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内网流量管控的技术手段:
NetFlow是Cisco公司开发的一种流量监测技术,sFlow则是InMon公司提出的类似技术。它们通过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上采集流量信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类型、流量大小等。这些信息可用于分析网络流量的模式、来源和去向,为流量管控提供数据基础。
SNMP可用于监控网络设备的状态和性能,也能获取部分流量相关数据。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SNMP查询网络设备中的接口流量计数器等信息,了解网络流量的总体情况,如某个接口的入站和出站流量总量等。
防火墙是最常见的访问控制设备。它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允许或阻止特定的网络流量进出内网。例如,基于IP地址、端口号和协议类型设置规则,阻止外部非法IP对企业内网的访问,或者限制内网主机对外部某些高风险端口(如某些恶意软件常用的端口)的访问。
ACL可应用于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通过在设备上配置ACL规则,可以精确地控制网络流量的流向。例如,在交换机上配置ACL,可以限制某个VLAN(虚拟局域网)内的主机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器资源,从而实现对内网流量的精细管控。
如加权公平队列(WFQ)、基于类的加权公平队列(CBWFQ)等。这些技术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流量进行排队处理,根据流量的优先级分配带宽资源。例如,将语音流量设置为高优先级,在网络拥塞时优先保证语音流量的传输,而对低优先级的文件下载流量进行适当的限制。
流量整形器可以按照设定的速率对流量进行整形,使流量符合预定的带宽限制。例如,将某个部门的出口带宽限制为10Mbps,防止该部门过度占用网络资源,影响其他部门的正常使用。
DPI技术能够深入分析网络数据包的内容,不仅仅是查看包头信息(如IP地址、端口等),还能识别应用层协议和具体的应用内容。通过DPI,可以识别出特定的应用程序流量(如社交媒体应用、视频流媒体应用等),然后根据企业的策略进行管控,如限制某些非工作相关应用的流量使用。
SDN将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通过网络控制器,可以集中地对内网流量进行管控。管理员可以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灵活地配置网络策略,如动态调整流量路由、设置不同流量的优先级等,实现更加智能化、灵活的内网流量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