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这项教育政策,事关每一位老师

师训君评

学习≠考试,而为了培养更适合新时代的人才,国家的教育政策也更多开始倾向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了解这一趋势,对每位老师来说都至关重要。

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考高分”等于“会学习”。

然而,很多知识却在考完试后很快被忘得一干二净。知识沦为被用来应付考试,这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吗?

美国学者大卫·珀金斯把学生知识掌握不到位的情况称之为“脆弱知识综合征”。他认为,在课堂上,我们大量学习的是三种知识:

一是惰性知识。这种知识存在但不起任何作用,除非明确提示比如考试,否则不会被想起;

二是幼稚知识。学生在学习后,重新回到早期对问题部分或全部错误的直觉理解状态;

三是模式化知识。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常规知识,学生机械执行处理事物的方式,只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而不理解使用这种步骤的原因。

这些知识由于缺乏真实情景,而无法被有效提取、迁移和应用。

更可怕的是,为了区分学习能力、检测知识掌握情况,考试被普遍作为评价和选拔的工具。事实上,考试本身就是在模拟真实情况,因而天然地具有局限性。

久而久之,快速通过考试、答对考题变成了教与学的目标和终点,应付考试变成了学习的“刚需”,学习的本质和目的也被扭曲。因此,那些在真实世界里无效无用的脆弱知识,和与之相适应的以记忆、机械练习、应对模拟现实问题解决为特征的浅表学习,堂而皇之地占据了大部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

我们的教育,要“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

这就引发出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这个话题之前就在民间和学界长期热议,近年来也逐渐正式作为国家课程发展目标,被写入国家课程改革最高政策性、纲领性文件《国家课程标准》。这意味着,这将成为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的目标也被落实到学科课程目标上。

而对于老师而言,非常有必要了解这一概念,从而把握国家的教育趋势。

“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简单地说,“核心素养”是指人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各学科特点,对核心素养进行了凝练,明确了学科的育人价值目标,提出了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应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以开车为例,知识就像是交规,能力水平就像驾驶技术,而核心素养就像遵守红绿灯以及遵循“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与以往的国家课程目标“双基”(基础知识目标、基本技能目标)、“三维”(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相比较,“核心素养”在“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的知识、能力之上,更强调了学科课程在教学生“正确地做人”上的目标和价值。

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是什么?

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其中最重要就是学习方法(过程)与目标的匹配,即用符合学科特点的、真实的、情境化的方法来开展学科学习,而不是用没有学习过程、只重学习结果、死记硬背的“虚学习”,或错误的学习过程方法的“假学习”来学习学科。

以自然科学的学习为例,科学的本质就是实验,而现在很多老师上物理课、化学课,只在黑板、PPT上或者通过看视频来讲实验,而不让学生真正动手反复做实验。用这样的方法学科学,学生能够记住学科的知识,能够正确解题,但要培养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与素养却无从谈起。

学科核心素养的习得,存在于通过正确的过程学习正确知识的具身体验中。用不科学的方法学科学,不艺术的方法学艺术,不语言的方法学语言,这样的学习方法(过程)与学科的目标就是不匹配的,所学得的知识是片面的、字面的、脱离真实情境的,是脆弱的知识,浅层的知识,甚至虚假的知识,错误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无法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

那么怎样实现方法与目标的匹配呢?一个根本的途径就是促进学习方式由虚学习、假学习、浅层学习转变到深度学习。

教育学上的“深度学习”,不能与眼下非常热门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深度学习”概念划等号,它指的是与强调知识的识记、浅层理解和应用,只着眼于学习广度的浅表学习方式相对的,强调分析、评价和创新,着眼于思维深度的学习方式。

如果说假学习关注的是教师怎么教,课堂教学的蓝本是教案;浅层学习关注了学生怎么学,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学案;那么深层学习所关注的则是学生是如何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蓝本可能是像医生记录病人病情发展的病历一样的,教师观察学生如何从不会到会的学历案。

如何走向核心素养的教育?

崔允漷教授在报告中用“走向核心素养的教育图解”作了一个形象的展示。按照“在真实情境中的有用性”从“确定的”到“不确定的”,和“有意义的可持续性”从“现在”到“未来”两个维度,将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分为四个区域。

其中,A区所描述的是当前教育的现状,学习具体、孤立的知识与技能,以获得纸笔考试成绩为目标,着眼于获得眼前升学的利益(用处),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起点。

D区所描述的,是理想的彼岸,获得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着眼建立稳定、持久的学习价值观,是本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而从A到D的根本路径,是要实现知识习得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体来说,有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创设真实情境,强调“更有用”,能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

二是要改变知识的习得方式,注重“三化”,即:条件化,讲清楚产生的背景条件,讲清楚知识从哪里来;情境化,讲清楚知识用到哪里去,重点是要创设真实情境;结构化,讲清楚知识的体系、逻辑和联系,体现学习本质,便于记忆与迁移。

三是让知识学习有意义,不能局限于“升学”这种眼前利益,还得有未来的意义;不能上了大学就停止学习,要形成稳定、持久的学习价值观念。

事实上,报告中所阐述的种种虚学习、假学习和浅学习,即使在很多一线城市、一流学校中也并不罕见,回顾和反思我们自己所受的教育,也多有契合。

每个人只要稍加回忆,就能算出我们十几年学校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大概有多大比例的知识属于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脆弱知识;又有多少师生,还在以应对纸笔考试为目标,用崔允漷教授报告中所说的违背学科规律与特点的“简单高效”的“假学习”方法在学习?

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不断接受人工智能的挑战。面对极速爆炸的信息和不确定性的未来,今天的教育最大的刚需不应该再是应试,而是学会认识急速变化的世界,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做一个不能被冰冷的机器所取代的,有温度,有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人”。

“核心素养”发展历程(滑动浏览)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立德树人”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发布。

2018年1月16日,历时四年的研制修订,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全部十四门《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颁布。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从一个学界集中研究、民间强烈关注和热议的教育热词,正式作为国家课程发展目标被写入国家课程改革最高政策性、纲领性文件《国家课程标准》,将国家层面对教育要“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宏观目标要求,与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的发展性目标,落实到学科课程目标上,将给未来各学科教材修订及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带来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家《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的研制与颁布,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意义和实现途径成为基础教育各界人士,尤其是教研、教学一线最为关注的议题和任务。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205B0Y77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