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一瓶茅台只值67元?35元?到底值多少?

最近看了一段分析商品成本的视频,挺有意思的。一瓶2000多元的茅台酒分析完之后,成本只有六十几块钱,六十几块钱里原材料也就30多块钱,再去掉酒瓶子酒盖子这些,真正能喝到肚子里的也就20多块。

视频并没有没给出什么具体结论,而其实关于这个话题也不是最近才有。这些年伴随茅台股价一路涨到1200多块,这方面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

我今天既不是站在茅台的立场上给他们站台,同时我其实觉得,如果大家能少喝酒也是好事,毕竟对身体也好。

但是我必须得说,在当下互联网传播环境下,这样的视频确实容易快速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它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引导,2000多块钱买一瓶,真正喝进去还不到30多块钱,可能会让大家产生一种想法:这东西是不是不太值?

这其实代表了一种观点,就是“成本论”。

如果用成本论来讨论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那么实际上大部分东西的成本和他购买的价格差异都很大。我认为这很正常的,成本和价格是两码事,它们之间存在差异是有原因的。

我希望大家理解,当我们购买商品的时候,我们所付出去的价格,与商品带来的价值,这之间有一个无形的关系。这个关系如果表现出来很“反常”,比如说2000多块钱买的酒仅值三十几元,如果所有人都认为“反常”,那这个商品是不是就不该被接受?在市场上无法流通?

但事实上,我们知道无论是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还是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都说明这瓶2000多元的酒恰恰是被市场高度认可甚至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我想,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真正的原因是这个商品的某种价值极大地超过了成本,不论说是“体面”(今天喝茅台!),还是说“信任”(喝了不头疼,不难受)。

这其实是与“成本论”相对应的另一种观点,叫“价值论”。

无论是“酒好不伤身”,还是别的什么“非它莫属”的感觉,一定是让消费者感觉虽然高价格,但是物有所值,尽管成本确实不高。

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我们按照原材料的成本去推算的话,苹果手机、特斯拉汽车等等这些又值不值呢……我想大家一听就明白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了。

当我们认为茅台仅仅60元钱,我们是否能用60元找到茅台的替代酒?如果电子元器件任我们组合,我们也能设计出个苹果手机吗?有人说特斯拉不过是一辆电瓶车,给我们一个车间,放手去干,是否能弄出个比特斯拉更好的?

成本该如何去看待?它们的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差异有什么特别的价值?

要是一切都按成本考虑,老中医扎针灸是不是就该收十元钱?不就是动动手?连药都没开?

我们是不是把知识、技术、创意、责任的价值都忽略了?

这样来换个角度再去思考,我们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也许会更加客观。

我曾经介绍一个朋友跟某银行谈系统安全的业务,让我印象很深刻。

当时这家银行是想评估数据库的安全程度,寻找这方面的专业机构,我朋友代表的公司给这个银行做了一个网络安全测试,说白了就是试试能不能黑进这家银行的系统。结果短短几分钟就获得了银行的一些核心资料。

银行领导就在现场,对测试结果大为震惊:“黑客要是来了,不就完蛋了吗?这可不行,会出事的。安全防护太重要了!”于是就想请这家公司做系统安全提升,但是结果却没达成合作。

这件事情发生在好些年前,我印象里这家公司不是国内的公司,是按美元报价的,似乎是每小时50万美金起。当时,这位银行的领导很是惊讶:“每小时50万美金,你们觉得一共要用多长时间修整来我们这个系统?”得到的回应是大约需要6~10小时,具体还得操作起来看,也可能更快解决。

领导无法接受:“哪有银行会在这件事上有这么高预算?每小时50万美金,6个小时,就是300万美金,根本就不可能,我以为差不多几十万最多百万人民币就能搞定了。”

结果这家技术公司也很无奈,坦诚地说:“因为成本非常高”。

当时,我们就像今天一样,开始讨论为什么成本会这么高。

银行的领导跟我说:“算算成本,他们几个人干?一个重要工程师,两个助手,加起来三个人,我给他们解决吃住,给他安排五星级酒店,来中国的机票我给报销,然后我再给他费用,他要得了300万吗?还是美元?这要是10个小时,可就得500万美元了。”

我跟朋友沟通,对方也很惊讶地回应:“什么叫成本,不理解吗?知识是有成本的,这里头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专利),专业知识没有价值吗?成本是要用价值来讨论的,不能说一个人想出来的知识,或者仅仅是运用了一下知识,成本仅仅是这个人的饭钱,住宿费,差旅费。如果这么讲,那爱因斯坦写出相对论,难道成本也就是爱因斯坦那段时间的饭钱,住宿费了?”这个回复非常直接。

所以咱们必须重新看看,什么叫成本?我觉得目前大量有关成本论的文章或者视频,看看是挺有意思的,但我们也要理解,原材料的成本与购买所获的价值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不然这种产品或者服务早就无人购买了。

而这种现象在保险业也是很明显的。保险业也有大量的消费者甚至从业者仅从保险产品的成本角度做决策,那么保险产品的成本是什么?有人说保险就是是个合同,但这个合同成本是什么呢?你总不能说纸张上的印刷费用吧?这个大家也不好算,因为大家不是精算师,并不知道每一个风险赔付精算出来的成本是多少。

所以大家就开始比条款,比价格。通过不同公司的合同条款差异来判定谁的价格更合适。反正同样投保重大疾病,不应该找最便宜的啊?这样的观点多么类似于:酒的成本应该都是30多,但是你凭什么卖2000,别人卖100呢?

我这么拿茅台酒跟普通酒一对比,再说到保险条款的对比,我相信大家都明白过来了,你买的不是原材料成本,你买的是有附加价值的东西。当然,买茅台酒买了什么附加价值,大家都很容易理解,是很表面的,大家是能直观感受到的,比如喝了就能感受到第二天会不会头疼。

但是保险就不太好理解了,不能说理赔一下试一试。但是保险的价值和成本,确实不应该这么简单的从成本角度去看待。

我举个例子,就在前两天我们还处理了一个投保案例。有一位消费者患有“甲减”,我们希望他能够合理地通过核保并得到最佳核保结果,所以跟他沟通收集了大量的健康方面的资料,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可并不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都能帮助他完成的,需要良好的沟通配合和专业指导。这样的服务过程是否写在保险条款里呢?

当然没写,就像茅台酒,可以给你写是由大米,还是高粱,或者其他什么成分酿造的,但是不会写“保证不头疼”,可是事实上它做到了,大多数人说喝了茅台第二天不难受。保险的价值,并不都体现在条款里,我只是举了其中的一个例子。消费者更关心的包括理赔,其实更是如此。

再有,怎么投保?重大疾病险买多少额度?意外残疾/身故买多少额度?受益人写谁?是选20年交还是30年交?这些可都不是合同条款能告诉消费者如何决定的,消费者自己能组合搞定吗?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到我可以找身边的保险从业者,让他们给组合一下,并且还得能够根据你的财务规划来设计搭配投资和投保,帮助你一步步实现财富风控和财务上的各个阶段的目标。那是不是就该想一想,这个给你规划组合的人有没有价值呢?说到这里,如果有持续关注我之前的文章,这时你可能已经想起我说过,你需要一个教练了吧?

很早以前,有一个朋友推荐我去接受一个形象设计的服务。

这家工作室在分析完以后,就明确跟我说,陈老师你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穿大概什么样的风格,并给出了一些搭配方案。

我就问他们,这些衣服就是从你们这里买吗?回答说:当然,我们给你搭配好了,你就可以把衣服买走,你就省了自己去买了。

大家都能明白,这个衣服肯定比淘宝上买的要贵不少,那它的价值在哪呢?你可以说我在淘宝上买一模一样的衣服,还便宜,当然也没问题。但是你自己买了一件上衣,是不是可能就不太知道配什么样的裤子,什么样的皮带,什么样的领带,什么样的鞋了?

把它拆分开来,每个部分都确实是便宜的。但如何根据你的形象特点和需要把这几样合并在一起,这就是人家的设计方案了。设计方案没有额外收费,是通过服装的价格溢价获得了这方面回报,你愿不愿意接受?

你说我不愿意,我自己来搭配,也是可以的,你就不付给人家服务费用,在淘宝,唯品会,随便在哪买都行,自己来搭配。

但是有很多人是愿意的。他们会说,我没有时间,我也不懂,我就让别人给我设计搭配,出来的效果比我自己搭配的要好很多,给我的衣服价格也不是贵的离谱,我能接受这样的服务。

我反复用一些生活中的经历和案例来表达,就是希望各位能够真正透过这些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看似平常的小事,更好的理解一些现象的本质,包括像茅台酒值不值这类的讨论,能够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就不那么容易被大量的没有正确引导的信息扰乱思维,甚至是带来误导,影响到生活中、人生中的一些重要决策。

借助今天这个话题,跟大家分析的成本、价值、服务之间的关系,希望对各位有所启发,能形成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参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524A00IV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