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关于应收应付转账的那些事儿

U专题

U专题来咯

今天小编一步步带你学习应收应付模块的转账啦

大家认真学习,画重点咯。

ps:本文由应用服务中心余文强工程师提供

一、预收冲应收

预收冲应收是指用预收款单据去冲应收单据。此情况适用于先款后票业务,收款单款项类型选择预收款,收款单据贷方科目走的是预收账款科目,应收单据借方科目走的是应收账款科目。

2.应收款管理-转账-预收冲应收,先输入需要做预收冲应收的客户,然后分别在预收款和应收款界面点过滤。这样就可以过滤出收款单和应收单据。

3.分别应收款和预收款页签录入转账金额,若全额冲抵,可以双击原币余额这行,可以自动带出转账金额。输入转账金额后点确定,则会提示是否立即制单。点是生成贷:预收账款  -123    贷:应收账款  123的预收冲应收凭证。或者点否后到应收凭证处理-生成凭证中选择预收冲应收制单。

二、应收冲应收

指将客户、部门、业务员、项目和合同的应收款转到另一个中去。通过应收冲应收功能将应收账款在客户、部门、业务员、项目和合同之间进行转入、转出,实现应收业务的调整,解决应收款业务在不同客户、部门、业务员、项目和合同间入错户或合并户问题。

通常一般在单据在跨月后,客户、部门、业务员等走错了的情况下,需要调整到正确的客户、部门、业务员等上用到应收冲应收。

1.针对不同的单据选择不同的单据类型。

货款:过滤出来的销售专用发票,销售普通发票、运费发票。

应收款:过滤出来的是其他应收单

预收款:过滤出来的是收款单

合同结算单:过滤出来的是合同结算单

出口发票:过滤出来的是出口管理模块生成的出口发票

3.点确认提示是否立即制单,点是生成借:应收账款  预收冲应收客户  -123,借:应收账款  应收A客户   123.或者点否后在凭证处理-生成凭证选择应收冲应收制单。

4.若仅仅只是需要调整部门、业务员等,则需要在应收款管理-设置-选项-核销设置中的核销规则勾选上部门和业务员。

若不勾选,则做应收冲应收是会提示:部门之间并账需要修改核销规则。

输入转入部门和业务员,转入客户前面勾选要取消。这样做应收冲应收就可以点确定调整单据的部门和业务员了。

三、应收冲应付

用某客户的应收账款,冲抵某供应商的应付款项。系统通过应收冲应付功能将应收款业务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进行转账,实现应收业务的调整,解决应收债权与应付债务的冲抵。

应收冲应付分为应收应付和预收冲应付。

应收冲应付:应收单据与应付单据进行对冲。可以是应收单与应付单对冲、销售发票与采购发票对冲、应收单与采购发票对冲、销售发票与应付单对冲。

预收冲预付:收款单据与付款单据进行对冲。可以是收款单与付款单对冲。红字收款单与红字付款单对冲。

2.应收应付页签分别选择客户和供应商。然后点确定进入应收应付界面,输入应收应付单据的转账金额,然后点确认,弹出立即制单,生成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的凭证。

3.若应收冲应付,只输入应收的转账金额或应付的转账金额,点确认同样可以做硬冲应付,会提示:是否将应收剩余金额作为预付款处理。点是则在应付模块生成一笔付款单,此付款单为审核状态,并弃审不了,弃审会有如下提示。

结论:其他应收单的剩余金额会生成付款单。

其他应付单的剩余金额会生成收款单

收款单的剩余金额会生成其他应付单

付款单的剩余金额会生成其他应收单

四、红票对冲

红票对冲可实现某客户的红字应收单与其蓝字应收单、红字应收单与蓝字销售发票、红字销售发票与蓝字应收单、红字销售发票与蓝字销售发票、收款单与付款单中间进行冲抵的操作。总结就是同一单据类型、不同颜色单据进行对冲。

2.红票对冲分手工对冲和自动对冲。手工对冲界面,选择客户、币种、方向和计算日期。过滤出单据,输入对冲金额,点确认。因为红蓝单据的科目都一致,所以红票对冲不需要制单。

3.自动对冲。选择客户、币种、方向和计算日期。点确定,会弹出是否进行自动对冲。点是就会自动对冲,会弹出是否立即制单,再点是,由于单据科目都一样,就会弹出有效分录为0,不能生成凭证。若不一样,则会弹出一张凭证进行制单。

自动对冲规则。按照应收应付选项的核销规则+单据到期日进行对冲,谁先到期先冲哪笔单据。

总结:

1.红票对冲一般情况下科目一致,是不需要制单的。如果生成了凭证,则检查对冲的红蓝单据科目,不一致就需要制单。

2.自动对冲规则按照应收应付选项的核销规则+单据到期日进行对冲,谁先到期先冲哪笔单据。

3.预收冲应收、应收冲应收和应收冲应付都需要生成凭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118A01ROV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