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数据泄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修改于 2025-03-13 15:00:08
181敏感数据泄漏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网络传输相关
未加密的网络通信
- 在未加密的Wi - Fi网络下传输敏感数据,如公共Wi - Fi热点容易被攻击者监听,数据可能被窃取。例如,在咖啡店使用未加密Wi - Fi进行网上银行转账操作时,转账金额、账号等敏感信息可能被同一网络下的黑客截获。
- 未加密的HTTP协议传输数据也存在风险,相比HTTPS,HTTP传输的数据以明文形式存在,容易被中间人攻击获取其中的敏感信息,如登录密码、信用卡信息等。
网络攻击
- 黑客攻击:黑客通过网络漏洞入侵企业或个人系统,窃取存储在其中的敏感数据。例如,利用SQL注入攻击获取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
- DDoS攻击附带的数据窃取: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在使目标服务器瘫痪的同时,攻击者可能趁机窃取服务器上的敏感数据,尤其是在防御系统忙于应对流量攻击而无暇顾及其他安全防护时。
二、内部人员相关
内部人员恶意行为
- 员工出于私利故意出售或泄露公司的敏感数据,如客户名单、商业机密等。例如,销售员工为了获取额外利益,将公司的优质客户信息卖给竞争对手。
- 内部人员因不满公司而进行报复性数据泄漏,可能会将公司的财务数据、研发资料等重要敏感信息发布到公网上。
内部人员无意的失误
- 员工误操作,如在发送邮件时错误地将包含敏感数据的邮件发送给无关人员。例如,将包含员工薪资信息的文件误发给外部供应商。
- 员工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时,不小心将敏感数据复制到外部设备,然后丢失该设备导致数据泄漏。
三、系统与应用程序漏洞
软件漏洞
- 操作系统漏洞可能被攻击者利用来获取系统中的敏感数据。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某些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来提升权限,进而访问本地存储的敏感文件。
- 应用程序漏洞也是敏感数据泄漏的重要途径。例如,社交软件中的漏洞可能被利用来获取用户的聊天记录、好友列表等隐私信息。
配置错误
- 数据库配置错误,如错误的权限设置,可能导致敏感数据被未授权访问。例如,将数据库的查询权限设置得过于宽松,使得普通用户能够查询到本不应访问的敏感数据字段。
- 云服务配置错误也可能引发数据泄漏问题,如在云存储中错误地设置了共享权限,使得外部人员可以访问到企业内部的敏感数据。
四、物理设备相关
设备丢失或被盗
- 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丢失或被盗后,如果其中存储有敏感数据且没有进行有效的加密保护,数据就可能被窃取。例如,员工丢失了存有公司机密文件的笔记本电脑,而电脑没有设置开机密码和文件加密。
- 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如果物理安全措施不到位,被非法入侵后,其中存储的大量敏感数据将面临泄漏风险。
五、第三方相关
第三方合作伙伴风险
- 企业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共享数据时,如果第三方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敏感数据泄漏。例如,企业将客户数据共享给营销合作伙伴用于推广活动,但该合作伙伴的数据管理系统存在漏洞,导致客户数据被泄露。
- 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如云服务提供商、数据处理公司等)内部员工的不当操作或恶意行为也可能造成企业敏感数据的泄漏。
供应链攻击
- 在软件或硬件产品的供应链环节中,恶意攻击者可能篡改产品(如在固件中植入恶意代码),当企业使用这些被篡改的产品时,敏感数据就可能被窃取。例如,在购买的打印机固件中被植入恶意程序,该程序可以在打印文件时收集并发送其中的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