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携程“杀熟”真相,看完这句话就懂了

携程又双叒叕面临杀熟的控诉了。

最近有网友反映,“能花钱的软件都在杀熟,淘宝携程美团一大堆,我都对比过。两个手机放一起,链接互相发过去,一样的东西价格都不一样。”

对此,携程的回应还挺刚:绝不会大数据杀熟,如怀疑产品有大数据杀熟的内容,请提供相关截图,后续有相关客服为您处理。

有朋友曾经在携程工作,私下闲聊说起这个话题,他很真诚地表示:“杀熟”应该是个误会,据他了解是真没有。

引用这个说法,守一君当然不是为了替携程洗地,而是要提醒一个事实——

携程内部和消费者之间,对于“杀熟”的定义,可能存在很大差别,导致每一轮这样的对话,都是鸡同鸭讲。

在消费者看来,只要同一个产品,不同时间或者不同人显示的价格不一样,就可以笼统称之为“杀熟”。

说白了,其实已经成了价格歧视的泛称。

可是在携程看来,他们并没有设定什么统一规则,让使用频率高的消费者付更多的钱,所以,他们坚决不承认“杀熟”。

真相到底是什么?

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的一段话,值得重视:“在价格方面,携程以前的规则太复杂,给某些客户造成了假象,但现在规则更加透明化。”

这句话,等于变相承认了,携程存在同一个产品,在不同时间、面对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价格,否则就不叫“规则太复杂”。

这在消费者听起来不可接受,可如果从商家的角度,又是可以理解的。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商家,卖一筐苹果,是根据成本算下来值多少钱,再加上自己希望赚的利润,然后定一个统一价;还是希望灵活根据市场需求,甚至根据观察买东西的人兜里有多少钱,来灵活定价?

前一种是市场竞争充分之后的选择,因为价格相对稳定,才能给消费者稳定预期,减少扯皮概率。但后一种,显然更有利于实现商家利益的最大化。以前很多小摊贩,其实都是这么做的,但在竞争变强之后,就会被定价更稳定的超市模式取代。

而携程这些平台企业之所以能崛起,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大数据给企业提供了区分定价的能力。企业也许没有人为要“杀熟”,但是复杂规则的目的,就是要玩区别定价。

一个很少使用携程的,有没有可能享受比携程的老用户更便宜的定价?一定有可能的。因为这符合商家利益最大化的定价策略。

这是不是绝对不合理?理性来说,也未必。因为商家对新用户的补贴,未必会伤害老用户的利益,除了会让老用户比价后觉得心理不爽之外。

因为现实世界中有意义的价格比较,其实不是我和别人对比,而是我去对比不同的平台。

同一产品同一时间段,如果别的平台卖的比携程便宜,那我还留着携程就是傻子;但如果一圈看下来,还是携程的相对便宜,那也就只好忍受所谓“杀熟”现象了。

说白了,和平台博弈最管用的,还是古老的一招——货比三家。只要市场竞争存在,消费者还能用脚投票,平台就不敢太嚣张地“杀熟”。

至于那种区别定价,可能是很难杜绝的。不允许这种区别存在,大数据的优势无从发挥,等于要了这些平台的命。而那对消费者来说,显然也不是好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223A0333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