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合规的主要法律依据呈现“国内核心框架+国际重要立法”的双层结构,既覆盖数据处理全生命周期的基础规则,也针对个人信息、重要数据等关键领域作出细化要求,同时兼顾国内治理与国际接轨的需求。以下从国内法律体系和国际主要立法两个维度展开说明:
一、国内数据合规核心法律依据
中国数据合规的法律体系以“三法一条例”为核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及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形成了“基础原则—专项规范—实施细则”的完整逻辑链。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7年施行)
作为我国首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确立了网络安全的基本制度框架,为数据合规提供了根本遵循。其核心内容包括:
- 明确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要求公开收集规则、明示目的与方式,并取得用户同意;
- 首次提出“重要数据”概念,建立个人信息与重要数据境内存储及出境安全评估制度,限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重要数据境外流动;
- 规定网络运营者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包括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技术措施防范数据泄露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2021年施行)
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首部基础性法律,聚焦“数据本身”的安全保护,构建了数据安全治理的全流程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
- 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数据安全原则,强调数据处理活动需兼顾“安全与发展”;
- 要求国家制定重要数据目录,推动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明确重要数据处理者需设立“数据安全负责人”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
- 规范数据跨境流动,对重要数据的出境实行安全评估,防止数据损害国家安全或公共利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施行)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围绕“个人信息权益”构建了完整的保护框架,被称为“数字时代的公民权利宣言”。其核心内容包括:
- 明确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正当、必要、诚信”原则,禁止过度收集或滥用个人信息;
- 赋予个人对信息的控制权,包括访问权、更正权、删除权、数据可携带权等;
- 规范个人信息跨境传输,要求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需通过安全评估、标准合同或保护认证三种路径;
- 设定严格的法律责任,对违规处理个人信息的企业,最高可处上一年度营业额5%或5000万元的罚款(取较高者)。
4.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2025年施行)
作为“三法”的配套行政法规,《条例》聚焦网络数据处理的具体场景,细化了上位法的原则性规定,提升了法律的可操作性。其核心内容包括:
- 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明确“告知—同意”的具体要求,禁止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取得同意,同时细化了“个人同意”的例外情形(如为履行法定义务必须处理信息);
- 优化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总结《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等规章的实施经验,明确了无需进行安全评估或标准合同备案的场景(如低风险个人信息出境);
- 强化监管责任,规定主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时需“客观公正”,不得收集与安全无关的信息,同时对数据泄露事件的应急处置作出具体要求。
二、国际主要数据合规立法
随着数字经济的全球化,数据合规已超越国界,国际上的重要立法对我国企业的跨境业务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
1.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2018年施行)
欧盟最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以“保护个人基本权利”为核心,确立了“充分性认定、标准合同条款、 binding corporate rules”等跨境数据传输规则。其核心内容包括:
- 要求企业在处理欧盟公民个人数据时,需取得“明确、自愿、具体”的同意,禁止默认勾选或模糊表述;
- 赋予个人“被遗忘权”(删除权)、“数据可携带权”等权利,企业需在收到请求后1个月内响应;
- 设定高额罚款,对违规企业最高可处全球年营业额4%或2000万欧元的罚款(取较高者)。
2. 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2020年施行)
美国首个州级综合数据保护立法,主要针对加州居民的个人信息保护,其核心内容包括:
- 要求企业向消费者披露收集的个人信息类别、用途及共享对象;
- 赋予消费者“拒绝出售个人信息”的权利(“Do Not Sell My Personal Information”),企业需建立相应的 opt-out 机制;
- 规定企业需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保护个人信息,防止泄露或滥用。
3. 其他国际立法
- 巴西《通用数据保护法》(LGPD,2020年施行):借鉴GDPR框架,适用于处理巴西居民个人数据的企业,要求数据处理需符合“合法性、正当性、透明性”原则;
- 印度《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DPDPA,2023年施行):强调“用户同意的明确性”和“数据本地化要求”,规定关键数字服务提供商需将个人数据存储在印度境内;
-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APPI,2020年修订):增加了“数据可携带权”和“全球数据传输的合规要求”,要求向境外传输数据需确保接收国的数据保护水平符合日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