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史上首个线上 AI 顶会 ICLR 2020 结束,参会者数量翻番:仿佛看到了未来

史上首个线上 AI 顶会 ICLR 2020 结束,参会者数量翻番:仿佛看到了未来

作者头像
机器之心
发布2020-05-19 11:57:27
2550
发布2020-05-19 11:57:2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机器之心机器之心

机器之心报道

参与:Jamin、小舟、泽南

虽然首次前往非洲未能成行,但 ICLR 2020 成为了首个完全线上举行的人工智能领域顶会。线上参会者反响非常积极,众多 AI 行业内从业者表示大型学术研讨会线上虚拟化的首次「实验」非常成功,并支持进一步推动「云会议」的发展。

人人都是云参会,因为新冠疫情被迫线上举行的 ICLR 2020 成为了历届规模最大的会议,参加人数暴增了一倍。

不过同样因为疫情影响,这次大会没有颁发任何「最佳论文」奖项。

首个线上 AI 国际性会议结束,参会者反馈「极好」

4 月 30 日,ICLR 已经正式落下帷幕,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此次大会全程改为线上参加。从目前参会者的反馈来看,几乎一致对 ICLR 组委会称赞,并表示因为妥善的安排,此次线上参会的体验十分精彩及高效。

尽管是线上举行,但其准备工作并不简单。此次会议于 4 月 26 日开始,由 15 个 workshops 拉开序幕,并于 4 月 27 至 30 举行主会议。

此次会议注册的人数相较于 2019 年增长了一倍多,根据大会官方统计的数字,线上演讲视频观看量已突破 10 万+,与之相关的 Zoom 讨论会议也有 1400 余次。(如下图所示)

部分参会者表示,之前并没想到线上的虚拟会议能举办的如此盛大,同时参会的体验感非常精彩,甚至能「同时观看」两个会议讲座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上,如 40 分钟长短主题演讲或是报告等都是提前录制好的,同时观看者和主讲人可通过 Zoom 进行 30-60 分钟的现场问答互动。(如下方截图所示,会议期间部分现场问答环节)

虽然不是面对面,但与如此多的人工智能大牛直接进行交流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体验。

部分参会者也再三提及,论文的 Q&A 环节十分精彩。同时,个别参会者表示,此次线上的改变使得整个会议都更具包容性以及可访问性。如下图所示,参会者更加青睐于现场直播形式的问答环节,以及对论文进行可视化的搜索。

在称赞此次会议的同时,也提到了线上会议的核心点,在此特殊节点下,线上形式对那些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没法到现场的参会者非常友好,能让他们在远程就能学到很多。

Alexander(a.k.a Sasha)Rush 教授以及伙伴开发的 ICLR 网站使得整个线上会议的体验更加高效以及顺畅,在参会者中广受好评。

线上举行的会议让很多平时无法参会的学者有了平等交流的机会。而对于大会接收论文的作者来说,互联网虚拟环境似乎也让自己的研究获得了更多的展示机会——本次大会的 Poster 阅读量中位数为 200 人,即使是阅读量后 10% 的研究也有 100 个以上的观看者。

线上会议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 ICLR 2020 的完美落幕,我们第一次见证了完全线上举行的大型人工智能会议,或许它会成为 AI 领域未来学术交流形态的开端。不久之后在 6 月,计算机视觉会议 CVPR 2020 也将在线上举行;而机器学习会议 ICML 2020,也计划于 7 月在线召开。

总而言之,自从 2 月份的 AAAI 2020 之后,今年内大概率不会再有线下举办的 AI 会议了。

因为疫情临时决定搬到线上,ICLR 的组织者们在短短的时间里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一些前所未见的新奇点子也成为了现实。

正在线上举行的 AI 顶会 ICLR 2020 有一个口袋妖怪风格的虚拟环境「ICLR Town」,参会者在这个环境中的形象与视频会议几乎同步。

而另一方面,前两日也有研究者在为《动物森友会》游戏中 7 月份召开的首届「AI 顶会」ACAI 发起论文征集。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是 Artie 的首席科学家 Josh Eisenberg,他表示目前已经有超过 200 人报名参加这次会议。

需要说明的是「动森」所举办的 ACAI 与 ICLR 是完全不同类型的研讨会,ACAI 是由个人发起的研讨会,而 ICLR 则是由专业的机器学习社区所组织的,但两者都表达了同一个信息点:数字化人工智能会议的可行性。(详情可参考机器之心报道

就目前来看,ICLR 是在线举行最大的人工智能学术研讨会,其共收到了 2594 篇论文投稿,共有 687 篇被接收,其中 48 篇 oral、108 篇 spotlight、531 篇 poster,录取率为 26.5%。大会论文中的每一篇,都是作者通过预先录制的 5 到 15 分钟的演讲所呈现的。每段视频都附有类似论文一样的推荐信。一位与会者建议,这应该成为所有机器学习研讨会的标准。

还有一个论文搜索栏,可视化地展示了每篇论文之间如何相互关联,以便于将相似的研究进行合理的分组,从而使得让参会者更容易找到感兴趣的领域,更高效的获取到有效的信息。

本次 ICLR 的主题演讲都是预先录制好的,并且在会议的第一天就可以进行观看,所有与会者都有足足一周的时间去仔细观看。而另一方面,预约某个具体的时间点去观看演讲或研讨会则可以和演讲者进行实时问答(Q&A 环节),参与会议讨论的同时得到第一时间的反馈,部分与会者也表示此次研讨会的 Q&A 环节不容错过。

突如其来的形式改动不仅考验了会议组织者,也让研究者们有些准备不及。有 ICLR 的参与者表示,他们发现一些 Poster 论文的热度不高。因为 ICLR 的组织者上个月才决定会议的形式完全转为线上,如果论文作者能够更早获知研究展示形式的话,或许很多研究的讨论度会有所提高。

通过完全数字化转型,ICLR 的参与人数翻了一番:从 2019 年的 2700 人增加到来自近 90 个国家的 5600 人。组委会主席 Sasha Rush 教授也表示祝贺:发言者超过 1400 人,网页浏览量超过 100 万,视频观看次数超过 10 万次。

而减少了花销也是线上会议的另外一个主要优势,ICLR 2020 的入场券为 500 美元,相比去年低了一百美元,更不用说往返埃塞俄比亚的机票和酒店了。不过,以数字化方式举办大型会议仍然面临着是否能有效沟通的挑战。

为了尝试「复现」真实的社交聚会,ICLR 在 Zoom 上举行研讨会。几天的会议讨论了从深度生成模型、开源工具到风险性研究等各类话题。

一位研究人员在 Medium 上发表了一篇介绍社交挑战的文章,其中包括了 Sasha Rush 教授的评论。Rush 表示:在会议上营造一种类似于在 Poster 前或走廊聊天的氛围,这无疑是一种挑战,「我认为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好这一点,但是尝试重建这些互动的虚拟版本是很有趣的。」在今年 2 月的一篇博客中,ICLR 的组织者,图灵奖得主 Yoshua Bengio 敦促机器学习社区开始思考和实验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数字会议。

Bengio 本周在 ICLR 上发表了演讲,并和另一位图灵奖得主 Yann LeCun 一起进行了现场问答。

Bengio 曾表示,会议线上化以及虚拟化的实验应该从当下开始,部分原因是解决疫情下面对面举办会议的难题,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长期的发展,在重塑社交体验这项挑战中取得新的平衡。有些活动及会议可能会将「到现场」以及「云会议」两者所结合,而如 NeurlPS 这样最受欢迎的会议则可能需要举行更多的地区性「分会场」。

需要强调的是,线上研讨会的形式非常重要,因为不管是机器学习、医疗健康或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都需要新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同时就当下特殊情况来看,这些方向的研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科学界的发展。

所以,简单来说 ICLR 以及 ACAI 的会议线上虚拟化表达了一个共同点,它反映了人们对「连接」和「学习」的共同需求,可见疫情的极端情况下,这两种需求受到考验的同时,也大幅度的推动了整个研讨会议线上化虚拟化的进程。

参考连接:

https://iclr.cc/

https://venturebeat.com/2020/05/01/ai-weekly-animal-crossing-iclr-and-the-future-of-research-conferences-online/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5-0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机器之心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智慧会务
腾讯云智慧会务(Tencent Cloud Conference) 是一款为活动管理赋能一站式办展能力的自研产品,结合腾讯生态能力使活动管理组织在线化、数字化、高效化。当前已在展会、商业会议、教育、旅游等垂直领域行业形成成熟的方案。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