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内网流量的分类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许多网络服务都使用特定的端口号,如HTTP服务通常使用80端口,HTTPS使用443端口,FTP使用20和21端口等。通过识别流量的源端口或目的端口,可以将与这些端口相关的流量归为一类。例如,将所有目的端口为80的流量归为Web浏览流量类别。
对于企业内部自定义的服务,也可以分配特定的端口号范围,然后根据这些端口号对流量进行分类。比如企业内部的文件共享服务使用8888端口,那么就可以把目的端口为8888的流量归为文件共享流量类。
根据流量的源IP地址来分类,可以将不同部门、不同用户组或者不同设备类型的流量区分开来。例如,将来自研发部门IP地址段的流量归为一类,销售部门的IP地址段流量归为另一类,以便对不同部门的流量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控。
同样,依据流量的目的IP地址分类也很有用。如果企业有多个分支机构,将目的IP地址为某个分支机构网络的流量归为一类,有助于对跨分支机构的网络流量进行管控,比如优化分支间的数据传输策略。
按照网络协议类型分类,如TCP协议流量和UDP协议流量。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常用于Web浏览、文件传输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UDP是无连接的高效传输协议,常用于视频流、实时游戏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将不同协议的流量分类后,可以根据协议特点进行不同的管理策略设置。
对于应用层协议,如DNS(域名系统)、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邮局协议版本3)等,也可以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将DNS查询流量单独分类,以便监控域名解析的情况,防止恶意DNS劫持等安全问题。
DPI技术可以深入分析网络数据包的内容,识别出应用层的协议、应用类型甚至具体的应用内容。例如,通过DPI可以识别出是腾讯视频的流量还是爱奇艺的流量,然后将其归为视频流媒体流量类。这样就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视频流量设置不同的带宽限制或优先级策略。
许多应用都有其特定的数据特征码,通过识别这些特征码可以对流量进行分类。比如某些特定的企业内部办公软件有独特的数据格式和特征码,通过识别这些特征码就可以将企业内部办公软件的流量单独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