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 调用外部工具的核心是通过结构化交互协议 与动态执行框架 实现,其技术实现路径可分为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一、工具调用机制设计Function Calling标准协议 基于OpenAI提出的Function Calling规范,定义工具接口的JSON Schema,包含: 工具名称 (如get_weather) 参数描述 (类型、必填项、约束条件) 功能描述 (帮助模型理解何时调用) 示例: { "name": "query_database", "description": "查询企业订单数据库 ", "parameters": { "type": "object", "properties": { "order_id": {"type": "string", "description": "订单编号"} }, "required": ["order_id"] } } 来源:
2. 意图识别与工具匹配
规则引擎 :通过关键词匹配(如“汇率”触发汇率查询工具) LLM 推理 :使用ReAct框架让模型自主判断是否需要调用工具 示例: 用户输入“北京明天适合出游吗?”,LLM解析出需调用天气API 和景点推荐工具 二、技术实现路径单工具调用流程 graph LR A[用户输入] --> B{LLM判断是否需要工具} B -->|是| C[生成结构化调用指令] B -->|否| D[直接生成回答] C --> E[解析JSON参数] E --> F[调用外部API/数据库] F --> G[返回结果给LLM] G --> H[生成最终回复] 来源: 多工具协作模式 顺序执行 :如“查天气→分析趋势→生成报告” 并行调用 :同时获取天气和交通数据后综合判断 动态 路由 :根据中间结果选择后续工具 示例: # LangChain工具路由示例 class ToolRouter: def __init__(self): self.tools = {"calculator": CalculatorTool(), "translator": TranslatorTool()} def route(self, intent): return self.tools.get(intent, DefaultTool()) 来源:
三、关键技术支撑参数处理技术 自动补全 :LLM推断缺失参数(如未指定城市时追问) 类型校验 :验证参数格式(如日期是否符合ISO标准) 容错机制 :处理API超时/返回错误(重试策略、降级方案) 2. 执行环境控制
沙箱隔离 :高风险操作(如文件删除)在隔离环境执行 权限管控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限制工具调用范围 审计日志 :记录工具调用详情供追溯 3. 性能优化策略
缓存机制 :对高频工具(如汇率查询)缓存结果 异步调用 :并行执行独立工具(如同时调用天气和交通API) 流式处理 :分块返回结果降低延迟 四、典型应用场景数据查询类 天气API:get_weather(city="北京")→ 返回温度/天气状况 金融数据:query_stock_price(symbol="AAPL")→ 获取实时股价 2. 系统操作类
文件处理 :read_excel(file_path="report.xlsx")→ 解析表格数据自动化:send_email(to="user@example.com", content=msg)→ 发送邮件 3. 复杂计算类
数学运算:calculator(expression="200 * 7.2")→ 返回1440 图像处理 :ocr_image(image_path="invoice.png")→ 提取文本 五、安全与容错设计输入验证 使用Pydantic模型校验参数类型和范围 正则表达式过滤非法字符(如SQL 注入防护) 2. 错误处理
熔断机制:连续失败3次后暂停调用 降级策略:返回缓存数据或友好提示 异常捕获:try-except块处理API异常 3. 安全加固
敏感操作二次确认(如删除文件需用户确认) 最小权限原则:工具仅开放必要权限 加密传输:HTTPS协议保护数据交互 六、开发框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