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产品是否符合国密合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查看产品是否采用了国产商用密码算法,如SM2、SM3、SM4等。如果产品使用了国外密码算法或者未经国密认证的算法,则不符合要求。
检查算法的使用是否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参数设置、运算模式等。例如,SM4算法的分组长度、密钥长度等参数是否正确设置。
审查产品对密码算法的实现过程是否遵循国密标准中的技术规范。这包括算法的代码实现、逻辑流程等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安全漏洞的实现缺陷。
核查产品所使用的密钥生成方法是否符合国密标准。例如,密钥生成所基于的随机数生成器是否满足国密要求的熵值标准,以确保密钥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检查不同算法对应的密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如SM2密钥对的长度、SM4密钥的长度等。
查看产品是否将密钥存储在安全的介质或设备中,如是否使用了经过国密认证的硬件加密模块来存储高敏感级别的密钥。
评估产品对密钥存储的访问控制措施,包括是否有严格的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机制,防止密钥被未授权访问。
审查产品采用密钥分发协议是否符合国密标准,如密钥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是否得到保障。
检查产品是否有密钥更新机制,以及密钥更新的周期、触发条件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测试产品对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功能是否符合国密合规要求。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存储数据、传输数据),产品应能正确运用国密算法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并且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检查产品在加密和解密过程中的性能表现,是否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同时又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若产品涉及身份认证,评估其身份认证机制是否符合国密标准。例如,是否采用了基于国密数字证书的双向认证等符合要求的身份认证方式。
检查产品是否提供了完整的文档,包括密码算法使用说明、密钥管理文档、安全功能实现文档等。这些文档应详细描述产品如何满足国密合规要求。
核实文档内容是否准确,是否与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操作一致。
对于使用该产品的企业或组织,评估其是否有相应的国密合规管理制度。这包括密钥管理制度、密码设备使用制度等,以确保产品在运行过程中的国密合规性。
查看产品是否具有国密认证标志。获得国密认证的产品通常已经通过了相关部门或机构的严格检测和评估。
核实认证标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认证信息。
审查产品是否有来自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国密合规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涵盖产品的各项功能和安全指标的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