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最新研究揭示:体温下降0.5℃,可延寿20%

01

最近,一项发表于《Nature Aging》的综述文章为一个长期被关注但尚未完全厘清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核心体温或许是我们寿命长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无论采用何种抗衰老干预手段,最终似乎都绕不开“降低体温”这一关键步骤。

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温度对生物寿命具有深远影响。1916年的一项经典实验显示,当果蝇所处的环境温度下降10℃时,其寿命竟然延长了一倍。随后,在线虫、鱼类等变温动物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现象:较低的体温往往意味着更长的生命周期。

然而,这种规律是否适用于恒温动物,例如哺乳动物甚至人类,长期以来并未得到明确答案。

02

近年来的研究逐渐揭示,即使是在体温相对稳定的恒温动物中,轻微的核心体温下降仍与显著的寿命延长相关

Ames矮小鼠和Snell矮小鼠是两种以长寿著称的基因突变小鼠,它们的平均寿命比普通小鼠高出40%~50%,而它们的核心体温却比正常小鼠低约1.4~1.5℃。裸鼹鼠,一种可以活到30岁以上的哺乳动物,其体温维持在31~34℃之间;弓头鲸,目前已知最长寿的哺乳动物之一,寿命可达200年,其体温也仅为33.8℃左右。

这些数据表明,即便是在恒温动物中,体温调控仍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变量。

尽管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差异远小于动物模型,但仍存在一些支持“低温长寿”的证据。研究表明,基础体温较低的人群往往拥有更长的预期寿命,虽然体温差异通常只有0.2~0.5℃,但其统计学意义不容忽视。

这提示我们,即便是微小的体温调节变化,也可能通过复杂的生理机制影响我们的健康与寿命

为了验证体温与寿命之间的因果关系,科学家进行了更为直接的实验。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了小鼠的下丘脑区域,使其持续表达产热蛋白UCP2,从而“欺骗”大脑感知过热,启动降温机制。

结果令人振奋:小鼠的核心体温仅下降了约0.5℃;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们的平均寿命却延长了12%~20%。这一实验证明,体温的小幅下降足以带来可观的延寿效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许多已被证实有效的抗衰老策略,如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 CR),其实也依赖于核心体温的下降。

在小鼠中实施30%的热量限制,不仅延长寿命,还导致昼夜体温波动幅度增大,最低体温可比对照组低6~9℃;在恒河猴和人类中进行CR干预,体温也会下降约0.2~1℃。

但这是否意味着体温下降只是伴随现象,还是其背后的真正驱动力呢?

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在“热中性区”(TNZ)内进行热量限制。在这个环境中,动物无需额外产热来维持体温,因此热量限制不会引起明显的体温下降。

结果显示:当体温不再下降后,热量限制带来的延寿和抗癌作用大大减弱,甚至在部分小鼠中完全消失。这说明,核心体温的下降不仅是热量限制的副产品,更是其发挥抗衰老作用的关键环节

03

这项综述汇总了大量来自不同物种的研究证据,一致指向一个结论:核心体温的适度下降可能是延长寿命和增强抗衰能力的核心机制。

无论是自然演化形成的长寿物种,还是通过人为干预实现的寿命延长,体温调控始终处于中心位置。

未来,围绕“如何安全有效地调控体温”展开研究,或将为开发新型抗衰老疗法提供重要突破口。也许有一天,“让身体微微变凉”,将成为我们迈向健康长寿的新策略。

参考

Conti, Bruno, and Rafael de Cabo. "Promoting health and survival through lowered body temperature." Nature Aging(2025): 1-10.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kHDO3Mz6r5525W6A3ovkfc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