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已“栽”坑,被专家称“猪狗食”,为何还有热钱涌入预制菜赛道?
“开袋即食,秒变大厨”、“3分钟吃大餐”……随着国庆小长假的临近,方便、快捷的预制菜成为不少家庭居家、出游的首选。
当下,预制菜赛道已渐趋红海。
巨头扎堆,“懒人文化”催生预制菜兴起
“预制菜非常方便,只需要花费几分钟,操作过程也很简单,不需要烹饪基础,对于我这种新手小白再适合不过了。”24岁的张扬(化名)向未来网记者表示,预制菜在制作上十分快捷、便利,非常适合他这种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
图源:味知香官网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营收3.78亿元,同比增长3.47%,净利润0.7亿元,同比增长14.58%;安井食品的预制菜业务实现营收13.9亿元,同比增长185.33%,占总营收的比重为26.36%;国联水产的预制菜业务实现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36.17%,占总营收的比重为23.23%;千味央厨也在2022年半年报中称,已设立相关公司,专业从事预制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日,预制菜的风口又吹向了家电行业。9月24日,格力电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将联合多家企业筹建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提升预制菜制造过程标准化、规模化水平。而在此数日前,另一家电品牌格兰仕也宣布进军预制菜赛道,并推出千元“专用微波炉”。
图源:电商平台
争议频出,热钱涌入,预制菜赛道前景未卜
一个月后,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内,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将预制菜比作“猪狗食”的言论,再将预制菜推上舆论风口。
事实上,在预制菜风靡的同时,消费市场上对于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诸多顾虑。在不少消费者看来,预制菜保质期较短,且缺乏严格的生产、监管体系,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或存在漏洞。
据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近年来,为促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绿色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条政策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此外,广东、上海、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福建等省市也在密集出台政策扶持预制菜产业发展。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也向未来网记者表示,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层面还是全球的预制菜赛道发展来看,预制菜在人均收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之后都会有一段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中国的预制菜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