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雷军和C2B的Costco

文:诗与星空(ID:SingingUnderStars)

2011年,苹果手机风头正劲。已经财务自由的金山董事长雷军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因为无论是外观还是营销手段都有苹果的影子,被很多人戏称为雷布斯。

不过,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雷军说,他的梦想不是苹果,而是Costco。

表哥第一眼看到雷军说Costco的时候,满脑子里都是问号。一家搞IT的公司,怎么扯上搞超市的?

直到有品电商让人眼前一亮。

小米被人说抄袭魅族、抄袭苹果、抄袭这个抄袭那个,但是有品电商却让人说不出抄谁了。你说它抄淘宝吗,那么几个SKU明显和淘宝不是一个路数;你说它抄京东吧,也哪里不对。

后来,有品在各媒体做的广告,慢慢让人明白它想抄谁了,它的广告基本都是这么个风格:我帮你挑好了,你来就行,无脑买。

雷军说:我第一次去Costco时大约在2011年,同行的朋友一下飞机全都去了Costco。晚上朋友们回来给我展示采购成果:当时某品牌的超大号箱子再加一个大号箱子在Costco的售价为150美金,折合人民币约为900块,价格的确非常有优势。我当时听完简直惊呆了,随后就去Costco逛,研究Costco的商业模式。后来我跟朋友说,我差不多弄懂Costco了。

Costco的盈利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利润让给会员。公司不销售毛利高于14%的产品,而且和其他公司迥异的是,老板整天挖空心思想如何降低毛利率。

Costco的平均毛利率只有6.5%,如果任何一个商品的毛利率超过了14%都需要CEO特别批准。

这个操作是不是很面熟?

没错,雷军把它写到了董事会决议里: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如有超过的部分,将超过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

这套路,简直是无脑抄。

一、火爆的上海首家Costco

Costco开业第一天有多火热呢?

网上各种离谱的抢购图就不放了,放一张股价图。

关键词:1499的茅台,打折的爱马仕,凌晨两点排队… …

唯一的疑问:Costco能持久吗?

家乐福和麦德龙冷笑着,欲言又止。

二、Costco的盈利模式

从公司近十年来的业绩情况看,公司营收增幅很大,但净利润几乎是匍匐在盈亏平衡点。

为了便于理解,表哥把它的货币单位转换成了人民币。

2018年,公司营收超过一万亿(大约是中石化的三分之一),净利润只有227亿。这227亿,绝大多数不是来自公司销售商品带来的利润,而是会员会费。

换个角度理解:这不是一家常规的百货公司,而是一家靠收会员费为生的“代购公司”。

和朋友圈的代购微商算是同行。这么想,是不是就比较好玩了?

明白了公司的盈利模式,对公司各种“不合理”的行为就豁然开朗了。

1、低SKU

和京东淘宝动辄上百万的SKU、普通商超几万十几万的SKU相比,Costco的SKU通常只有4000左右。

代购吗,就不要那么多品类,只选择最实用的就好了。Costco不需要靠多SKU来带动销售额,销售额不是公司的主要目的。

2、商品品类的选择

从形式上看,公司和传统的百货公司一样,摆上商品进行销售,商品是主动选择的。但是,实际上,Costco是一家C2B公司。它家的商品是客户决定的。虽然没有C端主动和Costco联系需求的过程,而Costco采购货物的时候是通过大数据采集了客户需求的。

在最常用的品类进行采购,每个大类下面只有2-3个品牌,规格也比较少,且以大包装为主。

3、不做所有人的生意

宇宙中心五道口有一家外婆家,它家的红烧肉做的一绝。有次表哥和朋友在这里约吃饭,在点红烧肉的时候,双方发生了分歧。

红烧肉支持按块点和按份点,单点一块20块钱,点一份5块50元(时间略久远,价格忘掉了,此处为假设)。表哥认为,一块红烧肉20块钱,这东西虽好吃,但每人顶多吃一块,点两块就够了;朋友认为,点一份红烧肉明显更划算。

买可乐也是如此,即便是第二份打对折,表哥一个人的时候也不会买第二份。

Costco不做表哥的生意,为什么?因为Costco主要面向一次大量购买同类产品的客户,这种客户的单位成本低。

三、在中国,会水土不服吗?

翻翻往年的新闻,家乐福刚来也是火爆到不行,如今已经灰溜溜的撤出中国。

Costco会遇到相同的情况吗?

现在下结论虽然略早,但是表哥认为不会。

和其他超市的定位不同,Costco的定位是“代购”。

许多人认为,Costco是典型的美国式公司,适合中产阶级一大家子周末到郊区采购,在中国会被羊毛到薅的找不到北,其实这并不是公司经营的本质。

即便是在上海,有收入不菲衣着体面的中产阶级,也有刚刚温饱的底层收入者。由于信用机制还不健全,各行各业都滋生了羊毛党的存在。这种群体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少,也造就了特有的消费模式:羊毛党。

按照Costco的政策,在会员卡到期之前可以退还全年会费。也就是说,即使明天就到期,你要求退卡的话,也会退还当年的全额会员费。

真为Costco捏一把汗。

不过这不是什么“水土不服”的问题,因为公司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现行政策进行调整,N多跨国公司包括苹果这种良心企业都针对中国实行特定的售后政策,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大概率在碰壁后修改薅羊毛相关的政策,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市场的特有规则。

Costco和电商的影响是相互的,有品电商还没发展到收会员费的时候,被模仿的对象就杀进中国了。而相当一部分小规模的代购微商,在Costco加快发展连锁规模后,可能就自生自灭了。

有人认为,会有大量的会员买买买后,回来拆包再到网上卖。这种情况有可能存在,但不会形成规模。Costco的商品固然便宜,但商品类别限制了再次销售。

一方面,Costco的折扣商品相当一部分是食品,且存在着大量的自有品牌商品,财报显示销售额的25%来自自有品牌;另一方面,折扣虽然比市面低,但大部分不会超过30%以上的价差,自用很划算,拆包后二手的形式再卖,性价比并不那么高;第三,Costco的定位是中产阶级,选型主要是较有品质的商品,这个层级的消费者更乐意买一手货。

另外,像919一瓶的五粮液,1499一瓶的茅台,本来就是限量产品,在其他渠道购买,实际上也是这个价格,只是抢不到而已,在Costco也是开门就售空,不见得一定能抢到。

四、为什么是2019年

在零售行业,Costco是仅次于沃尔玛的巨头,在其他零售巨头早就深耕中国市场的时候,它为什么拖到现在才来?

表哥相信,Costco的管理层一点也不傻,早就觊觎对岸这个十几亿人口的超级大市场。之所以不来,无非是在做细致的调研。

调研的结果如何呢?

上海第一家门店说明了一切。

会员制消费和人均GDP关联密切,Costco在1983年成立的时候,当地的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

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市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

原来,这些年,Costco其实是在等,等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长。

-END-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31A04YJ1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