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流量管控主要有以下目标:
阻止外部恶意流量进入内网,如黑客的入侵尝试、恶意软件的传播等。通过对流量来源、类型和行为的管控,识别并过滤掉可能的攻击流量,保护内网中的主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免受侵害。
监测内网流量的流向和内容,防止内部人员有意或无意地将敏感数据(如商业机密、用户隐私信息等)通过非法的网络传输途径发送到外部。例如,管控内部邮件附件的大小和类型、限制特定敏感数据的上传流量等。
识别和保障关键业务(如企业的财务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的网络流量优先级。在网络拥塞时,优先满足关键业务的带宽需求,确保其稳定、高效地运行,避免因网络问题导致业务中断或效率低下。
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合理分配网络带宽资源。例如,为研发部门分配足够的带宽以满足其大数据传输和软件测试的需求,同时限制非关键部门(如行政部门在非工作时间)的带宽使用,提高整体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在一些行业,如金融、医疗等,需要遵循严格的网络监管法规。内网流量管控有助于确保企业的网络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如限制特定类型数据的传输范围、防止非法的数据跨境传输等。
企业自身可能制定了一系列网络安全和使用的内部政策,内网流量管控是实现这些政策的有效手段。例如,企业规定员工在工作时间内不得进行非工作相关的网络娱乐活动,通过流量管控可以监测和限制此类流量。
通过管控非必要的流量,避免网络过度拥塞,从而提高所有用户的网络访问速度和稳定性。当网络中没有大量无节制的娱乐流量或恶意流量占用带宽时,合法用户在访问办公资源、浏览网页等操作时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
根据用户的角色、部门或业务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网络流量服务。例如,为经常需要外出办公的员工提供更适合移动办公的网络流量套餐和管控策略,满足他们对网络灵活性和安全性的双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