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余凯:不做AI芯片,如何改变世界? | 变局者

余凯:不做AI芯片,如何改变世界? | 变局者

作者头像
量子位
发布于 2018-03-22 07:31:50
发布于 2018-03-22 07:31:50
632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量子位量子位
李根 发自 硅谷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余凯的身上有很多个“第一名”标签,他是深度学习最资深的华人从业者,是中国首个深度学习实验室的创办人,也是AI浪潮中第一个离职创业的百度技术高管……

如今他最看重的,是创办了第一家中国AI芯片公司:地平线机器人。

余凯创业后发布的第一款产品,用时2年。

这个速度和产品价值,现在还难以评价。可能与地平线的创立一样,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云开见日——比如AI芯片大热,又如技术应用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但影响和意义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AI处理器”的潮流,还是“中国芯”的趋势,地平线的“旭日”和“征程”站立其间,在发布开始就成为了行业新变量。

我们想知道,余凯和他创办的地平线会在2018搅动怎么样的风云变幻?而答案就在量子位对余凯的这次专访中。

在与量子位对话时,余凯毫不掩饰他的雄心壮志,甚至是他的“狂傲”;当然余凯也坦率了表露了内心“柔软”的一面。

这是最真实的余凯和他的地平线。

这也是系列报道“变局者”专访的开篇。

2年造芯路

talk is cheap

量子位:创业2年推出芯片,怎么评价这个过程?

余凯:我们很幸运。2015年决定做AI芯片,是中国第一家,那时候很多算法还不成型,做了很多风险不小的决定。

量子位:哪方面的风险?

余凯:打个比方,这辆车的轮子都没有完全装好,我们就上路了。最后芯片一次流片成功,非常难得。我们有很多芯片老兵,一次性芯片成功,直接拿产品出来展示,并不多见。

量子位:跟预计时间比呢?

余凯:时间上差不多。但一开始做确实有点迷茫,因为我一直都是深度学习出身,硬件方面请教了不少人,说法都不一样,有人说3年,有人说更长,起初确实吓到我了。

我们正式流片成功是2017年9月。后来直到12月才召开发布会,在地平线的认知里,芯片流片成功还不算完,一定要把系统做出来,把应用放到场景中做出来,这才是最强大的power展示,而不光是概念。

地平线发布会现场

量子位:所以在发布会现场就展示应用?

余凯:硅谷有句话:“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

今天可能有很多发布会,但全世界真正拿出AI处理器的公司恐怕没几家。我们经过2年潜心研发,拿出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处理器。

所以虽然是处理发布会,我们现场也已经实时展现了芯片运转处理的实际应用过程。我们是第一家(这样做的公司)。

show me the chip(芯片)

量子位:造芯最大挑战是什么?

余凯:时间。进入研发周期,从芯片架构、设计、定型、验证,流片,再验证,整个周期很固定,不可能压缩或加快整个流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最核心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量子位:跟你以前工作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余凯:硬件不像软件,你无法通过多花时间多写几行代码解决问题。从一个软件背景的人去理解、适应这种常态,是需要转折期的,这是最大的挑战,这也是我的新常态。

量子位:如果没一次性成功会怎么样?

余凯:如果流片失败了,那几百万美金就打水漂,整个过程还得重来一遍,即便不是完全从头再来,但整个项目一定会延期6-12个月。

量子位: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余凯:(长舒一口气……)我们芯片团队的人还去烧过香,真的,去雍和宫。

show me the product

量子位:芯片发布后的挑战是?

余凯:推向应用的速度,你不能只是一个芯片。2017年完成了show me the chip,2018的核心就是show me the product.我觉得吹牛都是容易的,但talk is cheap.

量子位:有目标吗?

余凯:我们有一个非常aggressive的目标,但还没想好是不是要对外说。核心会在智能驾驶、泛安防(安防、新零售)等领域去打造应用。

量子位:为什么是这两个?

余凯:在我们看来,第一波AI,肯定是用智能化去重新定义智能终端,最核心的是摄像头。另一个是重新定义汽车。我们认为手机之后最能核心影响人类智能生活的,就是摄像头和汽车。

AI冷热变局

量子位:我们刚谈论了很多AI芯片的过程,但你2015年创立地平线宣布要造芯时,理解的人并不多。这个认知过程你怎么看?

余凯:我们是第一家做AI芯片的公司,这是我们独立思考的结果。

全球范围内,你很难找到第二个比我做深度学习(时间)更长的华人。我从2006年开始做深度学习,并且信仰它,这都是一个很不为人理解、很孤独的过程。

当时全世界没有几个实验室围绕深度学习进行研发,我所在的NEC是为数不多以卷积神经网络为核心的实验室。

所以一定要保持独立思考,而不是随大流,随大流的思考,往往是错误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大家不理解的,一旦每个人都看得懂了,机会已经晚了。

量子位:之前也有过不理解?

余凯:2012年我在百度启动深度学习实验室(IDL),大家也不理解。当时国内学术会议上,还有教授跟我争辩为何去搞深度学习。但到2015年左右,已经没有人再争论这个事情了。

量子位:2015年你出来创建了地平线。

余凯:对,到大家都理解深度学习的时候,我的想法又不一样了。当大家还在试图搞清楚深度学习、软件、算法和GPU的时候,我已经在思考(其实2014年就开始了):可能GPU不是最适合做深度学习的计算平台,我们需要继续去推进人工智能的革命——关键节点不再是软件算法了。

量子位:这影响了你创业?

余凯:2015年,地平线可以出来做一家人脸识别的公司,那个时候中国可能已经有50家了,我觉得不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任何本质的不同。

但真正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的应用,不会停留在小项目里,而是被大规模应用,应用到任何场景中,是低功耗的芯片中。

我们这个观点是很有远见,你看今年特斯拉也这么做了。

量子位:AI处理器在2017是热门话题。

余凯:是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涌进来,但我很怀疑他们是否真正思考过AI处理器相关的东西。

在中国,一个人做了加油站赚钱,1万家公司都跑过来做加油站。我觉得应该鼓励独立思考,敢于预设未来,而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硅谷做得更好些。

量子位:你对AI处理器的思考是什么?

余凯:我的关于AI处理器的思考,可以等到2018年年底再跟你聊一聊。

量子位:为什么?

余凯:一方面是现在说了大家听不懂,另一方面是出于保密。最关键的,还是超前思维。我试图一直保持5年左右的超前思维,跟业界比。无论是深度学习算法,还是ImageNet这样的比赛,我都是最早夺冠的中国团队。

所以回过头来看,地平线所做的事情大家不是非常理解也不奇怪,像大疆DJI,一开始并不被理解,但它反倒有了很长期的时间去准备,积累势能,当展现成动能的时候,别人再copy已经晚了。

我们会享受这一段独特、不被人理解的过程。利用这段时间去打磨好我们的技术和产品。

量子位:你觉得地平线最不被理解的是什么?

余凯:可能外界没有真正理解软硬结合这件事,软硬结合的本质,以及对整个效率的提升。

为什么基于地平线处理器的产品,相似公司去做,可能要晚1.5-2年的时间?因为软硬件的结合非常难,从一开始去思考软硬件结合,而不是硬件出来再去思考,这是本质上的不同。

量子位:例如?

余凯:特斯拉一开始用英伟达的处理器、自己做软件,现在就明确了:硬件自己做,才能更快。但自动驾驶处理器,研发周期肯定不会短。

量子位:什么时候能看到软硬结合的价值?

余凯:我们的目标是2025年(AI处理器)进入3000万辆汽车。如果达到这个目标,地平线的价值就会超过百度。

量子位:超过百度是一个小目标?

余凯:不,这只是一个比方。

2017&2018

计算>算法、数据

量子位:2017还有什么行业事件让你印象深刻?

余凯:AlphaGo Zero,但不在意料之外。2015年我就预见到未来会是这样的,我记得在团队内部也有分享:未来,计算会比数据更重要。

这也是驱动我去做处理器的原因。我认为未来在芯片上做仿真、左右互搏,无需真实数据,就能不断提升决策的能力。

量子位:计算会比数据和算法更关键?

余凯:我认为未来计算会更重要。即便直到今天,大家还都在“大数据”、“大数据”……然而通过演算也能解决很多根本问题。

爱因斯坦从来不做实验,他所有的理论,都是思想实验得到的结论。又开始讲得越来越抽象,可能又要让大部分人听不懂了。

总而言之,我的观点是:持续去投资AI计算,而不是算法本身,这很重要。

量子位:也是地平线的发展路径?

余凯:我们沿着这个路径去实现。当初成立地平线,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未来的预判,其中算法的优先性可能没有计算来得重要。我们提三个支点:处理器、算法和数据。

特别是处理器的重要性上,没有处理器,算法就是无根之木。

“战争已结束”

量子位:2017年AI创投也很热,感到竞争在加剧吗?

余凯:我不觉得竞争加剧。看到热才涌进来,这个事情你不一定能很好做下去。

引用之前流传的一句话:当你意识到这是一个战争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

对于机会主义者来说,满世界都是机会,而带着使命感的人,会直面冷热、挑战,困难,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化,我们肯定会带着自己的使命往前跑。

量子位:冷与热不会影响到你们?

余凯:冷与热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我本人在深度学习、AI领域干了20多年时间,行业起起落落、冷冷热热,其间很多人改行了,但我从来不会思考这些冷与热。

量子位:也没有影响你对商业的理解?

余凯:商业的本质一直没有改变,虽然AI越来越high。我觉得太在意眼前的事情,反而会迷失。

我们如今有这么多AI公司,但还没有一家真正找到创新的商业模式。光靠卖算法、卖SDK,很难成为伟大的公司,所以目前为止,商业本质没有变化。

我的投资人张磊常引用巴菲特的理念:投资要投资长时间里的不变量,做时间的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思考,什么才是不变的东西?

对于地平线来说,我们希望成为第一家大规模商业化的AI公司。

百度&英特尔

量子位:你也是第一个出走百度的AI创业者?

余凯:对,我是第一个,又是“第一个”(笑)。

量子位:会不会觉得吃亏?如果你再晚一点创业,可能受到的资本追捧会更多。

余凯:不会,地平线现在处于最好的节奏里。我们不会太care估值,虽然我们估值并不低,只不过我们一直不愿意参与这种融资里的喧嚣。很多人吹嘘自己是AI独角兽,但可能并不是。

至于我创业的前同事们,他们目前都做得很不错,我都愿意为他们鼓掌喝彩,我觉得未来他们都用上我们的处理器就会更完美。(笑)

所以我的心愿很直接:景驰、Pony.ai等做得越好,我们的机会越大。地平线做的是底层平台,会是一个AI底层平台公司。

量子位:芯片发布前地平线拿了英特尔的投资,当时有过“中国芯”的顾虑吗?可能有些公司为了展现“中国自主研发”,甚至不愿意接触国外资本。

余凯:我觉得一个超牛逼的技术公司,一定是参与全球竞争的。

量子位:英特尔的投资意味着什么?

余凯:我们一方面说我们要成为AI时代的英特尔,有竞争的成分;另一方面我们又收获了来自行业巨头的尊敬。

量子位:英特尔的投资是出于尊敬?

余凯:行业老大把真金白银放在你这里,是干什么的?难道没有出于尊重的意思吗?(笑)

我们拿了英特尔的投资,但也不避讳我们的野心:就是要做AI时代的英特尔。竞争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得到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的敬畏之心。

2017&2018

量子位:如何总结2017?

余凯:Show me the chip.

量子位:对2018有什么展望?

余凯:Show me the product.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废话少说。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product.

互动一则:

谁是你心中AI领域在2017的变局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打call。

还可以留下你最想提问的AI大咖和问题,量子位就是你的提问AI,笔芯。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1-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量子位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余凯重磅发布地平线中国芯“征程”与“旭日”,中国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问世
作者:胡祥杰 【新智元导读】终于,余凯创办地平线两年后发布了首款芯片——两颗面向计算机视觉的处理器,分别用于无人驾驶和智能摄像头。我们第一时间带来芯片性能和特点介绍。新智元采访了地平线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黄畅和芯片首席架构师周峰。针对目前许多AI明星创业公司开始做AI芯片,他们说,要做不难,但做好不易,提醒大家谨慎。 今天,地平线终于发布了AI 芯片。 2017年12月20日,地平线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创始人兼CEO余凯与中国人工智能泰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张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新智元
2018/03/20
1.3K0
余凯重磅发布地平线中国芯“征程”与“旭日”,中国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问世
一代BPU,两款处理器,余凯发布地平线AI芯片:左手智能驾驶,右手摄像头
李根 发自 中国大饭店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地平线创办2年后,终于推出了自己的AI芯片。 2015年,正是怀抱打造AI时代“中国芯”的愿景,余凯离开了一手参与创立的百度IDL,成
量子位
2018/03/22
8720
一代BPU,两款处理器,余凯发布地平线AI芯片:左手智能驾驶,右手摄像头
地平线获近亿美元A+轮融资,AI时代的英特尔被英特尔领投
李根 发自 深夜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2015年余凯出走百度创业,被媒体问梦想是什么? 彼时“人工智能”只是个起起落落的历史古董,深度学习没太多人能听得懂,神经网络火爆也
量子位
2018/03/26
6060
地平线获近亿美元A+轮融资,AI时代的英特尔被英特尔领投
专访地平线余凯:如果现在盈利了,说明我们没有未来 | 封面人物
“地平线发展到现在,从这两年来看,可以说,我们的竞争对手连影子都没有。” 2017年12月20日,地平线在北京召开主题为“AI芯·时代”发布会,正式发布两款计算机视觉嵌入式AI芯片——旭日和征程,分别面向智能驾驶和智能摄像头。 进入2018,随着软件技术和硬件芯片的不断催熟,国内市场在不断发生变化,自动驾驶也正式迎来了商业化的元年。 元年意味着爆发的开始,而地平线作为一家软硬结合的公司,准备好拥抱大潮了吗?近日,我们约到了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如果自动驾驶10年后才成熟 地平线能“
镁客网
2018/05/29
7900
AI芯片年度最大融资,地平线将融资10亿美元!AI芯片学者地图出炉
据金融时报报道,AI芯片公司地平线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计划筹资最多达10亿美元,本轮融资估值在30亿至40亿美元之间,这次融资也成为中国新兴AI芯片领域最大的融资活动之一。
新智元
2018/12/19
9240
AI芯片年度最大融资,地平线将融资10亿美元!AI芯片学者地图出炉
中国AI芯“觉醒”的五年
导读:中国芯片发展史犹如一艘巨轮,历经几代人的沉浮岁月,轰鸣向前,遗憾的是灯塔依然明亮,我们仍需远航。半导体积淀的是人类科技实力和商业文明的全部精华,中国的鼎新者们走在“渐进主义”的道路上卧薪尝胆,让专用芯片先起来。
IT阅读排行榜
2019/06/28
5230
中国AI芯“觉醒”的五年
【首发】地平线A+轮融资近亿美元,英特尔领投联手发力自动驾驶
【新智元导读】 夜间消息,地平线刚刚宣布获得近亿美元的A+轮融资。领投方正是此前地平线要“对标”的英特尔,双方将联手重点在自动驾驶上发力。从对标英特尔到牵手英特尔,地平线经历了哪些变化?公司现在的定位是什么?新智元对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进行了专访,他谈到了地平线现在的公司定位和在自动驾驶生态中的地位,还有联手英特尔后对待其他硬件厂商比如英伟达的态度。 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地平线刚刚宣布了A+轮融资情况:总额近亿美元,英特尔投资领投,嘉实投资联合投资,其他参投方包括现任股东晨兴资本、高瓴资本、双湖投资和线性资
新智元
2018/03/21
8850
【首发】地平线A+轮融资近亿美元,英特尔领投联手发力自动驾驶
余凯说AI战国还没来,但已开始连横巨头并申请了一堆专利
作者 | 李歌 孟鸿 地平线机器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芯片、系统和软硬件平台的创业公司,一家常常被描述为AI时代英特尔的公司,如今和英特尔联手合作了。 今天地平线机器人宣布,将在明年1月5日拉斯维加斯启幕的CES上,与英特尔联合推出一款基于单目摄像头和FPGA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原型系统。在这个合作里,地平线机器人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英特尔提供硬件支持。 “英特尔今年是航母转型,all in深度学习”,地平线机器人CEO余凯向外界展示这个系统的Demo,并且同时强调这种合作是开放、不排他
AI科技大本营
2018/04/26
4830
余凯说AI战国还没来,但已开始连横巨头并申请了一堆专利
AI芯片,为何现在成为新军备竞赛?
雷刚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已经打响,不在地面,不在空中,它将是虚拟网络世界新一代基石,也是AI时代连接虚拟和现实的核心。 没错,AI芯片,正在引发一
量子位
2018/07/19
5980
【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余凯:无处不在的 AI Inside,地平线再获Yuri Milner注资
【新智元导读】“新智元 2015 人工智能创业家”得主余凯所创立的地平线机器人公司近日获得了著名风险投资家、Facebook 和阿里巴巴投资人 Yuri Milner 的投资,新智元群友和专家的投票预
新智元
2018/03/21
8890
【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余凯:无处不在的 AI Inside,地平线再获Yuri Milner注资
依图悄然进军AI芯片领域,对标地平线,机器视觉竞争进入下半场
李根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依图要造芯片的消息,越来越瞒不住了。 AI芯片,是这家机器视觉公司的新故事,也是新一轮融资的关键砝码。 目前,已有专门的业务团队被集结,只是大规模招聘还未公开。 之前,创立于2012年的依图科技,主打机器视觉,业务场景覆盖安防、金融和医疗,与国内旷视Face++、商汤科技和云从科技,并称“CV四兽”——机器视觉领域的独角兽项目。 不过,依图显然不再满足于此。正如它的slogan:“拓展人工智能新疆界”——依图也在拓展自己的新疆界。 这个新疆界里,
量子位
2018/03/23
8230
依图悄然进军AI芯片领域,对标地平线,机器视觉竞争进入下半场
地平线公司发布了中国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
人工智能的秘密
2017/12/21
1.1K0
马斯克“激光雷达傻瓜论”延烧:自动驾驶路线之争愈演愈烈,中国AI芯片机会来了!
“激光雷达傻瓜论”,引起了自动驾驶业界的集体反感,也让马斯克在计算机视觉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新智元
2019/05/13
5250
谁敢动英伟达的奶酪?AI芯片领域,这12家创业公司值得关注
唐旭 编译整理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还有谁? 还有谁家的AI产品背后的服务器上用的不是英伟达的芯片?还有谁家的芯片敢来老黄的地盘送死? 还有谁还敢做AI芯片? 英伟达的股价一年就翻
量子位
2018/03/22
8650
谁敢动英伟达的奶酪?AI芯片领域,这12家创业公司值得关注
019 最受市场关注的 AI 安防芯片企业之「前端」
而这也使得人工智能芯片领域近几年来逐渐成了群雄逐鹿的重要“战场”,包括英特尔、谷歌、华为等在国内外各大科技巨头,及AI初创芯片公司不断涌入。
AI掘金志
2019/09/24
7660
019 最受市场关注的 AI 安防芯片企业之「前端」
地平线余凯:自动驾驶发展的理性主义道路
【新智元导读】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余凯18日在自动化学会与新智元携手举办的首届 AI WORLD 2016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智能驾驶论坛上发表演讲。余凯在演讲中介绍了地平线要让“AI Inside”无处不在的雄心,具体到无人驾驶,余凯提出理性主义路线的三个维度思考:第一是驾驶场景,从高速到非高速,从特定区域比如园区到更加广泛的区域。第二个维度是人机关系,从一开始机器是辅助人,到后来机器控制占主导,到最后系统在没有干预下无人驾驶。第三个是技术路线。本文为演讲内容实录和PPT。 余凯:各位朋友下午好!感谢新智元组
新智元
2018/03/26
7110
地平线余凯:自动驾驶发展的理性主义道路
一家中国AI芯片公司的CES轨迹
而取名叫“地平线”的AI芯片创业公司,又一次发出CES预告和邀请,连点成线,让人想到的是中国AI芯片公司创业的这几年。
量子位
2019/12/30
4640
【博世大会】余凯:中国是自动驾驶“数据”与“计算”战役的关键战场
【新智元导读】在德国柏林的博世“互联世界”物联网大会上,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兼CEO余凯发表演讲。余凯说:“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是收集、处理人类历史上从未产生过的,大量的复杂的数据,而中国是这场“数据”与“计算”战役的关键战场。” 3月15-16日,2017年博世“互联世界”物联网大会在德国柏林举行。自动驾驶汽车概念和相关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本次大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大会上,英伟达和博世便宣布联合开发一款整合了英伟达深度学习软件和DrivePX处理器的计算机,并将量产投放到无人驾驶汽车的大众市场。 本次大会是博世面向
新智元
2018/03/27
5520
【博世大会】余凯:中国是自动驾驶“数据”与“计算”战役的关键战场
全球AI芯片企业排行:英伟达第1,华为第12(七家中国公司入围Top24)
在调查研究了全球100多家企业后,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发布了2018年度全球AI芯片公司排行榜。
量子位
2018/07/24
1K0
全球AI芯片企业排行:英伟达第1,华为第12(七家中国公司入围Top24)
吴恩达获英特尔投资!这次,英特尔拿出7.85亿砸向AI创业公司
英特尔投资在其全球峰会上宣布,拿出1.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5亿)投资14家创业公司。
量子位
2019/04/22
4520
吴恩达获英特尔投资!这次,英特尔拿出7.85亿砸向AI创业公司
推荐阅读
余凯重磅发布地平线中国芯“征程”与“旭日”,中国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问世
1.3K0
一代BPU,两款处理器,余凯发布地平线AI芯片:左手智能驾驶,右手摄像头
8720
地平线获近亿美元A+轮融资,AI时代的英特尔被英特尔领投
6060
专访地平线余凯:如果现在盈利了,说明我们没有未来 | 封面人物
7900
AI芯片年度最大融资,地平线将融资10亿美元!AI芯片学者地图出炉
9240
中国AI芯“觉醒”的五年
5230
【首发】地平线A+轮融资近亿美元,英特尔领投联手发力自动驾驶
8850
余凯说AI战国还没来,但已开始连横巨头并申请了一堆专利
4830
AI芯片,为何现在成为新军备竞赛?
5980
【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余凯:无处不在的 AI Inside,地平线再获Yuri Milner注资
8890
依图悄然进军AI芯片领域,对标地平线,机器视觉竞争进入下半场
8230
地平线公司发布了中国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
1.1K0
马斯克“激光雷达傻瓜论”延烧:自动驾驶路线之争愈演愈烈,中国AI芯片机会来了!
5250
谁敢动英伟达的奶酪?AI芯片领域,这12家创业公司值得关注
8650
019 最受市场关注的 AI 安防芯片企业之「前端」
7660
地平线余凯:自动驾驶发展的理性主义道路
7110
一家中国AI芯片公司的CES轨迹
4640
【博世大会】余凯:中国是自动驾驶“数据”与“计算”战役的关键战场
5520
全球AI芯片企业排行:英伟达第1,华为第12(七家中国公司入围Top24)
1K0
吴恩达获英特尔投资!这次,英特尔拿出7.85亿砸向AI创业公司
4520
相关推荐
余凯重磅发布地平线中国芯“征程”与“旭日”,中国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问世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查看详情【社区公告】 技术创作特训营有奖征文