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山大学李光琴/苏成勇,最新Angew!

第一作者:Wenqian Yan, Qijie Mo, Qi-Ting He

通讯作者:李光琴,苏成勇

通讯单位:中山大学

论文速览

本文面临如何实现高效率的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CO2RR)的挑战,并探讨了金属有机笼(MOCs)作为催化剂模型的潜力。作者报道了通过阴离子模板效应自组装形成的Ag4L4型立方八面体笼结构(Ag-MOC-X, X= NO3, ClO4, BF4)。

研究发现,Ag-MOC-NO3在不同的pH电解质中实现了高达86.1%(酸性)、94.1%(中性)和95.3%(碱性)的CO法拉第效率,显著高于具有不同反离子的Ag-MOC-ClO4和Ag-MOC-BF4。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IR)观察到关键中间体*COOH的形成,对CO2转化为CO至关重要。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CO2在由三个苯咪唑环围成的微环境中,通过C-H…O氢键作用稳定吸附在未饱和Ag位点上,而CO2的活化依赖于由阴离子通过Ag…X相互作用调节的Ag中心的配位动态。本工作提供了一种基于Ag配位几何学和MOCs主客体相互作用调控的超分子电催化策略,将CO2还原为CO,这是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

图文导读

图1:Ag-MOC-X的晶体结构,包括Ag+与咪唑的配位。

图2:Ag-MOC-X的1H-NMR图谱、ESI-MS图谱、XPS图谱,证实了Ag-MOC-X的成功合成,并揭示了它们的电子结构。

图3:流动池中CO2的电还原。

图4:天然电解质中ECO2RR的机理研究。

图5:DFT计算结果。

总结展望

本研究成功合成了三种Ag4L4型立方八面体配位笼(Ag-MOC-X, X= NO3, ClO4, BF4),并展示了它们在不同pH电解质中对CO2电催化还原为CO的高选择性和长期催化耐久性。Ag-MOC-NO3因其未饱和的AgN3位点、空间限制的氢键作用以及通过阴离子调节的Ag+配位几何结构,表现出卓越的CO2到CO电催化性能。

原位ATR-IR和DFT结果表明,Ag-MOC-NO3中的*COOH中间体的动力学加速、电子结构的改变以及AgN3位点上中间体的结合能调节,是通过宿主阴离子的Ag…X相互作用实现的。本工作为使用MOCs作为CO2还原的超分子催化模型提供了一种合成灵活且可行的途径,并通过微环境设计直观地理解了ECO2RR催化性能和机制的结构-活性关系。

文献信息

标题:Anion Modulation of Ag-Imidazole Cuboctahedral Cage Microenvironments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10.1002/anie.202406564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oU1aVr2ihVp1RGxbvX2DOW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