜

对Costco的初印象,是刚到美国安家。美国出租的房子是空的,没有任何家具和用具。在我们对Costco这个词汇毫无概念时,朋友就决定带我们去Costco采购。因为他下午要赶回接孩子,我们在店里就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那么这两个小时买了什么?锅碗瓢盆,晾衣架,一整包排骨和炒菜的牛肉猪肉,大米、调料、水果等等,装了满满一后备箱,忙得连照片都没机会拍。

说到价格,当时还只能和中国的肉价做比较。比如已经包装好的排骨一份是三扇几乎完全剔除了脊骨的精排,约3块多一磅,折合人民币20多元;碎牛肉块也是3块多,而在国内至少要30多元吧。

因为匆忙,几乎没有考虑商品特价的元素。后来成为会员后,每月会收到Costco的会员手册,上面的商品折扣区间一般都是近一个月,是真的折扣而不是因为临时处理掉一些质量下降的商品,折扣幅度非常大,比如19.99一组的午餐肉一下降到14.99,比如Movefree的谷维素会从23元直降到18元(代购的别削我哦)。

作为酒徒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酒类。拿我喜欢喝的喜力而言,Costco的一箱24瓶价格是23.9,但如果不在Costco买,普通酒类商店的价格是6瓶9.99美元,在纽约则是每瓶2.9美元,这些价格还不包括消费税。

所以,通常我去一次Costco,至少运回三箱啤酒。

有一款在华府地区很受欢迎的加州红酒APOTHIC红标(下图),在普通酒类专卖店售价是12.99美元一瓶,在Costco的价格是7.39。2015年我在中国某酒类网站上看到这款酒的标价是792元人民币,后来在京东网上,这款酒的价格从180——220元不等。

在Costco,美国本土服装品牌诸如CK\TOMMY\NIKE 等都有销售,一般的裤子、衬衫和T恤多数不超过20美金,运动鞋多数不超过40刀,因此有朋友来美国,Costco甚至成了他们采购服装的主战场之一。

看到昨天开业的上海Costco牛排的价格,着实吓了一跳。虽然有澳洲和牛这种高档牛肉,但是每公斤300——500的价格,还是太高了。相比之下,以美国本土牛肉为主的Costco牛排的价格通常为每磅6.99——20美元之间,偶有更高的也不会超过30美元,鲜有中国市场上这么昂贵的牛肉。

美国Costco也卖来自澳洲的牛羊肉,比如我经常买的澳洲去骨羊腿肉(下图),从4.99涨价到5.49美元,涮羊肉烤串都很不错。

但是美国的Costco并不多见所谓奢侈品,上海Costco惊现爱马仕等欧洲一线品牌奢侈品,或是针对中国市场消费习惯设定。

无论是同美国本土商家相比,还是比照中国同类甚至同一产品价格,美国Costco给我的印象都是便宜!

有必要说一下会员卡费用问题。我们每年都花110美元缴纳年费,可以办理主副卡各一张,这个标准的会员卡享有2%的返点。基本上每年都能返回200元以上。

印象二 服务好

美国Costco不提供塑料袋,结账处备有纸箱,这点开在中国的麦德龙也做到了。

Costco最了不起的一项服务,是退货。无论生鲜、电器、家具、服装,都可以在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无条件退货。

我们刚到美国时花了199元在Costco买了台32吋三星电视机(上图)。用了临近三个月后,觉得电视机太小了,于是把电视机搬到Costco退掉了。是退而不是换,店员看了购物小票,二话不说就给退了。

临回国前半年,还优惠价买过一个扫地机器人,因为携带不便准备退掉,虽然从没用过,但是似乎超过了三个月的期限。店员检查了一下商品,问问退货原因,也顺利退掉了。

更绝的是有些优惠价格买的衣服,存放经年(没穿过),因为无法带回国,已经找不到购物小票,但在Costco店员在标签上扫码后证实是Costco出售的衣服,无论在哪个店买的都无条件退货。

我们甚至还看到某些族裔的顾客,把吃过后整箱已经不完整的水果拿去退了;当然,也在微信群里见过有华人炫耀自己故意买了商品用过一阵再去退的情节,比如衣服穿过了也退。

但Costco似乎都能忍,并且摆出充分相信顾客、尊重顾客权益的姿态.....

美式服务的视角首选“信任”,即便顾客不诚信,Costco似乎也有足够的心胸和能力包容。

印象三 实力

平民化、低价和高质量,是美国Costco拥有如此强大吸引力的原因。当然上海Costco摆出众多奢侈品和茅台五粮液时,似乎超出了平民标准。

有人说Costco之所以能低价,与税收政策有关,并非单纯的薄利多销。但在我看来更大的优势是产供销一体化的优势。在Costco商场里,无论食品、服装、电器、保健品等,Costco自主品牌kirkland都无处不在。

拿服装来说,Kirkland同CK等美国品牌相比,档次价格都要低一些。但以我个人的消费体验看,质量并不差。(Kirkland Signature)是全美销量第一的健康品牌,而在各类食品,Kirkland给我的印象是质优不贵。

Costco有多少自有品牌,并没做过调查,但是产供销一体的经营模式,肯定是Costco的底气之一。

目前Costco在北美有五百多家店,是沃尔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而在中国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似乎并不成功,Costco在上海首日的爆卖,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

Costco堪称四年旅美生涯最值得回忆的场景之一。回到中国,还是习惯性地去找类似的量贩超市,去了趟北京立水桥的麦德龙,略有失望,盼望Costco能早日开到北京来,看上海的态势,这个日子似乎不会远。

最后晒一块来自美国弗吉尼亚某Costco的牛排,价格是9.99美元一磅,烤得太好吃了,美好的回忆。

还有张图必须要晒,已经在在中国出名的Costco烤鸡(如下),在美国卖4.99一只,实际上沃尔玛的4.99烤鸡比Costco的更好吃。

零打碎敲的一些记忆,不成体系,动机单纯,仅供参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28A0F7SV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