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在国内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并以此为优先权,递交了欧洲专利申请。
由于习惯了中国申请的做法,负责人在递交欧洲申请前选择了提前公开中国专利,以便尽快进入实审。
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欧洲审查员竟然用提前公开的中国专利,否定了这件欧洲申请。
看到这里,不少人会质疑审查员的专业性:这不是违背了优先权规则吗?按理说,优先权文件不该影响后续申请的新颖性!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忽视了海外申请被修改的可能
很多人以为,海外专利申请就是把中国专利文件原封不动翻译过去。
但现实远比这复杂。由于中外专利的审查规则和授权标准差异巨大,再加上技术在不断迭代更新,这就决定了——专利从中国走向海外时,申请文件很难“一成不变”。
申请海外专利,在原始文件中调整/新增技术内容几乎是常态:
发现优先权文件存在技术错误或遗漏,需要在海外申请中纠正、补充;
如果技术有迭代更新,海外专利里需要加上迭代的技术内容;
原始说明书对权要支撑不到位,海外专利就需要扩展实施例;
海外可能存在授权隐患,那么海外专利可能要新增技术点。
提前公开可能造成审查劣势
如果中国专利提前公开,海外专利中新增或修改的部分往往会陷入审查劣势。
为何提前公开会影响新增技术内容?
原因在于:优先权只对“完全相同”的内容有效——只有原始申请里已披露的技术内容,才能享受优先权日期的保护。
而新增或修改的内容,因为在中国申请文件中压根儿不存在,因此不能享受优先权日期。
在实际审查中,这部分新增内容必须拿出来跟所有已有公开的技术进行对比。
如果中国专利提前公开,那么审查员就会把这份中国专利也当作“现有技术”,用来判断新增内容的新创性等——即便这些新内容是申请人自己的技术,也可能因此被否定,从而陷入审查劣势。
如何规避提前公开风险?
企业之所以选择提前公开中国专利,往往是为了加快国内授权,好让技术尽快受到保护、形成市场壁垒。
但正如前文所说,提前公开虽有其短期优势,却极易让后续海外审查陷入劣势,尤其是对新增技术内容的审查不利。
因此,申请海外专利时,应谨慎提前公开中国专利!
面对海外专利布局,除了中国申请不选择提前公开以外,其实一份高质量的中国专利申请也非常重要。
众慧优创作为中外专利综合代理机构,正在面向有前景、未来可能有海外专利计划的企业,推出免费的高质量中国专利申请服务!欢迎后台私信我们了解。
推荐文章:
美国专利研究 | 如何判断多个现有技术是否能结合,以使得专利方案显而易见?——判例解读之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