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籍。从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名单所想到的

随着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获奖者名单,2025年诺贝尔奖各大奖项名花有主。对于这份名单,我们只要稍微关注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那就是所有获奖者基本都来自美欧西方那个“小圈子”。虽说里面还有一两个日籍的科学家,但是日本作为G7的成员国,早就已经被视作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员。而这种情形的一再出现,已经引起了某些西方媒体的警惕和质疑。

诺贝尔奖的设立时间是1901年,创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是一位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一生中拥有355项专利,并且积累了大量财富。在他临死前指定自己的遗产中,有一大部分被用来设立诺贝尔奖,旨在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从1901年至2025年,诺贝尔奖共颁发了633次,获奖者和组织共计1026人。其中一些人曾多次获得诺贝尔奖,总计990位个人和28个组织。而中国人的获奖情况呢?据统计,共计11位华人曾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莫言和屠呦呦。如果排除掉他们背后的外籍,真正具有中国国籍的只有莫言和屠呦呦。

如果再细分一下,莫言获得的是诺贝尔文学奖,不属于科学技术范畴。那么从1901年到2025年,只有1位中国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那就是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一位中国药学家,她获得这一奖项的原因是发现了青蒿素,这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她的发现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亿人的生命。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被西方国家和媒体吹捧的全球最高科学奖项,中国只有一位科学家能获奖,意味着什么?德国之声10月8日报道:“中国为何长期无缘诺贝尔科学奖项?“奥地利《标准报》评论称:“迄今为止,只有一位中国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但在科研领域,中国却正在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

德国和奥地利的媒体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报道?因为在西方内部,其实也早就知道诺贝尔奖的评选结果是存在问题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诺贝尔奖是西方国家设立的,那么获奖者必然也要属于西方国家这个“小圈子”。这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真实存在的“天花板”。现在诺贝尔奖评选被西方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干扰,早已变味。其评选的核心,其实也印证了另一句话: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是科学家却是有国籍的!

中国籍的科学家想拿诺贝尔奖,有没有可能?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却非常艰难。除非你能像屠呦呦那样,拿出震古烁今的科研成果,还必须在实际应用中证明这项成果的先进性和独创性,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选委员们实在没办法忽视,迫于全球医疗界和药学界的压力,才会捏着鼻子把奖项给你。

屠呦呦获奖的原因是发现了青蒿素,这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她的发现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亿人的生命。在这个领域,有其他西方国家的科学家能拿出和屠呦呦的青蒿素这样的科研成果吗?那是真的没有。

除了屠呦呦和青蒿素,中国还在哪些科技领域是独步全球呢?随便说几个吧:

“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提出的“钱学森弹道”能拿诺奖吗?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提出的“于敏构型”能拿诺奖吗?

“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的“量子通信”技术能拿诺奖吗?

“中国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的“电磁弹射技术”能拿诺奖吗?

“中国稀土之父” 徐光宪在稀土提纯技术方面提出的“串级萃取理论”,能不能拿诺奖?

其实西方科学界,包括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诺奖评选委员会都非常清楚,中国在上述领域的先进性和独创性,都是西方根本没办法比拟,甚至去追赶都非常痛苦。但是诺奖为什么会对中国的这些科学家和科研成果视而不见呢?一方面是中国根本就不会把这些最尖端的科技成果向外界展示。这些成果都是绝密,相关科学家也是国宝,必须严格保密;另一方面,诺奖评选委员会的那些人,有什么资格来审核中国这些尖端科技呢?就算他们找遍西方欧美国家的相关专业科学家,有几个敢说自己有资格来审核这些他们都还完全没掌握的先进技术?

综上所述,诺贝尔奖对于现在的中国和中国科学家来说,其实已经不必太在意了。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瞩目的制造业大国、新兴产业大国、技术创新大国、甚至是科技大国。中国的科学家为国铸剑,一般都是隐姓埋名,埋头苦干,所有成果都是无偿奉献给国家,就算要获奖竞争,那也竞争的是中国于2000年设立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而诺贝尔奖是西方国家设立的、带有西方价值观体系,现在又叠加西方政治体系的干扰,对中国的科学家而言,你要么公开技术核心、要么信奉西方价值观跪下做狗,信仰并且吹捧西方那套“科学无国界”的无脑理论,才会有那么一丝的获奖可能。

两相对比,作为一个中国籍的科学家,你更愿意竞争哪个奖项?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huQF1iraKEqcwSQr9rL1Z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