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突破性进展:基因编辑技术为亨廷顿病带来新曙光

在医学领域,基因编辑技术一直是攻克复杂遗传病的前沿阵地。最近,上海交通大学蔡宇伽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和阿斯利康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RIDE(Ribonucleoprotein delivery)的新型基因编辑递送工具,为亨廷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亨廷顿病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亨廷顿基因(HTT)中的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引起,导致神经元功能失调和死亡。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能够阻止或逆转疾病的进展。传统的基因治疗递送载体如腺相关病毒(AAV)和脂质纳米颗粒(LNPs)在细胞特异性、表达时间和免疫反应等方面存在局限性。

2.RIDE技术通过类病毒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递送CRISPR/Cas9核糖核蛋白(RNP),实现了神经元细胞特异性的基因编辑。在实验中,RIDE展现了与传统慢病毒载体递送系统相当的编辑效率,但具有瞬时性存在、脱靶风险低的特点。在亨廷顿病小鼠模型中,通过敲除CAG重复序列,降低突变亨廷顿蛋白的表达,显著改善了疾病症状。

这一突破不仅为亨廷顿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还为其他难治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攻克更多复杂的遗传性疾病,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8lgeKGCPausOV5gjhcUhL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