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切口

本来是觉得能写了很多东西,等慢慢把心情恢复了、噩梦不做了以后,才发现思绪没有像我想的那样那么的流畅和自然,感觉像梦一样,从梦境的第三重空间里面跳了出来,跳进了第二层。

一层一层总会有一个切入口,口子总会是可以见到阳光的,阳光总是能孕育生命。

我在想我的生命在哪一层孕育出来的?是恩赐还是别人的馈赠?这样的一个过程应该会构成我下一段的路程的主线——对自我的探索。

探索的主题是基于我想趁着自己还比较的清醒的时候,认真的回顾和反思一下,借用我这一年的所学所感所得,做一段文字告白一下自己的生活和逝去的时光。

这一年,反复的提起这些名词:信息茧房、大数据、云计算等,起初对于这些名词了解来源于老师们的论文之中。学习的不断深入、对相关信息的敏感,让我重新结合这些东西并审视着自己,并认真的反思自己和目前所流行的思想,以下:

关于主观和客观之分

能理解客观物质所给人带来的意义,包括意义的重塑和个人的建构,似乎没有人可以脱离客观去认真探索主观世界的相关东西,换句话说,大多数浅层面的认识认为客观物是唯一核心的源泉。其实,稍加深入的理解和学习相关科学,我们就会很清楚的了解到抓住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的,我才学实在是浅,难以对这样困扰历代哲学大师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可能我一辈子也无法达到我可以解释这些问题的高度,但我还是很能体会到主观世界的作用所在,包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己的重构和建构,究竟认识的框架是自然还是意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绝对的定性和完全的确定。认识是可以无限的进行下去,对整个世界进行无穷尽的认识和学习,因此,还是很希望自己可以获得超脱的感觉,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合适的角度进行切入,按照切入点去学习和认识,偏袒可以不存在,那总是会基于群体下的被动的接受。下面就是第二个。

关于自由和禁锢之分

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便是人可以自由全面的发展。对于自由的认识我相信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定义和认识,这一年的认识是基于信息茧房下的生活的体验和实践,体验是什么?是深切的感受到了被“精准”二字定位的恐慌;实践是什么?是深切的体会到了被“困住”而不知道世界为何物。分析第一个问题:体验到的客观存在之物,如果再加以分析和思考一下,直白的内心语言和所呈现的东西是否还是存在的?还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建构后的假设过、经过处理后的产品?把广大的受众定义为消费者是麦奎尔的认识,那么此类物品是否符合是客观实际和主观的认识?我想应该是符合的,原因大体应该是,先看前者:首先,对于客观环境的认识,社会化后的人们会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充满“渴望”。其次,彰显自我所需要的东西,换句话说便是“是不是应该显得被动或者自在一点然后呈现出较为‘自然’的一面”。再次,社会所迫,人们对于自我和他人的满足,怎么着也不能破脸皮。最后,最重要的“回归自然”。

从后者来看,基于实践、认识的探索,确实是不明白。对于实践、认识,谁驱动谁这样的一个伟大的问题,应该不是我这样的人可以发表言论的。

我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场,但还是重新的去更加完全和充分的认识一下应该是更好的。

前者是基于个人所表现出的几种形象和状态,后者我想我目前没有很清楚的去认识和了解,至少是没有深入的探究过,这也是我的遗憾。

回归正题。

自由,基于我目前的认识,可能是古之道学和西方的希腊之学,这样说似乎很不准确。在此,著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浅显认识,不加高深学问,而我自己的划分也只不过是个人意见的集中表达,也没有多究正误的必要。自由核心应该不会完全的不理人、事、物之复杂和繁华,而是冲破内心桎梏的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庄子为何如此的坦然的无所期待,很重要的一点他心内和心外之物已经高于人们的基本认知,其所著文章和所言之事是基于物之外的其他物,加之更深的文学功底,所含之意以及所呈现的精神更是令人钦佩。道家认为创世之人的人间化身便是老子,而老子后便是庄子,这样说来庄子可谓是神仙的弟子,那就更不要去期待去于接触神。所以,自由之物乃是物外之存在的,钱钟书在文章中表明,自由是可以超越物质来品味文学之真味的,那么文学和自由真实的味道究竟是何物?禁锢应该可以解释一下。

禁锢,这样的词眼我想更多的会出现在欧洲思想家的文字之中,可谓是一种传承。如今的世界应该是更为受用,禁锢的思想表现应该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精准定位。“精准”肯定是有其非常有用的一面,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同样也会给个人的意识世界精准的定位。我想欧洲学派如此批判这样合乎客观世界发展现实的东西,一个原因应该是基于个人的自由的尊重,与国家所大肆宣扬的有取舍的尊重和自由完全不可同语。我们可以认识社会科学里面的许多内容,这也是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哲学这样的被渐渐抛弃的人文学科在大肆宣扬自由的国度难以全面认识的原因。并非去批评什么,我也没有这样的资格。我能深刻的体会到的和认识到的东西似乎跳不出实践中我认识的禁锢,我在自我的禁锢,别人也在禁锢自己。潮流一点的话说:基于大数据下以云计算为方法的信息茧房现象。细细的想,刨去个人价值之一基本问题,如果被完全的定位和精准的认识,似乎也是一件让人害怕的事。姑且当做自己没有价值,但透明度和真实度这样比较一下,一般人认为的这些是不相同的,但我们没有全面的认识的话,那么透明度穿透个人而达到个人的真实面,完完全全的精准定位。由此,自我的禁锢后,那么两种情况就极易发生,一种是被建构后的同化;另外应该是被重构后的异化。

关于同化和异化的表现

前面所阐述的关于自由方面的内容,我想在自由之外,还有题目所呈现的人的同化和异化,因此可以简单的进行相关的定义,先集中阐述对立的双方,在简单说明一下中庸那一部分。

同化、异化,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社会的发展所呈现给我们的内容大体上没有差距,核心的点我想是在正反面的对立统一问题,以及人在相关问题的上态度的改变。这一对矛盾的问题以及使用伴随着我们生活和发展,除了自由之外,其一,我们迫于群体的压力,专业的术语就是基于“沉默的螺旋”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优势意见和行为的大声疾呼和大肆宣传以及个人的意见和行为的沉默,因此,个人屈服于群体的压力变得同化,成为群体的“产品”;而异化更多的是物质丰富下的人的行为的变得异样,渴求与别人相异、不认同不信任,却极易被其他内容所影响。

两种极端其实是相同的因素造成的——物欲极大满足后的结果,我们更多的忽视了日常生活的人的深层次感受,将自己的遭遇简单化和随机化,偶尔的遭遇就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东西,随机的东西就被认为是无可匹敌之物。其实,稍加思索都会明白,如果对于表面东西太过于执着的追求,则会造成上述内容所呈现的两种结果。人们更加偏重于浅阅读、泛娱乐化的内容,新潮的东西一窝蜂涌入,新潮时尚的东西一头扎进去,沉溺其中不可自拔。读书的意义如果仅仅是被人问起自己的时候,纯粹的为了应付或是显示个人知识量的深厚,那应该是对知识的浅俗化认识,所获得的价值也是远远低于书本所蕴含的真实价值。拿书简的五车和如今的文集来对比,我想知识量的对比是让人惊讶的,五车似乎也抵不过仅仅的一套文集,但知识量的积累的认识以及所创造的价值来说,不可能与古人成绩相提并论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我们记住了书本里面人物的姓名和一些地名,不懂得思考,没有将思考的内容融入生活。除了嘴上的快活,大脑的内容、生活的方式都过于泛化,是同化还是异化?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这些文字纪念一下逝去的生活,顺便说一下想法。公众号的目的我想有限的日子里多一些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以及行走路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27G0SM4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