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不想被机器取代?解锁与AI为友的正确姿势丨科技云·视角

不想被机器取代?解锁与AI为友的正确姿势丨科技云·视角

作者头像
科技云报道
发布2022-04-14 18:43:39
2950
发布2022-04-14 18:43:3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科技云报道科技云报道

人工智能(AI)相关应用已经逐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行业都有可能由于AI的出现而被彻底颠覆,更有部分专家断言这会对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不过,AI引发“世界末日”的猜想真的只是痴人说梦吗?

描绘AI和机器人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层出不穷,有意思的是,这些电影往往展示了十足的悲观主义,如《终结者》、《机械公敌》、《复仇者联盟2》等等。他们认为机器人一旦在智商方面超越了人类,人性很有可能最终毁灭于此。那么这些恐惧究竟具不具备足够的理论基础?

本周三凌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旗下“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了首次试飞。而SpaceX和特斯拉公司的CEO —— 埃隆·马斯克就是持 “AI威胁论” 态度的科技大佬之一。他甚至曾发文称,AI比核武器更令人恐惧。在他看来,如果AI研究沿着目前的道路走下去,人类将没有未来。

多年前,史蒂芬·霍金也曾在接受BBC采访时发出警告:“AI的全面发展或导致人类的灭绝。”

但在科技领域,很多专家并不赞同马斯克和霍金的观点,他们的预测与《终结者》幻想的命运截然不同。

人机融合 突破技术奇点

新南威尔士大学人工智能教授 Toby Walsh 开展了一项调查,汇集300余名研究人员探讨AI技术超越人类智慧的步伐。大部分受访者认为,AI需要大约 50 年才会超越人类智慧。

在这 50 年里,就“奇点”理论(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时刻)而言,鉴于人类能力同样能够实现长足的发展,专家们坚信只要我们做好妥善准备,就能应对AI和机器人可能引发的不利影响。

FlamingoAI公司创始人兼CEO Catriona Wallace 博士认为,AI将促进人类和社会发展。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人工智能,必将转变人类、企业和社会的行为模式和发展规律。Wallace 博士曾就AI在替代人类领袖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最终,通过复杂的建模发现,某些人机组合可带来非常积极的企业成果。最重要的是,运用机器可以增强人类行为,沿着新兴的 “社会技术” 模型方向周密思考企业和政府模型,有助于AI/机器学习和人机互动取得积极成果。

人类真正擅长的是浪费时间

高效是AI的使命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一书作者凯文·凯利曾说:“我们真正擅长的其实是浪费时间,需要效率的事情交给机器人好了”。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非常扎心?

是的,机器人未来会从事人类今天做的大部分工作,影响人类的工作类型。但历史证明,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将无事可做。以前说360行可能会慢慢消失,但实际上又会诞生出更多的行业、更精细的工作。过去两百年,人类经受了无数次巨大变革的考验,证明劳动者的适应力是无穷的。

Google 工程总监兼著名未来学家RayKurzweil也持同样观点。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将承担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工作并造福人类。现有的岗位将消失,但必然会创造出新的岗位。

机器人带来的工作机会比它们抢走的要多。更重要的是,我们交给它们的都是需要效率或生产率的任务。如果一个任务,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可以用效率或生产率来衡量,那么就应该交给机器人来完成。

Kurzweil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我们,而是增强我们的能力。成果已然显现。

FlamingoAI公司就是这一成果的绝佳证明。Wallace 博士表示:“Flamingo 的认知虚拟助理技术已经创造了大量新的工作机会。为了培训我们的虚拟助理‘ROSIE’,我们联合上市公司 Appen (APX) 共同收集数据,同时还设立了脑力训练师,负责管理 ROSIE 摄取的数据。

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大脑审计师、机器学习数据记者和 HAVA(人类辅助虚拟助理)职位。我们的企业客户同样设立了这些职位。工作令人振奋,既不需要高超技能,又颇具趣味性。”

知古鉴今 探索人机交互新姿势

根据Kurzweil的预测,人机交互是人类进化的下一阶段,21世纪 30 年代将出现“混合AI”,人类可将“纳米机器人”功能植入体内,单纯通过大脑发挥云计算潜力。

确切地说,纳米机器人住在我们的体内,能够读懂我们的思想,这一成果所带来的优势和人工智能的潜在优势不可限量。

IBMWatson 内容与物联网平台首席市场官Jordan Bitterman也认为,AI将会造福人类。他将AI比作汽车业的崛起,而汽车这项发明曾一度引发人们的失业恐慌。

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人们建立了城郊,盖起了大型购物中心,显然还成就了汽车行业,特别是轮胎工业,促使人们建设高速公路系统。

人工智能不会引发失业,而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潜在颠覆性技术,促使人们承担技术和智力要求更高的岗位。而许多人所恐慌的“AI科学家构建天网”,就像利用乐高积木意外构建出太空站一样,希望渺茫。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人工智能的最显著成果是创造全新的工具和体验,如智能音箱,或者能够刷脸解锁iPhone。但是,人工智能还会彻底颠覆其他生活领域。

比如医疗保健,印度某医院正在测试软件,检查患者视网膜图像是否存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迹象,此类疾病往往诊断过晚,继而导致患者失明。此外,机器学习对于推动自主驾驶的项目也至关重要,它可以使车辆及时感知周边环境。

无数证据表明,人工智能可以令我们更幸福、更健康。在商业前景的推动下,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不过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尽管人工智能取得一系列最新进展,但仍有很多工作无法通过机器来完成,如理解语言的细微差别、常识性推理,以及根据一两个示例学习新技能。

如果要接近人类的多层次、自适应和创造性智慧,AI软件必然需要掌握处理上述这些任务的能力。为迎接这一艰巨挑战,我们需要对AI领域赖以发展的部分基础进行反思。

人工智能技术越是强大,社会群体乃至技术行业本身就越需要制定相关安全规则和指导方针。为真正享受AI所带来的种种优势,我们需要更理智地对待AI。

【科技云报道原创】

转载请注明“科技云报道”并附本文链接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2-0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科技云报到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小微
腾讯云小微,是一套腾讯云的智能服务系统,也是一个智能服务开放平台,接入小微的硬件可以快速具备听觉和视觉感知能力,帮助智能硬件厂商实现语音人机互动和音视频服务能力。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