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巴铁将登中国空间站,印度很尴尬,刚花了6000万,加甘扬还延期

最近,关于巴基斯坦航天员即将登上中国空间站的消息,引发了热议,2名巴基斯坦航天员已经在10月初来到中国,进入了为期1年的训练准备期。

消息一出,无论是中国还是巴基斯坦都为之鼓舞,可隔壁的印度却“酸”了!

因为印度刚刚才花了6000万美元买了“美国船票”登上国际空间站,没想到中国这么快就要送巴基斯坦开创历史了!

一时间,“谁是真正的载人航天,谁是‘搭便车’蹭票上天”成了南亚舆论场的新焦点。那么,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乍看之下,这只是一起普通的国际航天合作,可实际上这次合作足以改变南亚地区航天竞争的格局。

中国与巴基斯坦这次合作签约,在今年2月28日就以落成,双方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才仅仅8个月,巴基斯坦就完成了其国内航天员的全国初选计划,并遴选出了300多项科学试验提案,可以说效率是真的快。

以前巴基斯坦在航天领域,并不具备自主基础设施,更多的是依赖国外资源!

这次情况就不同了,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与中国的航天合作中,力争就是要重塑自身的国家身份。

中国自然对这样的合作表示欢迎,按计划这次来华的2名航天员,将以承担载荷专家的身份承担任务。

我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帮助他们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熟悉航天技能、完成全部航天科目训练。

无论是对于失重环境下的复杂操作,还是空间站实验方法,或者是太空生活的注意事项,我国都将倾囊相授。

这意味着,他们不是太空任务的“参观者”,而是以任务成员的身份与中国共同飞天,和买美国船票玩“一轮游”的印度有本质区别。

先说说印度“加甘扬”计划是个怎么回事。

印度的加甘扬计划,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前后,该计划取自“天空”的含义,是印度新时代的航天梦。

然而,从立项至今已经将七八年,该项目缺一直徘徊在测试与反复延期之间。

按照原计划,加甘扬的目标是在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安排3名印度本土宇航员执行为期3天的在轨飞行任务,并安全返回。

可是,该计划从筹备之日起就进展缓慢,从最初的2024年实现首次载人发射,到如今已经推迟到2027年,已经超过中国从“神舟一号”立项到“神舟五号”载人首飞的时间了。

问题还不仅仅是计划推迟,核心还是印度航天研究组织(ISRO)摊子铺的太大了!不踏实搞载人航天工程,谋求航天器设计、生命保障、着陆体系建设,反而花心思在无数的“子计划”中:

月船探测任务、“曼加里安”号火星任务等等都在同期推进,今年6月,印度还特意花了约55亿印度卢比(约合4.5亿人民币或6000万美元),与美国公理太空公司签约,以合作方式参与了Axiom Mission 4任务。

该任务为期近3周,印度宇航员舒邦舒·舒克拉,时隔41年再次登上太空,虽然是付费合作,却引起了印度国内一阵雀跃。

1984年,印度宇航员曾达成苏联“联盟号”上太空,41年后再次“买票”飞天,印度一直信奉“中国行,我也行”,可惜看起来好像并没有进步!

再看中国这边,节奏完全不同。

当外界还在讨论“巴基斯坦上天”的象征意义时,中国载人航天已经常态化稳定运行,更是开始向“载人能力提升”迈进,新型飞船——梦舟,即将登场!

今年6月,我国刚刚实现了梦舟飞船的“零高度逃逸试验”,作为载人登月的重要一环,该实验的成功意味着最关键的安全环节被打通,首飞指日可待。

梦舟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由返回舱和服务舱两舱组成,结构更加简洁,而且空间也更大,相当于神舟返回舱的3倍。

这意味着,梦舟可以乘坐多达7人,不仅能为航天员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环境,也具备执行近地轨道还是载人登月任务的多重使用需求。

而巴基斯坦的两名航天员,如果想在2026年登上中国空间站,极可能成为梦舟飞船首批国际乘员。

可以说,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这次航天合作将是“构建开放式航天体系”的一次关键尝试,也将打破过去由美国及其盟友为核心的航天联盟。

中国将借此机会,打造出开放共享的航天合作新模式。

如今,印度还在为加甘扬飞船继续努力研发,有人已经建议他们——干脆放弃这场“自研梦”,再继续下去,结果只能是反复延误、预算超支。

或许印度应该思考一个现实问题了,中国空间站即将对外开放成为常态化的太空合作平台,梦舟飞船也即将具备国际载人运输能力。

而印度,还在靠购买太空门票上太空,这场竞争印度其实应该认清自我了。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中巴航天合作也将构建一种全新的合作逻辑——非西方主导的航天合作模式正在悄然形成。

中国载人航天用了30年的时间,从神舟1号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神舟20号、梦舟实验飞船,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立运营空间站。

当西方在太空竞赛中频繁更换赛道,为了追逐短期商业利益不惜牺牲发射安全性时,我国选择了最稳妥、最长效的发展逻辑,构建起了技术独立、开放共赢的新格局。

航天从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这场由中国主导的国际合作,看似一小步,却足以引发南亚地区政治和心理层面的巨大震动。

有印度网友愤愤写道:“中国是在用太空外交收买朋友。”而巴基斯坦网友则反击:“至少我们能真的上天。”

而最具代表性的评论来自一位中国网友:“合作不是施舍,实力才是邀请函。”

这句话被大量转发,也成为这场舆论战最具象征意味的总结。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eU6tqUygxVMEvQvAGP4HtP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