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儿童主题博物馆中深度学习案例分享(一)

关注“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什么?它是儿童自然的一种学习状态,是主动的、兴奋的、投入的学习状态,是其身心整合参与的过程。怎样记录个别儿童的“深度学习”?教师如何基于儿童的视角看待儿童的学习?如何接纳、理解、支持儿童的需求?

今天【观点分享】栏目和大家分享的是深圳市第二幼儿园教师以学习故事的方式记录的“地球博物馆”中儿童深度学习个别学习案例,希望能带给您一些思考。

我的《地球小书》

记录时间:2017.10.18

记录对象:嘉嘉

性别:男

年龄:5岁半

记录人:谭老师

故事的背景

区域活动时间,嘉嘉小朋友选择了考古馆。今天他想自己画一本关于“地球”的小书。由于前期积累了不少关于地球故事的经验,嘉嘉很快投入了自己创作中。

故事一:我不会画恐龙

当嘉嘉把关于地球故事内容创作完后,开始苦恼了。我问:“怎么啦?”嘉嘉说:“我想画恐龙,可是不会画。”“你见过恐龙吗?”“没有,现在都没有恐龙了,只能看书和动画片了。”“你为什么想画恐龙呢?“因为恐龙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我希望《地球》小书上有恐龙。 ”嘉嘉坚定却又无奈。

▲画地球小书

▼恐龙怎么画呢?

教师的思考

当儿童遇到困难时,针对性给予有效支持的方式:直接指导;提供材料支持;支持同伴互动学习……我选择了给予嘉嘉提示,引导他选择同伴互动相互学习。因为同伴间的交往有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同伴相互学习的力量不可忽视。

嘉嘉马上找来欣欣,把自己的需求告诉了欣欣。欣欣和嘉嘉一起讨论。嘉嘉还在玩沙区找出恐龙模型,认真地观察研究。有同伴的帮助,有实物模型的参考,终于嘉嘉画出了自己满意的恐龙。

教师的思考

作为敏锐的观察者,儿童在与同伴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不仅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取长补短,促进自己学习,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还要欣赏儿童的学习,为儿童创设思考、探究的空间,给予儿童尝试与实践的时间,鼓励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探究,验证自己的实践,并学习不断吸收同化各种新信息,从而建构整合自己的学习知识与经验,创造性地自我表现,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教师的回应

嘉嘉认真观察、虚心求助、敢于尝试,和小伙伴一起尝试用更多的方法来解决绘画恐龙的问题,我真心为嘉嘉成功画出恐龙而感到高兴,为嘉嘉的好学和坚持点赞,更期待看到更多的惊喜!

故事二:考古——恐龙化石

又一天区域活动时间,嘉嘉来到考古馆。他选择了考古——恐龙化石的材料。嘉嘉先扫码观看了“恐龙灭绝”原因及材料介绍的视频,然后才拿出工具开始动手操作,他把挖掘出来的恐龙化石整理拼接好后,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1

扫二维码

2

观看3分钟视频

3

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后,

开始动手操作。历时28分钟。

4

整理挖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历时16分钟拼接完成。

教师的思考

基于操作材料的需要加上二维码,让孩子能快速便捷了解材料的正确操作方式及方法,扩展孩子的视野,并引发孩子进一步主题探究的兴趣。

故事三:我会画恐龙化石了

嘉嘉又来到了世界考古馆,继续创作《地球》小书。“上周我在考古馆看了恐龙灭绝的视频,玩了考古恐龙化石的材料,今天我想在我的小书上画上恐龙化石。但是,恐龙死后都埋在地下变成了骨头,我该怎么画呢?”嘉嘉说完,又开始冥思。

【教师的思考】

教师计划性的持续观察,更能发现儿童的学习本质;适时交流,了解儿童的需要,适当的给予引导,就是支持儿童学习。

嘉嘉总结了上次学习画恐龙的经验,他翻阅着带来的关于恐龙的书籍,努力找寻答案。当看到旁边小伙伴们考出来的恐龙化石时,他灵机一动,拿来恐龙化石,认真观察起来。这次,嘉嘉独立解决问题。方法1:参照书本的图片,模仿绘画; 方法2:观察恐龙化石模型,通过视觉、触觉获得经验。

【教师的思考】

儿童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前提下,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自主学习的体现。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允许儿童“犯错”,但必须在儿童寻求帮助时及时出现并给予帮助,及时积极地回应,支持儿童探索的需求。

很快嘉嘉找到了灵感,边观察恐龙化石,边埋头画着。嘉嘉终于画出了恐龙化石,受到小伙伴们的称赞。

【教师的思考】

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共情孩子,放慢脚步,尝试看见儿童的视角,才能更好地走近儿童,读懂儿童,与儿童共情。

嘉嘉在观察、思考后大胆尝试,终于画出恐龙化石,《地球》小书完美呈现。嘉嘉带着满足的笑容,和身边的小伙伴讲述书中的内容,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思考】

这是儿童自我突破,自我成长带来的喜悦。儿童在与材料充分互动后,通过思考和实践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儿童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努力成果时,是在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挑战的成就感,这就是老师精心设计投放材料帮儿童学习的初心。

另外,在有限的时间里可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分享。例如,同伴间相互扫码就能直观看到声情并茂的视频,获得更多的资讯。

教师的反思

◆学习故事不仅是一种学习评价的手段,更是一种理念,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师与儿童一起成长的方式。

◆在探究过程中,老师更应注重让儿童运用已知经验发现问题并持续深入、有步骤地尝试解决问题,生成新经验再发现问题的富有自然生态的良性学习循环的过程,而不要急于看到结果。

◆让儿童在和环境、材料、同伴的互动中中心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迁移或者创造出新的经验或知识,并乐意把自己的学习用多元的方式表征、分享,这才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的体现。

◆在孩子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成为一个细致的观察者、认真的记录者、及时又专业的引导者,给予每一个孩子恰当的、及时的支持与回应,让孩子看见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当孩子的已有经验不足以应对解决当前问题时,老师如何及时的给予多样化的有效帮助值得思考。如果老师能在互动前更细致的考虑,提前预设孩子会遇到相关的问题,并展开讨论,或者准备更充份的可以支撑孩子自主学习的材料,相信孩子在解决困难时会更有抓手,选择适宜的方式处理问题的空间更大。

学习故事案列的记录与分析,能让儿童与成人保持共同思考,拉近我们与儿童的距离,促进我们与儿童共同成长,我想这就是老师记录学习故事的意义所在。

文字、图片|谭颖莉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23G0YHW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