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的核心能力可归纳为以下六大维度,涵盖从环境交互到自主进化的完整闭环:
1. 感知与理解能力
- 多模态输入处理:整合文本、语音、图像、传感器数据(如摄像头、激光雷达)等,通过OCR、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解析环境信息。
- 上下文感知:结合历史交互记录和实时状态,推断用户潜在需求(如识别用户连续追问背后的核心意图)。
- 知识库增强:通过向量数据库存储行业专有数据(如企业产品信息),支持语义检索与知识图谱构建。
2. 决策与规划能力
- 任务拆解:将复杂目标分解为可执行子任务(如“生成竞品报告”拆解为数据采集、清洗、分析三步),采用ReAct框架实现思维链推理。
- 动态策略制定:基于强化学习优化路径(如物流Agent根据库存调整配送方案),结合规则引擎处理不确定性(如金融风险评估)。
- 资源分配:协调计算工具(如GPU算力)、信息工具(API调用)和物理工具(机器人控制)的优先级与使用顺序。
3. 执行与行动能力
- 工具调用:通过API、代码执行器、数据库查询等扩展能力边界(如调用搜索引擎获取实时数据)。
- 物理世界交互:操作硬件设备(如工业机器人抓取零件)、控制软件界面(如自动生成PPT并插入AI绘图)。
- 自动化流水线:串联多个工具形成工作流(如用户指令→搜索→分析→生成报告→发送邮件)。
4. 记忆与学习能力
- 短期记忆:通过上下文窗口保留当前任务对话历史,支持多轮交互连贯性。
- 长期记忆:使用向量数据库存储用户偏好、任务历史等,支持跨会话知识复用(如记住用户过敏原避免推荐相关食品)。
- 持续学习:基于用户反馈优化策略(如客服Agent根据投诉率调整话术),通过联邦学习实现多Agent知识共享。
5. 多智能体协作能力
- 角色分工:定义协调者(分配任务)、执行者(调用工具)、监督者(评估结果)等角色,通过共享内存或消息队列通信。
- 冲突解决:采用博弈论或投票机制协调多Agent目标冲突(如物流场景中库存管理与运输调度的资源竞争)。
- 分布式执行:在边缘设备(如自动驾驶汽车)与云端协同处理,降低延迟并提升可靠性。
6. 自我修正与伦理对齐
- 错误检测:通过日志追踪和规则引擎识别异常(如连续API调用失败触发熔断机制)。
- 行为审计:记录决策路径供人工复核(如医疗诊断Agent需保存推理过程以应对法律审查)。
- 价值观对齐:内置伦理约束(如禁止生成暴力内容)、隐私保护机制(差分隐私处理用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