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技术百科首页 >金融支付数据安全 >金融支付数据安全中的“零信任架构”如何实现?

金融支付数据安全中的“零信任架构”如何实现?

词条归属:金融支付数据安全

在金融支付数据安全中,“零信任架构”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身份认证强化

  • 多因素身份认证

结合密码、令牌、生物识别(指纹、面部识别等)等多种因素对用户进行身份确认,确保访问金融支付数据的用户身份真实可靠。

不再依赖单一的静态身份验证方式,而是根据用户行为、地理位置、设备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动态评估用户身份的可信度。例如,若用户突然从陌生设备或异常地理位置登录,系统会触发额外的身份验证步骤。

二、最小特权原则实施

  • 精准权限分配

针对每个用户、设备或应用程序,仅授予其完成特定金融支付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例如,普通柜员可能只被允许查询客户基本支付账户信息,而无法进行大额转账操作。

  • 权限动态调整

根据业务流程、用户角色变化或安全态势,动态调整权限。如员工岗位变动时,及时调整其对支付数据的访问权限。

三、持续信任评估

  • 行为分析

对用户在金融支付环境中的操作行为进行实时分析,包括交易习惯、操作频率、访问时间等。若出现异常行为,如短时间内频繁尝试不同账户的支付密码,系统会降低对其的信任度并采取相应措施。

  • 设备状态监测

检测设备的健康状况,如设备是否安装恶意软件、操作系统是否安全更新等。不安全的设备即使身份认证通过,也会被限制对支付数据的访问或降低其信任级别。

四、微隔离部署

  • 网络细分

将金融支付网络划分为更小的安全区域(微段),即使某个区域遭受攻击,也能有效限制攻击的扩散范围,保护支付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 流量管控

在微隔离区域内,严格管控数据的流入和流出流量,只允许合法、必要的支付数据流量通过,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五、加密与数据保护

  • 数据全生命周期加密

在金融支付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采用加密技术。例如,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支付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在网络传输时采用SSL/TLS等加密协议进行加密传输。

建立严格的加密密钥管理体系,确保密钥的安全性。包括密钥的生成、存储、分发、更新和销毁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控制措施。

相关文章
网络安全架构|零信任网络安全当前趋势(中)
本文介绍ACT-IAC(美国技术委员会-工业咨询委员会)于2019年4月18日发布的《零信任网络安全当前趋势》(《Zero Trust Cybersecurity Current Trends》)报告的主要内容。
网络安全观
2021-02-26
5960
云安全中的零信任:永不信任,始终验证
身份和访问管理 (IAM) 对云安全至关重要,它确保访问权限有限,并防止攻击者利用内部弱点。
云云众生s
2024-11-03
2520
云计算安全的新挑战:零信任架构的应用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将工作负载迁移到云上,云计算安全性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议题。云计算的普及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伴随着新的安全挑战。其中,零信任架构(Zero Trust Architecture,简称ZTA)崭露头角,被认为是有效应对云计算安全挑战的一种关键策略。
IT_陈寒
2023-12-13
4690
《零信任数据安全白皮书》重磅发布,助力实现数据安全“最优解”
8月25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3首届SecGo云和软件安全大会”在京举办。大会上,零信任产业标准工作组、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零信任实验室联合发布《零信任数据安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小腾资讯君
2023-08-29
6130
零信任安全:金融数字化棋至中局的“胜负手”
从早期的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到如今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金融行业始终处于数字经济大潮的风口浪尖,对经济全局的演进和发展模式的跃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IT创事记
2022-12-21
3420
点击加载更多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