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iOS开发之网络代码进化史

iOS开发之网络代码进化史

作者头像
YungFan
发布于 2025-03-11 01:49:39
发布于 2025-03-11 01:49:39
63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学海无涯学海无涯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介绍

目前,iOS 原生网络请求数据共有 4 种方式,分别是传统 Completion 回调Completion 回调 + ResultCombine 框架Swift Concurrency (async/await)。本文以下载图片为例,详细讲解 4 种网络请求的差异。

传统Completion回调

一种最基础的异步处理方式,使用闭包作为回调函数。

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 错误枚举
enum FetchError: Error {
    case badURL
    case badRequest
    case badImage
}

/// 1. 传统completion回调
func fetchImage(from url: String, completion: @escaping (UIImage?, Error?) -> Void) {
    guard let url = URL(string: url) else {
        completion(nil, FetchError.badURL)
        return
    }
    let request = URLRequest(url: url)
    let task = URLSession.shared.dataTask(with: request) { data, response, error in
        if let error = error {
            completion(nil, error)
        } else if (response as? HTTPURLResponse)?.statusCode != 200 {
            completion(nil, FetchError.badRequest)
        } else {
            guard let data = data,
                  let image = UIImage(data: data) else {
                completion(nil, FetchError.badImage)
                return
            }
            completion(image, nil)
        }
    }
    task.resume()
}

fetchImage(from: "https://search-operate.cdn.bcebos.com/7e85570b817e17e8f3ae93134cc78451.gif") { image, error in
    if let image {
        print(image)
    } else if let error {
        print(error)
    }
}

优点

  • 简单易懂,学习曲线低。
  • 兼容性好,适用于所有 iOS 版本。

缺点

  • 可能导致"回调地狱"。
  • 错误处理比较分散,每个回调都需要单独处理错误。
  • 取消操作比较麻烦。

Completion回调+Result

对传统 Completion 回调的改进,使用 Swift 的 Result 类型统一处理成功和失败情况。

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enum FetchError: Error {
    case badURL
    case badRequest
    case badImage
}

/// 2. completion回调+Result
func fetchImage(from url: String, completion: @escaping (Result<UIImage, Error>) -> Void) {
    guard let url = URL(string: url) else {
        completion(.failure(FetchError.badURL))
        return
    }
    let request = URLRequest(url: url)
    let task = URLSession.shared.dataTask(with: request) { data, response, error in
        if let error = error {
            completion(.failure(error))
        } else if (response as? HTTPURLResponse)?.statusCode != 200 {
            completion(.failure(FetchError.badRequest))
        } else {
            guard let data = data,
                  let image = UIImage(data: data) else {
                completion(.failure(FetchError.badImage))
                return
            }
            completion(.success(image))
        }
    }
    task.resume()
}

fetchImage(from: "https://search-operate.cdn.bcebos.com/7e85570b817e17e8f3ae93134cc78451.gif") { result in
    switch result {
    case let .success(image):
        print(image)
    case let .failure(error):
        print(error)
    }
}

优点

  • 相比传统回调,代码更加清晰和统一。
  • 能够明确区分成功和失败状态。
  • 兼容所有 iOS 版本。

缺点

  • 仍然会导致回调嵌套问题。
  • 取消机制同样需要额外处理。

Combine框架

Combine 是 Apple 在 iOS 13 引入的响应式编程框架,专为处理异步事件流设计。

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enum FetchError: Error {
    case badURL
    case badRequest
    case badImage
}

/// 3. Combine
func fetchImage(from url: String) -> AnyPublisher<UIImage, Error> {
    guard let url = URL(string: url) else { return Fail<UIImage, Error>(error: FetchError.badURL).eraseToAnyPublisher() }
    let request = URLRequest(url: url)
    let session = URLSession.shared
    let dataPublisher = session.dataTaskPublisher(for: request)
        .retry(3)
        .timeout(5, scheduler: DispatchQueue.global())
        .tryMap { data, response -> Data in
            guard (response as? HTTPURLResponse)?.statusCode == 200 else { throw FetchError.badRequest }
            return data
        }
        .tryMap { data -> UIImage in
            guard let image = UIImage(data: data) else {throw FetchError.badImage}
            return image
        }
        .receive(on: DispatchQueue.main)
        .subscribe(on: DispatchQueue.global())
        .eraseToAnyPublisher()
    return dataPublisher
}

var cancellables = Set<AnyCancellable>()
fetchImage(from: "https://search-operate.cdn.bcebos.com/7e85570b817e17e8f3ae93134cc78451.gif")
    .sink(
        receiveCompletion: { completion in
            switch completion {
            case .finished:
                print("Image download completed successfully")
            case let .failure(error):
                print(error)
            }
        }, receiveValue: { image in
            print(image)
        }
    )
    .store(in: &cancellables)

优点

  • 声明式编程风格,代码更简洁。
  • 强大的操作符支持。
  • 优雅的错误处理和转换机制。
  • 提供标准的取消机制。

缺点

  • 学习曲线较陡峭。
  • 仅支持 iOS 13 及以上版本。
  • 长链式调用可能影响代码可读性。

4. Swift Concurrency (async/await)

Swift 5.5 引入的现代异步编程模型,使用结构化并发的概念。

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复制
enum FetchError: Error {
    case badURL
    case badRequest
    case badImage
}

/// 4. Concurrency
func fetchImage(from url: String) async throws -> UIImage {
    guard let url = URL(string: url) else { throw FetchError.badURL }
    let request = URLRequest(url: url)
    let (data, response) = try await URLSession.shared.data(for: request)
    guard (response as? HTTPURLResponse)?.statusCode == 200 else { throw FetchError.badRequest }
    let image = UIImage(data: data)
    guard let image = image else { throw FetchError.badImage }
    return image
}

Task {
    do {
        let image = try await fetchImage(from: "https://search-operate.cdn.bcebos.com/7e85570b817e17e8f3ae93134cc78451.gif")
        print(image)
    } catch {
        print(error)
    }
}

优点

  • 代码简洁直观,接近同步代码的阅读体验。
  • 易于理解的错误处理。
  • 内置取消支持和结构化并发。
  • 易于调试和维护。

缺点

  • 一定的学习曲线。
  • 需要 iOS 15 及以上版本。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5-03-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LeetCode 51. N皇后 / 52. N皇后 II(回溯)
n 皇后问题研究的是如何将 n 个皇后放置在 n×n 的棋盘上,并且使皇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攻击。
Michael阿明
2020/07/13
3130
LeetCode 51. N皇后 / 52. N皇后 II(回溯)
​LeetCode刷题实战51:N 皇后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n-queens/
程序员小猿
2021/01/20
3360
N 皇后问题_用回溯法解N皇后问题
n 皇后问题研究的是如何将 n 个皇后放置在 n×n 的棋盘上,并且使皇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攻击。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11/19
4130
LeetCode N皇后(回溯)
n 皇后问题研究的是如何将 n 个皇后放置在 n×n 的棋盘上,并且使皇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攻击。
SakuraTears
2022/01/13
2790
LeetCode N皇后(回溯)
N皇后!
力扣题目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n-queens
代码随想录
2021/11/05
7810
春招面试之N皇后问题
n 皇后问题研究的是如何将 n 个皇后放置在 n×n 的棋盘上,并且使皇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攻击。
公众号guangcity
2019/09/20
8550
春招面试之N皇后问题
LeetCode-51-N皇后
n 皇后问题研究的是如何将 n 个皇后放置在 n×n 的棋盘上,并且使皇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攻击。
benym
2022/07/14
2340
回溯算法之N皇后问题[通俗易懂]
由于皇后的位置受到上述三条规则约束,我们必须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判断当前皇后的位置是否合法。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11/11
1.1K0
LC51— N 皇后
n 皇后问题 研究的是如何将 n 个皇后放置在 n×n 的棋盘上,并且使皇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攻击。
Java架构师必看
2021/05/14
3570
LC51— N 皇后
51. N皇后
n 皇后问题研究的是如何将 n 个皇后放置在 n×n 的棋盘上,并且使皇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攻击。
张伦聪zhangluncong
2022/10/26
3140
☆打卡算法☆LeetCode 51、N皇后 算法解析
链接:51. N 皇后 - 力扣(LeetCode) (leetcode-cn.com)
恬静的小魔龙
2022/08/07
2830
☆打卡算法☆LeetCode 51、N皇后  算法解析
【回溯+剪枝】优美的排列 && N皇后(含剪枝优化)
假设有从 1 到 n 的 n 个整数。用这些整数构造一个数组 perm(下标从 1 开始),只要满足下述条件 之一 ,该数组就是一个 优美的排列 :
利刃大大
2025/02/04
440
【回溯+剪枝】优美的排列 && N皇后(含剪枝优化)
leetcode刷题(52)——51. N皇后
n 皇后问题研究的是如何将 n 个皇后放置在 n×n 的棋盘上,并且使皇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攻击。
老马的编程之旅
2022/06/22
2020
leetcode刷题(52)——51. N皇后
LintCode N皇后问题题目分析代码
每个解决方案包含一个明确的n皇后放置布局,其中“Q”和“.”分别表示一个女王和一个空位置。
desperate633
2018/08/22
2560
​LeetCode刷题实战52:N皇后 II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n-queens-ii/
程序员小猿
2021/01/20
4000
LeetCode51. N皇后
n 皇后问题研究的是如何将 n 个皇后放置在 n×n 的棋盘上,并且使皇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攻击。
Yuyy
2022/06/28
1540
LeetCode51. N皇后
回溯法+约束编程-LeetCode51(N皇后问题与解数独问题对比)
n 皇后问题研究的是如何将 n 个皇后放置在 n×n 的棋盘上,并且使皇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攻击。
算法工程师之路
2019/10/13
7860
N皇后问题如何写出简洁的最优解 - 回溯法及LeetCode应用详解
回溯法之所以称之为回溯法,是因为它其实是DFS/BFS+回溯操作进行的穷举。回溯和DFS/BFS的区别在于回溯操作。也有人把回溯法称为BFS/DFS,这没有错,但是不太准确的,回溯法是特殊的DFS或者BFS,因为DFS或者BFS在某些情况下无法递归处理所有的情况(即不完全穷举),需要执行一定的后悔操作,才能穷举所有情况。
Steve Wang
2021/01/14
5250
N皇后问题如何写出简洁的最优解 - 回溯法及LeetCode应用详解
从 DFS 到回溯法,再看 N 皇后问题
上一篇 已经讲到了 DFS 一些基础的点,由于 DFS 太重要了,不得不再往前深挖一步!
掘金安东尼
2022/09/19
3280
从 DFS 到回溯法,再看 N 皇后问题
LeetCode 刷题记录(三)
这道题是「回溯法」的经典应用。基本的思路是:从第一行开始,每行按列循环放置皇后,如果找到一个符合规则的位置,则到下一行,以此类推,如果可以一直进行到最后一行,则得到一个正确的解法,记录下来;如果到某一行发现没有符合要求的位置,就回到上一行,对该行还未循环的位置继续按列循环。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格子均被遍历。可以看出,这种解法实际上是一种「深度优先搜索」。
口仆
2020/08/16
4200
相关推荐
LeetCode 51. N皇后 / 52. N皇后 II(回溯)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查看详情【社区公告】 技术创作特训营有奖征文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
本文部分代码块支持一键运行,欢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