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编辑部书单:关于未来,我们在看什么?

《第一财经周刊》编辑部的一份私享书单。

01《天空的另一半》

作者:[美]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雪莉·邓恩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邓恩夫妇长期观察亚非拉女性的生活,这里充斥着暴力、歧视和厌女,女性还活在上个世纪的炼狱中,当然她们也在尽力斗争改变自己的生活。让人吃惊的是,单纯解救并不会有多大改善,重要的是从经济层面一点点渗透整个社会,甚至于向既有的不合理妥协。当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技术让我们应接不暇,许多地方都还有人继续过着悲惨生活,人类社会的悲剧性并没有因为高科技而减少。(推荐人 CBN袁斯来)

02《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作者:[美]詹姆斯·卡斯

出版社: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世界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可以称之为有限的游戏,另一种为无限的游戏。有限的游戏目的在于让玩家赢得胜利;无限的游戏,却旨在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玩的就是边界。有限的游戏具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拥有特定的赢家,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游戏会结束。无限的游戏既没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也没有赢家,目的在于将更多人带入到游戏本身,从而延续游戏。这本薄薄的哲学著作对于理解互联网商业社会里现在的纷纷扰扰和未来的变化趋势很有帮助。有限的游戏纠结于玩家、规则与结果,正如那些在细分市场争斗不休的中小型公司。无限的游戏则在乎时间、边界和过程,那些伟大的公司,或即将创造伟大公司的人可能才有这样的愿景。(推荐人 CBN许冰清)

03《索拉里斯星》

作者:[波兰]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索拉里斯星的特点在于,它打破了此前所有基于异智慧的假定。为什么一定要是人?为什么一定要是碳基生命?在这颗星球上,“海洋”本身就是最巨大的生命体,就连变化的行为本身也无规律可循。它甚至还可以窃取你的思想,复制出你脑海中最难忘的人,在跟你相处的过程中,这个人不断拥有独立意识。这种情况下,你如何面对自己的欲望,又怎么区分真实和虚幻?人类关于宇宙的探索有时候充满了自恋情结,我们其实希望找到的是一面镜子,去印证自己的设想,而真正遇到完全不同的世界时,有可能不知所措。(推荐人 CBN周欣)

04《美国众神》

作者:[美]尼尔·盖曼 著;戚林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今年同名美剧开播,以及特朗普当选后重新成为热点的移民问题,让这部十年前完成的小说再次受到关注。本书讲述了当年随“五月花”号上的移民一同来到美国各地的古神,和媒体之神、科技之神这些“新神”之间的战争,其中折射出人们对技术日益依赖,甚至奉之为神的问题,或许在未来只会愈发严重。就像书中所说,“所有新神身上都有一股傲慢自大的神态,但也有恐惧。他们恐惧的是,除非他们能够跟上世界不断变化的步伐,除非他们能按照他们的设想去重新创造、重新描绘、重新组建这个世界,否则,他们的时代总有一天也会结束。”(推荐人 CBN倪妮)

05《神盾局》

作者:[美]乔纳森·希克曼 著 /

[美]达斯汀·韦弗 绘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这里推荐的是一部漫威电视剧。女主角之一的Sky是个令人感动的角色,她提醒了我们每个人都曾含着能量诞生,差别只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好运,学习到驾驭这种原生能量的方法。同时提醒我们所谓的神奇力量、人工智能、程序世界没有那么神秘,它们本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推荐人 CBN吴洋洋)

06《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

作者:[美]迈克尔·莫斯(Michael Moss) 著;张佳安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摄入33磅奶酪、70磅糖,8.5千克盐,是建议摄入量的两倍。这些物质并非来自餐桌上的调料瓶,而是年销量高达1万亿美元的加工食品的“贡献”。这是一本能够让我放下手中的零食,去思考为什么我会购买它的书。为了留住我们在超市零食货架前的脚步,食品巨头们在后端研发时,早已费尽心思试验成百上千次,通过精确的计算和配比,反复调试食品中糖、盐和脂肪的含量,让成形的食物又香又甜,并激发我们上瘾的欲望。在全球都开始警惕肥胖症、倡导健康餐的当下,不妨跟作者一起去食品巨头的工厂里看看,包装袋上的“营养标签”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甜食又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推荐人 CBN刘娉婷)

07《你一生的故事》

作者:[美]特德·姜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去年大热的科幻电影《降临》就是根据这位美籍华裔科幻作家的小说改编的,其中关于人类和外星人的互动或许会呈现出一些未来的沟通方式。书中的另一篇《赏心悦目:审美干扰镜提案风波纪实》也很有意思,它围绕是否应该给人类安上一款名为审美干扰镜的应用展开,这款应用能在不影响视觉的情况下让人察觉不到每个人相貌的美丑。小说由支持方和反对方的“辩论”构成。其中一家医药公司出于商业目的反对,推出了另一种同样通过干扰人类大脑而发生作用的产品“相貌美化仪”——这恐怕就是美图秀秀或各种滤镜极大升级后的未来版本吧。(推荐人 CBN倪妮)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1A04P9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