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input/TeX/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必然退潮的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产业化的必然

必然退潮的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产业化的必然

作者头像
孟永辉
发布于 2019-12-11 02:13:20
发布于 2019-12-11 02:13:20
494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孟永辉孟永辉

文/孟永辉

2015年的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用“疯长”一词来形容,各式各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涌现、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概念开花,传统金融被逼退到了角落里。降低了的参与门槛、围绕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产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让许许多多无法参与金融行业的人得到了机会。以互联网金融为标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入到了顶峰期。

正如互联网金融的低门槛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其中一样,以流量为主导的互联网模式同样进入到了最高峰。仅仅只是依靠流量的红利来延续自身的发展,缺少了对金融行业的深度改造,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其实依然是一个流量的买卖。正所谓成也流量,败也流量。互联网金融因流量红利而迅速崛起,同样因流量见顶而走向困境。

虽然流量的见顶不是最终导致互联网金融败局的关键,但是,一味地以收割流量为主要的商业模式,忽略了对金融行业本身的深度改造,说到底,流量依然是互联网金融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正是因为如此,随着存量用户的日渐成熟以及整个行业流量的见顶,互联网金融开始面临困境。

政策监管则是最终扼住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咽喉,终结了它野蛮生长的状态。的确,一味地以流量为救命稻草,缺少了对金融行业的深度改造,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只能是一个流量的买卖,并且距离它的本质越来越远。只有真正将发展的重点从流量的获取和收割转移到金融行业本身,互联网金融才不是一种互联网物种,而是一种金融物种。

回归金融,互联网金融的退潮是必然

如果我们给互联网金融一个定位的话,它只能算是一个互联网物种。撮合和中介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盈利模式,为了获得足够多的收益,互联网金融平台必须尽可能多地达成交易。然而,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达成交易,互联网金融平台必然要降低门槛,让很多原本并不是特别优质的资产进来,最终互联网金融平台变成了一个劣质资产的集散地。

尽管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是,这种提升是以降低风控门槛的方式来实现的。想要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真正步入正轨,不能一味地将达成交易看成是终极目标,回归金融本身才是正道所在。在这个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退潮成为一种必然和趋势。

靠流量和资本输血的生存方式面临困境,互联网金融需要改变。尽管互联网金融的类型有很多种,但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几乎都是以流量和资本输血的方式来维持和发展的。一旦流量红利不再,资本退潮,互联网金融的这种生存方式便开始面临困境。

经过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之后,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在达到一个顶峰之后开始进入到相对较为平衡的发展状态里。对于依靠流量的增长来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来讲显然已经失去了内在的增长动能,未来的发展重点不再是以流量增长为动能,而是更加关注的是对现有流量的激活和转化的能力。

在流量从增长进入到平衡的倒“L”型发展状态的同时,资本同样开始面临退潮。同传统意义上的投资逻辑不同,投资机构开始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流量之外的更多因素。对于习惯了用流量吸引投资机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讲,同样正在面临一场全新的转型。在这个背景下,以流量和资本输血为主打的互联网金融需要改变,才能获得发展新动能。

改造金融行业上捉襟见肘,互联网金融需要改变。经过以C端为主要目标用户的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之后,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以B端为主要目标用户的产业互联网时代。说得直接一些,对于金融行业来讲,现在真正需要的不是改变C端用户,而是需要改变B端行业。

然而,互联网金融并不能够真正改变金融行业,它只能提升金融后端的交易效率。对于当下的金融行业来讲,其实,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和作用显然已经变得捉襟见肘。找到改造金融行业的方式和方法,破解那些互联网技术无法破解的痛点和难题,才是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重点。

在这样一个时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显然有些过时。告别互联网和金融两种元素的简单相加,通过新技术来改变金融行业本身,并且与当下改造B端为主打的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大趋势结合在一起,才是下一个阶段的发展重点。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同样需要进行一场深度的改变。

金融仅是“皇帝的新装”,互联网金融需要改变。虽然互联网金融在说法上有“金融”二字,但是,其实很多的互联网金融玩家都缺少金融基因,仅仅只是把互联网金融当成是互联网概念的一种。这些人口中的“金融”其实是“皇帝的新装”,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和概念而已。

当互联网的红利退却,才是真正考验互联网金融究竟是互联网物种还是金融物种的时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物种的话,当互联网红利退却,互联网金融便会面临困境;如果互联网金融是金融的话,当互联网红利退却,互联网金融受到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从当下互联网金融正在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来看,它更像是一种互联网物种。

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同样需要一场改变。这场改变的主要基调和方向就是要告别互联网,真正回归金融。只有真正回归行业本身,它的发展才不会受到互联网行业外部环境变化影响,真正找到一条以金融行业自身的发展和进化为主要驱动力的全新发展道路。

正本溯源,金融行业的产业互联网之路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发展困境让身处其中的玩家不得不去寻找新的方向和机会,普惠金融、数字金融、智慧金融便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诞生的。无论是哪一个概念,其实都属于金融行业产业化的过程。因此,透过这些概念,我们可以窥探到金融行业的产业化之路。

新技术是激活金融行业效率提升的“催化剂”。互联网技术仅仅只能在去中间化上发挥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庞大的B端供给和C端需求之上的。当流量红利终结,互联网的去中间化的发展模式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当下正在进行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深度洗牌正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在互联网技术效用减弱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时代的崛起。这为我们破解金融行业当前的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方向。在金融产业化日渐成为主流的当下,新技术俨然已经成为再度提升金融行业效率的“催化剂”。以平安银行、BAT为代表的金融产业化的主要玩家同样是从新技术的角度着手来撕开一个挣脱互联网金融漩涡的口子,从而找到金融产业化的全新路径。

当金融行业产业化开始萌芽,新技术是不容被忽视的“催化剂”。无论是普惠金融、数字金融,还是智慧金融,它们都需要新技术的“催化”才能付诸实现。因此,如果我们需要寻找金融行业的产业化发展之路的话,新技术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关键点。

优化传统功能的同时,挖掘新功能。从表面上来看,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是开启了金融行业发展的新时代,但是,互联网金融其实让金融行业开始脱离传统意义上的功能和属性。金融行业不再与行业进行深度的融合和联系,而是开始仅仅只是局限在金融行业本身。

以投资和理财为代表的金融本身的功能开始被无限放大,最终让金融行业失去了“营养基”,成为四处游动的“浮萍”。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因为金融产品与金融项目之间不再一一对应,而是变成了投资和理财的手段。当金融产业化时代来临,我们需要的是优化金融行业的传统功能,让金融行业真正回归最初的内涵和本意,并且传统的功能是经过优化之后的。

在优化传统功能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挖掘金融行业的新功能。社交、电商、数据等一些新功能需要在金融产业化的时代被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只有挖掘了新功能,金融行业才能找到新大陆,而不仅仅只是把发展困囿在传统功能的小圈子里,真正打开一个发展的新局面。现在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玩家,其实都是在试图通过挖掘金融新功能,找到新的发展可能性。

转变金融供给模式,让金融行业运行更有效。传统的金融供给模式是被动的供给,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方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提出的,以银行、投资机构、证券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几乎都是按照这种传统的金融供给模式来运转。这种由下而上的金融供给模式虽然比较安全,但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很小,很多需求方无法享受到金融产品和服务,即使是一些已经享受到的,通常仅仅只是浅尝辄止的供给。

互联网金融同样没有改变这种供给模式,当金融产业化时代来临,我们需要的是转变传统的金融产品的供给模式。通过更加精准、更加快捷的供给来更快、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让金融行业的运行更有效。这里的“有效”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金融行业的运行更有效率;第二,金融行业的供应更有效果。

加入以智能科技为代表的元素,其实是为了提升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而以大数据为代表的科技元素则是为了改变金融行业盲目对接的现状,提升供给的前瞻性和供给的精准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转变金融行业的供给模式同样是未来金融产业产业化的重点。

回归金融,告别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野蛮方式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重点。新旧玩家的不断加入、新技术的不断落地为我们打开了发展的新机会,从而开启了金融产业化发展的大门。找到金融行业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真正让金融回归金融,远离无关痛痒与浮夸狂热。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畅销书作家,行业观察者,特约评论员。长期关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300万字。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行业洗牌开始,互联网金融如何才能回归正途?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退潮让诸多的行业开始面临调整,一些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概念开始遭遇新的挑战。寻找新的发展路子几乎成为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在思考的课题,即使以BAT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巨头也不例外。
孟永辉
2018/08/01
4520
行业洗牌开始,互联网金融如何才能回归正途?
消费互联网的落日下蜕变,产业互联网的浪潮里淘金
产业互联网的说法是基于改造对象的不同延伸出来的,同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改造对象是C端用户不同,这个时代的改造对象是C端的供给侧B端。如果我们再深度思考的话,产业互联网时代其实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孟永辉
2020/01/15
4090
消费互联网的落日下蜕变,产业互联网的浪潮里淘金
当新旧巨头开始混战,如何决胜产业互联网时代?
当互联网不再是每一个人的拥趸,行业的发展必然进入下半场。在换挡的时刻,总是会有不同的模式和理念会出现,这个时候考验的是人们对于未来发展动向的精准把握和判断。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产业互联网将会取代消费互联网成为推动下一轮行业蜕变的全新引擎。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腾讯,抑或是不断加持人工智能的百度,他们都在试图找到一条改造B端行业的有效方式。
孟永辉
2019/03/08
3420
当新旧巨头开始混战,如何决胜产业互联网时代?
打破互联网金融的套路,金融科技蜕变的关键点在哪?
互联网仅仅只是打开了金融与科技融合的序幕,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成熟,特别是人们对于金融科技化理解的日渐深入,金融科技化将迎来新的发展状态。从这个逻辑来看,所谓的金融科技并不是已经结束,而是尚未真正开始。很多人理解的所谓的金融科技或许仅仅只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金融科技时代或许真的是已经结束了。
孟永辉
2019/03/19
4060
打破互联网金融的套路,金融科技蜕变的关键点在哪?
作别互联网的套路,漩涡之下的互联网金融开启新进化
当新零售风靡一时,或许预示着人们正在忘记电商曾经带给我们的巨大改变,正如当新金融不断成长,我们开始与互联网金融说再见一样。那个曾经在资本与互联网风潮的联合作用下野蛮生长的全新物种不断颠覆着我们对于金融行业的原有认知。金融这个曾经相对封闭的行业在与互联网发生化学反应之后竟然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并且真正让人们的生活开始因互联网金融有了很大改变。
孟永辉
2019/03/05
3520
互联网后的新进化,风口里的金融新机会
除了资本退潮、政策监管等外围环境的影响之外,金融行业本身的发展同样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孟永辉
2019/08/08
3600
互联网金融潮流退却,BATJ们正开启去金融化之旅
从当下的情况来看,互联网对于金融行业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金融本身并未发生改变,真正改变的仅仅只是金融行业去中间化的流程和环节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下金融行业遭遇到的政策监管似乎并不意外,一味地获取流量,并且将用户看做“韭菜”进行收割只会把金融行业的发展带离到距离本质越来越远的位置。对于金融行业未来的路在哪,很多人想到了去用新技术的力量挖掘金融行业本身的功能,从而让金融行业去做一些非金融的事情。然而,事实情况却是,金融依然是金融,它始终都逃不脱金融的范畴,所谓的新技术与金融行业的融合更像是一次逃离监管的游戏。
孟永辉
2018/12/25
3620
匆匆过客的互联网金融,开启金融行业的新进化
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或许仅仅只是整个“互联网+”时代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而已,然而,如果互联网金融一味地做流量的收割,却不去改变金融行业本身的话,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或许仅仅只是匆匆过客而已。
孟永辉
2019/08/08
8270
数字科技,不应是第二个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乱象的逐渐斧正,告诉我们,仅仅只是用流量的思维来看待金融科技化,非但无法促进金融科技化的发展,甚至还会将金融科技带入到发展的死胡同里。纵然是经历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洗礼,我们依然看到有很多人选择忘记,于是,所谓的数字科技并未成为真正让金融步入正轨的新方向,反而成为他们再一次洗劫流量的代名词。
孟永辉
2021/01/13
2970
互联网金融遭遇困境,金融科技如何才能迎来春天?
至少从当下的发展情况来看,金融科技所具备的“科技属性”要比“金融属性”多一些。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对于金融科技的“科技属性”的加持更是让这种趋势变得非常明显。
孟永辉
2018/08/22
5170
互联网金融遭遇困境,金融科技如何才能迎来春天?
互联网红利落幕、资金压力加大,互联网家装如何破局?
文/孟永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落幕,依靠互联网家装的模式和概念成长起来的家装公司开始出现困境和难题。互联网时代的盲目扩张让他们在业务锐减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装行业陆续出现的跑路、围堵等问题正是这种想象的集中体现。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家装行业又到了一个必然要变革的档口。 内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家装行业亟待需要破局 毋庸置疑,家装行业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些变化迫使家装行业的参与者们不得不需求改变来破解当下的发展难题。那么,家装行业的内部环境究竟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呢? 首先,从外部看,互联网红利的
孟永辉
2018/06/13
4570
互联网退潮,金融科技进入新周期
当金融本身开启一场全新的进化,我们看到的是一次其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开始。在这样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下,金融不再是一个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存在,而是真正成为了一个与实体深度融合的存在。可以说,金融找到了另外一种新的回归实体经济的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而言,还是对于新生的互联网玩家们来讲,几乎都是如此。
孟永辉
2022/12/02
3520
互联网退潮,金融科技进入新周期
蚂蚁金服向左,京东数科向右,进化的互联网金融有何挑战?
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讲,当下正在经历的无疑是一个寒冬,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资本层面都在面临新的挑战。对于互金行业来讲,这或许是一次机会。通过不断进行合规操作,人们可以找到自身发展和市场调节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将自身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孟永辉
2019/05/21
6020
蚂蚁金服向左,京东数科向右,进化的互联网金融有何挑战?
产业互联网:以互联网为始,以数字化为终
从当前人们对于新技术布局的热忱来看,互联网模式带来的生长是外化的结果,即收割红利的结果,一旦红利不再,这种发展势头便戛然而止。
孟永辉
2020/09/03
2410
流量神奇不再,金融再进化的产业互联网乐章如何抒写?
外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并不乐观,简单进行渠道上的改变而不去改变金融本身的做法只能将金融行业的风险进一步扩大,而不是控制到合理的空间里。
孟永辉
2019/07/16
6570
流量神奇不再,金融再进化的产业互联网乐章如何抒写?
当分野成为潮流,互联网金融的新风口在哪?
互联网红利的见顶最终撕掉了P2P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缺少了流量的供应,以网络借贷为主要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或爆雷、或跑路的互金平台就是这种现象的直接表现。很多人将当前互金领域正在经历了这场寒冬归结为致命性的,然而,这对于互金行业来讲何尝不是一次逆袭的机会呢?
孟永辉
2019/05/14
3890
当分野成为潮流,互联网金融的新风口在哪?
互联网金融风光不再,谁才是新金融时代的真正玩家?
以平台和流量为主导的时代总是会把人们的关注点聚焦在两者身上,并不会去深度思考行业本身相关的关键流程和环节,互联网金融便是如此。我们仅仅只是看到了互联网金融可以为我们带来诸多的流量,但是却没有去想金融本身并没有改变的现实问题。
孟永辉
2019/05/08
5260
互联网金融风光不再,谁才是新金融时代的真正玩家?
互联网金融终将落幕,BAT加持下的金融科技如何赋能行业?
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创业浪潮在P2P平台跑路引爆的政策监管中渐行渐远,仅仅只是单纯地搭建一个平台,而不去深度参与到金融实际运作过程的做法愈发找不到新的发展突破口。人们在思索互联网金融未来走向的同时,同样在探索新技术与金融行业最佳结合点。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率先嗅到了这股味道,他们纷纷投身金融科技的洪流之中,试图通过发掘金融与科技的结合点,寻找有关金融科技的非金融属性。
孟永辉
2018/09/20
6080
互联网金融终将落幕,BAT加持下的金融科技如何赋能行业?
互联网金融面临三大升级,金融科技如何应对新风口?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落幕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是某个行业的变革,而是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行业的深度改变,金融行业的变革正是这一系列行业当中的一个。互联网金融本身的痛点和难题在政策监管来临之时被进一步放大,平台跑路、爆雷等现象随时产生。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来思考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再合适不过了。幸运的是,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出台之前,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金融模式便已经开始出现,并且还是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孟永辉
2018/09/20
6620
互联网金融面临三大升级,金融科技如何应对新风口?
互联网金融渐行渐远,金融科技是承继衣钵还是独自远行?
人们总是习惯喜新厌旧,将对新事物的溢美化作对旧事物的诋毁。如今,看待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时,人们的这一特点显露无遗。在互联网金融遭遇政策监管、模式困境的当下,全力拥抱金融科技、抛弃互联网金融成为主流。这似乎是一种政治正确。然而,作为一个曾经为我们打开思考金融行业发展新方式的催化剂,互联网金融并非一无是处。即使金融科技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金融依然功不可没。
孟永辉
2018/10/11
5400
互联网金融渐行渐远,金融科技是承继衣钵还是独自远行?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行业洗牌开始,互联网金融如何才能回归正途?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