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特斯拉失控,侵权责任如何认定

近日,北京一车主因特斯拉Model 3方向盘无法转动,转向失灵而失控撞向公交站台,撞伤了交通指导员。除此之外,特斯拉汽车在今年还涉及多起“失控”事故。这种事故如何认定侵权责任?

特斯拉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具有自动化特性,具备各项辅助驾驶功能。在汽车驾驶逐渐智能化、自动化的趋势下,未来的汽车驾驶会逐渐呈现出由人与系统共同控制或系统独立控制的态势。汽车驾驶安全以及责任承担与规制将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传统燃油汽车事故责任划分已经较为成熟,但诸如特斯拉等智能型、自动驾驶型汽车一旦发生事故,除了考虑驾驶员的人为因素外,或许还需要考虑机械因素、软件因素以及其他的未知因素。

随着自动驾驶型车辆销量的不断增加,有关部门也应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晰事故责任的承担。汽车越是向“可行驶的计算机”方向发展,技术、车辆和行驶的界限在日常语言和法律分类中就越是模糊。[1]结合传统的燃油汽车责任承担,将汽车制造商也纳入自动驾驶型汽车事故的责任承担主体显得较为合理。一方面,制造商通过销售汽车获得巨大利益,让其承担责任能够充分救济受害人,也符合风险与收益一致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制造商起到督促其更新自动驾驶系统的算法程序的作用,通过技术的完善,不断提升自动驾驶型汽车的安全性能。但是,虽然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了人类驾驶员的角色 ,也不能直接将自动驾驶型汽车制造商列为交通肇事责任承担主体,这样会混淆自动驾驶型汽车制造商的产品安全义务和驾驶者的行车注意义务。在自动驾驶时代, 自动驾驶型汽车制造商的责任承担应立足于产品风险防控之上,应当对自动驾驶型汽车制造商产品研发制造阶段及产品使用阶段的责任进一步明确,自动驾驶型汽车制造商承担的还应是与产品相关的责任。

在自动驾驶型汽车发生事故后,区分事故发生时是由自动驾驶汽车依靠本身数据和算法进行运作,还是由驾驶人接管自动驾驶汽车是明确责任承担主体的首要前提。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德国和日本的道路交通法案都规定了在自动驾驶汽车中放置“黑匣子”用来监测自动驾驶型汽车的运行状况,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可以通过“黑匣子”监测所得的数据帮助分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1] 参见萨比娜·格莱丝著,周维明译.高度自动驾驶的刑事责任[J].财经法学.2020(04):147-160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020A0C0OZ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