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电商平台防爬虫中关于请求头伪装绕过检测的相关内容,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行为如果是用于非法目的(如未经授权的数据抓取)是不道德且可能违法的:
一、了解常见的检测依据
User - Agent字段
- 这是最常被用于识别爬虫的请求头字段之一。许多爬虫会使用默认的或者容易被识别的User - Agent值,如Python的Requests库默认的User - Agent包含了“Python”字样,一些通用的爬虫框架也有其特定的User - Agent标识。
Referer字段
- 该字段指示请求的来源页面。电商平台可能会检查Referer是否合法,例如从一个正常的商品列表页跳转到商品详情页的Referer应该是商品列表页的URL,如果Referer缺失或者不符合逻辑(如直接从外部无关网站跳转到需要登录后的商品详情页),可能被判定为异常请求。
二、伪装User - Agent字段
选择常见浏览器的User - Agent
- 收集各种流行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Safari等)在不同版本下的User - Agent字符串。例如,Chrome浏览器的User - Agent可能类似于“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90.0.4430.212 Safari/537.36”。爬虫程序可以将自己的请求头中的User - Agent设置为这些常见的值,使服务器认为请求来自真实的浏览器。
动态更新User - Agent
- 为了避免被识别为使用固定伪装值的爬虫,可以在每次请求时动态地从一个预定义的常见User - Agent列表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请求头的User - Agent字段的值。这样可以让爬虫的行为看起来更像不同用户在不同设备上使用真实浏览器发起的请求。
三、伪装Referer字段
构建合理的Referer链
- 如果爬虫需要访问某个页面,先模拟正常的用户浏览路径,获取该页面之前相关页面的URL,然后将这些URL按照顺序作为Referer的值。例如,要访问商品详情页,先访问商品列表页获取其URL,然后在请求商品详情页时将商品列表页的URL作为Referer字段的值。
模拟内部页面跳转的Referer
- 对于电商平台内部有多个相关页面跳转的情况,如从购物车页面跳转到结算页面,确保在模拟请求时,结算页面请求的Referer设置为购物车页面的URL,并且中间过程的页面跳转也要符合逻辑地设置Referer字段。
四、其他请求头的伪装
Accept字段
- 这个字段表示客户端能够接收的内容类型。真实浏览器会根据自身支持的格式设置Accept字段的值,如“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 = 0.9,image/webp,/;q = 0.8”。爬虫可以将自己的Accept字段设置为类似的常见值,使请求看起来更像来自真实浏览器。
Accept - Language字段
- 它表示客户端偏好的语言。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群体的常见语言偏好来设置该字段,如对于面向国内用户的电商平台,可以设置为“zh - CN,zh;q = 0.9,en;q = 0.8”,模拟真实用户的语言环境设置。
五、结合其他技术手段
使用代理IP
- 在伪装请求头的同时,结合使用代理IP来隐藏真实的IP地址。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被检测到的风险,因为即使请求头被部分识别,不同的代理IP也可以让服务器认为请求来自不同的源。
模拟浏览器行为模式
- 除了伪装请求头,还可以通过程序模拟浏览器的其他行为模式,如合理的请求间隔时间、页面滚动行为(对于需要滚动加载内容的页面)等,从多个方面让爬虫的行为更接近真实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