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公共政策调整时应做到舆情数据、风险预判与危机传播

公共政策调整时,如何将信息有效、充分地传达给受众,可以实时采取大数据挖掘的方法跟踪、分析和预警。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重视政务发布,但不要路径依赖、不要过高期待、不要各自为政、不要单向传播

舆情研判:数据挖掘的意义

就舆情数据挖掘而言,我们应该在研究层次、掌控水平、数据获取、分析方法和理论修正方面做出改变。在研究层次上,我们从小样本研究提升为大样本研究,由个体拓展为群体;在掌控水平上,不仅停留在描述和解释,更注重预测和控制;在数据获取上,成本不断降低;在分析方法上,我们意识到不仅需要数据的抓取,还需要数据的调查;在理论研究层面,我们在思考互联网语境下是否有效,并得出结论,需要运用多学科理论融合。

我们对于舆情数据的研究分为五个平台和三个舆论场。五个平台分别为:新闻网站、微博、微信、论坛和新闻客户端;三个舆论场为网络媒体舆论场(以新闻网站为主)、移动媒体网络舆论场(以新闻客户端为主)和自媒体舆论场(以微博和论坛为主)。

在研究对象上,可分为时间、地点、事件和人物四个方面,我们应当逐渐超越对新闻事件和话题的研究,达到对公众心态和观念的研究;在研究层次上,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在微观方面所做的尝试逐渐增多,力图实现舆情数据的本地化和社区化

舆情研究也更加注重多维数据的挖掘。通过机器学习和语义分析方法获知网络舆论场的议题分布(热门词、关键词)与意见分布(支持/反对/中立),以进行显舆论研究;通过在线文本情绪分析工具和表情符号情绪监测,实现潜舆论研究。在行为舆论方面,我们可以提取网民注意力、关注度、态度倾向、舆情态势等方面的数据;在舆论主体方面,通过分析工具获取网民特征(人口特征、地理、喜好)、网民社会关系(意见领袖)等方面的数据。

而对网民认知框架的研究包括关注、情绪和态度三个方面。首先要了解网民关注。信息消化率比到达率更重要,客观信息到达率不等同于网民的消化率,他们可以视而不见,因此要了解网民实际愿意关注什么。其次,要懂得分辨网民情绪。愤怒不一定是负能量,正确理解网民态度需要更加细致的情绪分类模型。最后,要解析网民态度,归因指明化解之道。积极的归因是:对待好消息,认为是内因、稳定、普遍的;对坏消息,认为是外因、暂时、特殊的。消极的归因则相反。辨明网民归因逻辑,针对性引导,才是化解之道。

大数据舆情研究的挑战

当前,大数据舆情研究面临着三大挑战。在网络舆情整体生态的事件导向方面,西方社会的网络舆情主要以“话题”为导向,中国社会的网络舆情(尤其微博)主要以“事件”为导向。在网络舆情不同平台的数据开放方面,一方面,不同平台之间尚未完全开放,另一方面,这些平台的数据也尚未对研究机构大规模开放。在大数据之外的社会心理认知和洞察方面,大数据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智能运算,只能作为智能化的技术辅助手段。无论大数据的技术分析如何先进,人的社会认知和判断是不可取代的。

来源:新华网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4B0Q8J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