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存储涉及模型参数、训练数据、中间结果等多方面内容,常见存储方式如下:
模型参数存储
- 文件系统存储:将模型参数以文件形式存于本地磁盘或网络文件系统(NFS)。像PyTorch的.pt或.pth文件、TensorFlow的.ckpt文件,能方便保存和加载模型参数,在单机环境或小规模集群中常用。
- 对象存储:把模型参数作为对象存于对象存储服务,如腾讯云COS。具备高可扩展性和耐用性,适合大规模模型参数存储与共享,便于多团队协作和数据备份。
- 分布式文件系统:如CephFS、HDFS,可在多台服务器上分布式存储模型参数,提供高吞吐量和容错能力,满足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和推理需求。
训练数据存储
- 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等适合存储结构化的训练数据,如表格形式的用户信息、交易记录等。支持SQL查询,方便数据管理和分析,但处理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能力有限。
- 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Cassandra等可存储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像文本、图像、音频等。具有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适应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储需求。
- 数据仓库:Snowflake、Redshift等用于存储和管理大规模历史训练数据,支持复杂查询和分析。可整合多源数据,提供高效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
中间结果存储
- 内存数据库:Redis、Memcached等将中间结果存于内存,读写速度快,适合缓存频繁访问的数据,加速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但内存成本高,数据持久化能力相对较弱。
- 分布式缓存系统:Tair、Ignite等可在多台服务器上分布式存储中间结果,提供高可扩展性和容错能力。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和缓存策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